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倒计时一个月,你还能如何拯救自己的创作题

文摘   2024-11-20 17:17   湖北  

一年的备考时间当中我们一般会准备3—5个精心打磨过的故事模版。如何在考试当中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在这两年的判卷过程当中,我发现同学们会存在这么几个共性问题。

每个同学在多年的观影生涯中多多少少都会有自己偏爱或者非常感兴趣的类型或者题材,并且一度将它诉诸于自己的笔端。但是在阅卷过程当中我会发现大家在把兴趣类型转变成自己的故事梗概时会有力不从心的问题。比如A同学对警匪题材特别感兴趣,但是在故事创作中逻辑不通,漏洞百出;B同学对科幻题材很热爱,但是世界观的架构却枯燥乏味。

出现以上原因的问题是什么?因为我们所选择的题材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太过遥远,并没有感同身受或者足够的交叉学科知识储备去驾驭这些题材。通过观察各个学校故事梗概创作的真题,发现大部分学校热衷于现实主义或者现实题材创作,所以我想以《救猫咪》中的十种故事类型为例,给大家推荐三种好上手的类型。

1. “金羊毛”型

“金羊毛”是指主角上路寻找某物,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发现别的东西—更加进步的自己。转折点是一路上遇到的人和冲突,最终结局是实现内心成长。

如果你提前准备好一个现实题材的公路片,公路片里往往会有不同的人物和事件,在考试中故事梗概的创作可能是给几个关键词,也可能是给一段材料续写,还有可能是给一段材料扩充,你需要做的就是替换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事件,保留整体的思路框架,更好的节约时间

◈2.“如愿以偿”型

“如愿以偿”指的是主角在一开始就实现了愿望,但是发现魔法不是万能的,最终得到成长回归现实。

这种类型的故事创作看似脑洞大开,其实非常现实。例如2023年海南大学真题就出了这么一则材料“大四学生高小帅面临家庭学业和爱情上的困难,这时获得了一部神奇手机可以帮他解决问题。。。”这道题非常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所以建议大家最好准备一道反应当下大学生困境的故事,而“神奇手机”只是一个介质,这个介质可以随意替换,极大的帮助我们在考场上节约思考时间。

◈3.“伙伴之情”型

从小到大我们身边有朋友、兄弟姐妹、宠物或者偶遇的陌生人,多多少少他们会给我们留下一些难忘的快乐或者遗憾。之所以推荐这个类型,是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是因为这样,所写出来的故事情节才有温度,阅卷老师才会觉得真实温暖。

在阅卷过程中会经常发现同学们的人物在整个故事当中从头到尾没有转变,人物的转变(无论是内心的转变还是外部行为的变化)通常是故事的核心之一。如果你的人物在故事中没有转变就会导致故事缺乏动力和吸引力。针对这种情况,我想给大家几条意见:

(1)通过外部事件或冲突来推动人物行为的改变,让人物在情节发展中不可避免地经历变化。有时候人物没有变化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外部冲突或挑战。所以我们要确保故事中有足够的挑战或外部事件去迫使人物去反思和改变。

例如,《泰坦尼克号》中,露丝为什么会从一个被家庭束缚的上流社会女孩逐步变得更加独立和坚强,除了跟杰克的相遇以外,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巨大冲击也逼迫了她做出更加大胆且决绝的决定。

(2)通过人物的内心挣扎与反思,为故事注入情感深度,使得人物的行为和决策有更强的逻辑支持。除了外部困境,如果你的人物没有经历任何形式的自我反思或困惑,就很难让阅卷老师感受到人物的成长或变化。所以在故事创作中一定要设置事件让你的主人公有机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信念或目标。

《肖申克的救赎》为例,安迪在电影开始时并没有明显的转变,但通过监狱中的各种经历,他逐渐从一个沉默寡言的囚犯转变为自信囚徒、最后逃出监狱重获自由。正是一系列的事件迫使他对自己的信念与命运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最终达到了转变。

(3)借助环境与人物的互动,使得人物在外部世界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环境的变化常常会影响人物的行为,从而推动人物发生转变。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人物与其所处的环境的关系。

比如,人物所处的社会、家庭或工作环境中的变化可能会迫使人物做出改变,或者促使人物反思自身。

(4)设置关键的选择或抉择时刻,通过这些决定性事件来推动人物的转变和成长。在阅卷过程中发现大家故事中的人物转变的很突兀,这是因为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选择或抉择来支撑他的转变。所以在设置事件时一定要加入关键的选择或抉择情节,这一情节应该对人物的成长或命运产生深远影响。无论是道德抉择、情感选择还是生死决定,都能成为推动人物转变的关键点。

在阅卷过程中,很多同学喜欢自己的角色是一个“反英雄”人物,理解大家可能是想做反差或者是对此类角色有共鸣,但是部分同学的主角完全是个大坏蛋。大家的主人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缺陷,但是最好不要有太致命的道德瑕疵,在阅卷时经常会发现大家的主人公没有一点优点,这会导致阅卷老师不会与你的人物共情,从而怀疑考生的三观。

首先大家要清楚什么是“反英雄”角色?即该类角色通常不具备英雄化的品质(如高尚、无私、道德坚定等),但却能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针对这种情况,我想给大家几条意见:

1. 要有复杂的动机与内心冲突

反英雄通常并非单纯的恶人,他们有时只是受到个人经历、环境或社会压力的影响,导致他们的行为和选择偏离传统的英雄轨迹。为了让反英雄角色真实且有性格层次,我们要深入探讨反英雄的背景、情感、价值观和道德观,明确他们为什么做出一些不符合常规英雄标准的决定。

所以这些角色的行为背后必须要有某种合理化的解释,例如寻求复仇、争取自由、纠正不公等。为什么《黑暗骑士》中的反派角色小丑会是一个引起大家关注和共鸣的角色,因为他挑战的是不能明说的社会秩序和人类丑恶本性。

◈2. 灰色道德和模糊的正义观

反英雄通常有着灰色的道德观,不完全遵循传统的善恶对立。他们的行为往往是基于个人情感、利益或生存需求,而非传统英雄所依赖的“正义”或“道德规范”。

所以在塑造反英雄时,要展现他们对道德的质疑或对传统规则的反叛。但是重点是!虽然他们的行为可能违背常规的道德,但观众一定是理解甚至支持他们的立场所以在故事创作中我们可以把最大的反派设置成更大的不公制度或社会弊端。

◈3. 反英雄的独特魅力和缺陷

反英雄通常拥有一些独特的魅力,比如幽默、机智、坚韧、勇敢等,但这些优点往往与缺陷共存。正是因为这些缺陷使他们更具人性,也让观众对他们产生共鸣。

在创作中,大家一定要赋予反英雄一些负面的特点,例如自私、暴力、冷漠、操控欲等,但这些缺陷不能让他们变成彻头彻尾的坏人。而是要将缺陷和优点进行结合,使得角色更加立体、复杂、真实。这样观众才能够看到他们在面对挑战时的脆弱和无奈,让反英雄更具吸引力。

◈4. 务必使观众共情

反英雄并不需要完全正义,但他们的行为要有一种观众可以理解或同情的原因。例如,他们可能因为过去的创伤、失望的爱、对社会不公的反应而做出极端选择。

比如《美国X档案》中的主角是一个有过犯罪历史的反英雄角色,但是他的暴力行为源于家庭和社会的不公,从而观众能够理解他的心理状态。

练题需要批改反馈才能高效发现问题,从而进入逐步提升的良性循环,而创作题的练习尤其需要反馈,因为创作题没有标准答案,且自己往往无法发现故事存在的问题。

专硕辅导一直是戏梦的强项,从剧作课的课后作业到模拟考的创作演练,戏梦的老师们以应试为目标,带领同学们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比较不错的几个考场故事,以应对创作考试,拿到高分。

作者/

排版/Mint

编辑/驹子

戏梦电影考研
全国戏影考研头部机构,总录取人数为全国之首。辅导专业包含艺术学(学硕)、戏剧与影视(专硕)。创办7年,辅导院校30+所,累计上岸近千人。顶级教学团队,各院校针对小班辅导,全程陪伴,助你圆影戏之梦。 咨询添加XMFILM1或XMFILM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