AI阶层论(2):想法家时代(2200字)
文摘
2024-12-12 23:40
广东
今天在群内发了一段话,“我不是不是认同人工智能会产生意识,等同与超越人类的。而是一旦它实现了,人类游戏就结束了。只有在人工智能触及极高智能而尚未意识的时候,人类游戏才能继续。我提出的‘AI阶层论’就是发生在这个阶段。”意识产生的那一刻被称呼为奇点,人类作为物种的主导性就瓦解了。按照马斯克的判断,这一刻会在2040前到来。而在此之前,还有16年。在此期间,人工智能的智能是在极大化。所谓智能,上一篇给了定义,“让想法成为具体”。这个过程也被称呼为实践。创业者就是想法加实践。上千年以来,智慧书都在告诫人们要“知行合一”,想法多而不能有效实践是最普遍的状况。在人工智能的接下来10年阶段,有可能实践成为一秒钟的事情。只要你说得清楚你要想什么,它就可以立马呈现给你。人人都可以言出法随。如此,价值的创造与否,障碍不在实践了,而在想法。想法将成为唯一的价值。如果你的想法还不能表现为价值,只是因为想法的版本不够。想法的版本是迭代出来的。而想法的迭代是想法经过实践反馈后修正而来。也就是,实践反馈让想法迭代,想法迭代让想法版本升级,想法版本升级让想法成为唯一价值。在此阶段中,极有想法的人被称呼为想法家。比如,你在上飞机前有个故事想法,2个小时后,你走下飞机,一本小说已经完成了。并且已经开始被几十万人阅读。从机场到回家的路上,一部电影正在诞生。你是否可以进行有效生产,不决定生产的流程,而是决定于你想生产什么。朋友知道我每天写大量的文字,就好心的告诉我,可以用口语输入法写作。你直接口述出来,它就自动转述成文字,这样可以极大提升写作效率。我回答道,我写作的瓶颈不在打字的速度,而是脑袋的速度。只有脑袋处于风云激荡的时候,才能汩汩而出。如果脑袋是沉闷寂静的,也可以挤出来一些文字,但都是面目可憎的。所以,想法就是大脑的风云激荡。实践只是输入输出。你输出什么,它就可以输出什么。当实践还处于一定流程的时候,没有看到有效输出,会得出两个判断,其一,实践出问题了。其二,想法出问题了。如今实践的完成已经没有过程了,若输出不是有效的,就只能是想法出问题了。变成了想法即结果。过往,结果=想法+实践。现在,结果=想法。在新的阶段,人与人的之间的落差是扩大还是缩小。我的判断是扩大了,并且还在继续扩大。人人都有一只神笔,但不是人人都是马良。画不出神,就生不成物。一个想法家的时代就这么来临了。可能它的历史周期也只有10年时间。当你具体进入的时候,可以感受到这10年相当于传统历史的100年。什么是想法家,就是可以神来之笔的人。怎么才能有神来之笔,我认为有两个条件,其一,广泛理解。其二,实践反馈。所谓广泛理解,就是理解世界,理解人性,理解未来。想法的目的是让生活更美好的。生活就是世界+人性+未来。想法看似是从我大脑中出来,其实它是大脑对世界的投射。世界苍白,它就投射苍白。世界丰富,它就投射丰富。通过广泛理解,形成了一个想法版本。所谓实践反馈,就想法注入到现实场景中,验证想法的合理性,丰富想法的质感,更发现想法的错漏。根据这些反馈,可以将想法带动一个新的版本上。新版本的想法又有“广泛理解”结合,又形成了更新的想法。又开始实践反馈。这个过程是一个加速度。可以称呼为想法的爆炸。反观另一些想法迟缓的人,理解不广泛,实践不迅猛。这里再说一句胡话,实践的第一步目的并不是拿到预期结果,而是拿到反馈去修正预期的想法。有个经典的段子,“画扇面”。某人拿白色扇面请人画上图案,设想是画美人。美人画劈叉了,就改张飞。张飞又画劈叉了,就改画大树。大树还是画劈叉了,就直接涂黑扇面,改黑底了。将这个段子正面理解,你的所有想法是在实践反馈之前形成的。实践反馈之后,想法就应该相应改变。实践多次之后,当下的想法与出发时想法一定大相径庭了。当某人的想法“不改初心”的时候,我只能认为他的实践不彻底的。求而不得,才会耿耿于怀。求得就得,抛入云霄。当人经历了某种大事之后,大喜或者大悲,大概率会出现性情大变。实践得越彻底,想法就越迭代。实践的难度与想法的释放,是一对矛盾。走一步都那么难,你搞那么多千山万水出来难为谁呢。所以在传统世界中,对想法的释放,多是隐性打压的。反而推崇类似定力的存在。因为实践艰难,所以必须集中有限的资源去攻破。在人工智能的世界,你不敢想象,实践将成为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对应的,你也会发现,想法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想法之难,不是形成一个想法的难,而在想法持续迭代的难。有点类似于贪吃蛇,吃一路,壮大一路。有一个概念叫“清澈的愚蠢”,还有一个概念叫“油腻”,都是想法停止生长的描述。那些最伟大的作者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创业家,最有想法的也只有几年时间。就用这么几年,奠定了一辈子的社会地位与成就。心理学将那种状态称呼为“心流”,佛家称呼为“禅定”,革命阵营称呼为“大无畏”。每个人生命历程中都会误入到这种体验,只是存时长短,以及从体验中生出了多少结果。我将这种状态称呼为想法家。当想法获得了实践反馈后,可以延长想法继续的生命周期。多数想法家状态一闪而过,就是无法获得实践反馈。实践反馈最是喂养想法。曾国藩有句话,“精神逾用逾明”。精神之用,就是实践反馈。明就是想法的迭代。人工智能让实践过程极大的简化与极快的完成,只要想法就可以,唯有想法才可以。准备写10篇关于AI深度思考的文章,集成“AI阶层论”系列。通过这些文章,来寻找与筛选一些志谋于此的人。创建专属微信群“AI阶层论”。预期10篇文章结束,群就解散。群费9.9元。后自己扫描二维码入群。满员入不了群,在公众号对话框输入“AI”即可弹出新群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