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有必要(发刊篇)(4000字)

文摘   2024-11-09 23:48   广东  
中国的制造业能力已经占据了全球的40%以上,并且这个占比还在扩大。川普的政策正是制造业回流,与中国争夺产业占比。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的制造业发展路径应该是两个,其一,构建制造业协同体系,将东南亚与东亚的制造业整合进来,沿着一带一路逐渐扩大。这个协同体系,对应是美元的资产计价体系。美国是金融体系,中国是产业体系。其二,通过创新与创造,不断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以及标准制定权重。连欧美智库都发现,制造业回流到美国的可行性微乎其微。在认定中国制造业继续规模扩大以及水平提升的事实下,如果要反制,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金融。对于经济的构成,个人有个粗略的判断,是有两个体系构成,其一,产业体系。其二,金融体系。所谓金融,就是通过资产价格波动实现货币的集中。所谓产业,就是通过生产与供应链实现产品量产与附加值递增。目前中国经济的短板,明显是在金融体系部分。

金融与产业的关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货币转化为预备资产。第二阶段,将预备资产转化为正式资产。什么是资产?可以直接产生现金流的标的物。资产的规模大小,是用货币的来衡量。资产的运营,是通过债务来运营。比如说,100元的货币,转化成企业表格中的150元的预备资产。这个预备资产经过市场运转,成为200元的正式资产。有了100元的资产盈余。这个资产盈余如何套现呢,对应的完成100元的债务。用这100元债务产生的现金,继续完成下一轮的预备资产与正式资产。按照我个人的理解,金融中最为重要的概念就是“债务”。债务就是把小钱集中成大钱,把别人的钱集中成今天的钱,把明天的钱集中成今天的钱。这里顺应问两个问题,其一,为什么钱会愿意集中。其二,为什么要集中钱。

之所以钱会集中,因为有时间收益。之所以产生了时间收益,是从走了一圈“货币-产业-资产-货币”这么一个过程。两个货币之间的就是货币增量。到货币增量大于约定的时间收益,就完成了一个金融正循环。再说,为什么要集中钱?集中才能办产业。如同是水力发电机组,水流太小太慢带不动发电体系。钱太少了很多产业的运转无法启动。芯片产业千亿起步。企业竞争需要规模,规模需要资金集中。科技创新需要试错,试错需要资金集中。西方之所以可以在近200年启动工业时代,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金融体系起来。在现代国家概念还没形成之前,就产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这样的跨国企业。跨国企业先于现代国家。如果再进一步申明主张,跨国企业在现代国家成型中起到了莫大的作用。或者说,现代国家就是国家主体加上跨国企业。目前全球近200个国家,配得现代国家的称呼,得有跨国企业的存在。对比100年前世界各国的力量对比,除了一个中国的意外,强国依然是那些强国,并且优势是严重的扩大了。现代化发展阶段,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产业竞争,产业竞争就是金融体系的竞争。金融体系的货币集中,可以促使创新产业,以及加强竞争产业。极端一点说,不能实现货币的集中,就不能实现产业的创新与量产。

自1998年开始,中国经济迎来了大发展阶段,原因也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以外贸驱动的产业体系,与以房地产驱动的金融体系。股市在此期间还是停留在3000点,三两年可以说是政策影响,10多年就只能归属于企业基本面的问题了。大部分企业都是低附加值的国内市场。低附加值导致了竞争内卷,而国内市场导致了市场规模受限。在10月初我连续写了10篇“能不能上4000点”的文章,表示对对年内抵达4000点的信心。原因我也说了,三个方面,其一,人民币计价资产会上升。其二,政策需要股市上涨。其三,跑出来了一些高附加值的跨国企业。制造业凶猛的二十年,累计了大量的实体资产。这些实体资产的运转,需要较大的市场份额以及较大的运营成本来支撑。如果实体资产不能转进成金融资产,就可能出现崩盘的可能。如同某些企业冲刺上市,上市失败就会面临倒闭的可能的。一些人指责这是草台班子的企业。房地产行业迅猛的时候,负债率均值都在80%以上。当货币转资产,资产转增值的路径是通的时候,肯定是不断的扩大货币的投入量。企业发展就是要抓住“货币转资产”的机会窗。索罗斯在做空英镑的时候,调集了他所能调集的所有资金。真正的企业发展,从来没有稳妥一说。企业上市就是将实体资产转变成金融资产。之后,企业就有了扩大的货币能力,就可以进行产业扩大。一些企业为来了上市,提前进行“产业扩大”。那相应的货币就是“短融”过来的。目的是希望借由产业扩大的故事,让上市成功,并且以较大的金融资产额度计量。如果上市不成功,短融的货币就面临逾期。而产业扩大的可能资产计量,就成了负债计量。

我为什么判断未来十年中国金融资产至少会扩大3倍以上。这个过程,可能是实体资产扩大50%,金融资产对应扩大300%。这个过程,犹如一家巨型独家兽的上市。如前所说,通过短融的方式完成了产业扩大,产业扩大产生了两个结果,其一,产能扩大继而现金流扩大,对应中国各项出口数据。其二,短融资金转变成各种实体资产。但是,产业收益不足以抵消短融成本。以及产业要继续发展,必须要产业继续扩大。持续融资,才能持续产业扩大。这次10万亿地方债的化债方案,还是很多人不看好,原因就是只是化债了,地方政府的再投资能力怎么解决呢。金融化就是提升实体资产对应的货币量。为什么这个过程可以成立?金融化就是提升了资产流转的速度。资产流转的速度就可以提升资产价格。简言之,速度即价格。价格怎么产生的?通过买房市场。100万房子挂牌上去,第二天就成交。同样的房产挂牌肯定高于100万。如果是3个月后才成交,那第二栋类似的房产挂牌价肯定低于100万。所以,成交速度决定了下一次成交价格。“美元计价资产体系”与“人民币计价资产体系”这两个概念我在之前的文章多次提及,是较为重要的概念,它们到底说的是什么?说的就是同类型的资产在不同的金融市场的交易速度,以及因为交易速度不同导致的交易价格不同。货币计价资产体系是一个网络效应,越多人参与流速越快,流速越快就会吸引更多人参与。美国真正强大就是美元。即,美元计价资产体系。这个优势可以实现货币的集中,货币集中可以促使产业创新与产业量产。只有美元优势在,相应产业优势就在。日本在消失的三十年间,日本国债与 GDP 的比率从 52%到270%,这么巨量的资金去哪里了。应该有很大一部分去到了产业。一些人不认为“日本失去了三十年”,认为是“修炼内功的三十年”,分歧点就在国债去了哪里。

如果按照房地产为金融资产标杆,那中国近4年金融资产缩水了30%以上。当然在房地产还没开始缩水的时候,各种债务问题已经显露了。粗算了,中国金融资产规模扩大50%就几乎可以解决目前90%以上的经济问题。50%是底线,300%是上线。这就是我对中国未来10年金融市场的判断。怎么才能实现这个增长呢?两个方面,其一,提升资产价格。主要是两个路径,人民币国际化与企业国家化。这是宏观面。其二,增加入表项。也有两个路径,调整资产认定的思路,比如正在推进的数字资产与农村土地资产入市。以及,降低上市门槛,简化上市流程。这里说的上市不只是股市场景,而是一切实体资产转化金融资产的场景。比如,当你在银行储蓄100万,然后在二级市场买股票100万。储蓄的100万就是实体资产,而股票的100万就是金融资产,买股票的过程就可以叫做“上市”。有人解读当前的股市政策,就是“国家将储蓄资金吸引到股市中”,这个理解没问题。高储蓄率一方面降低了社会的金融风险,同时也降低了社会的金融活性。据一些数据表明,美国人的日常经济生活是靠信用卡驱动的。信用卡就是债务。通过信用卡,将个体的债务能力聚合起来,成为社会的债务能力。实现了货币的最大化集中。当然,社会债务化有利于金融的扩大,金融的扩大有利于产业发展。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普遍的风险与焦虑。严重一点说,造成社会正义的问题。总结起来说,金融扩大的正作用是产业扩大,负作用是社会正义脆弱。

上文有一个假定,社会发展就是产业的持续扩大。一些人可能不认同这个观点。《道德经》中的“小国寡民”也是可以的,为什么一定要“强国大民”呢。最不济,我们GDP增长缓几年,先把一些债务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解决先。先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什么GDP不能慢,你眼中大体还可以的物质生活,是产业体系与金融体系共同构成的。一般人接触的是产业体系,而产业体系运转的成本很大部分是由金融体系提供的。而金融体系要正常运转,是以经济发展预期为锚定。GDP就是直白的发展预期。40年时间,凭什么可以渡过他国200年的发展历程,物质生活水平是严重加速的了。只有维系住一定的发展速度,物质生活水平才能稳住。在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强国大民,美好生活建立在物质生活不断提升基础上。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建立在产业扩大的基础上。产业扩大的实现,既有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零和竞争,也有科技创新与产业量产的正和竞争。极端的一点的说,竞争的结果会是殖民与被殖民。不是你想小国寡民就可以小国寡民的。

股市只是金融市场比较显性的一部分。并且,对股市的理解要建立在整个金融体系的理解上。未来10年,会是中国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加速期。可以加速到什么程度,以及加速后的成果如何确认,就需要金融体系的配合。从房地产为主的金融,必将转移到产权为主的金融。从大型企业为主的金融,转变为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同时参与的金融。属性,体量,速度,都将是前所未有的。为了将这个方向看得更清楚,决定写一个系列的文章,“金融有必要”,这篇算是发刊词。

以上

灰鸟

2024.11.9

备注:

对应创建微信群“金融有必要”。入群在群内发红包9.9元。一个群200人。群的发展采取分布式,即,第二个微信群由参与者自发创建,将群二维码扔给灰鸟,一起发展群。有意向成为群主的,申请与排队。(群二维码进不去,在公众号对话框中输入“必要”即弹出新群二维码。)

盛年纪
做正确的事,互为群众基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