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全年7大电影学术热点
02 2024周年纪念及逝世影人热点(上)
03 2024周年纪念及逝世影人热点(下)
04 10年真题中考频最高的外国影人
05 10年真题中考频最高的中国影人
06 10年真题中考频最高的电影
07 易混淆却频繁对比出题的9组电影概念
08 过去考察超过20次的9个电影流派
09 国产现实主义考点梳理(24年考察7次)
10 AIGC考点梳理(24年考察8次)
11 科幻电影考点梳理(几乎年年考)
12 女性电影考点梳理(大热门考点)
13 传统文化与电影(近年考频断崖增高)
14 戏剧戏曲考频最高的10个名解
15《当代电影》全年重点论文24篇精读
16 2024年戏剧C刊重点论文精读
17 考频最高的艺术类名词解释
18 广电C刊论文精读(上)
19 广电C刊论文精读(下)
20 2024年热门影视剧综艺考点盘点
在今年的第77届戛纳电影节上,已是暮年的新好莱坞众将们时隔多年集体回归亮相。80岁的乔治·卢卡斯领取荣誉金棕榈,88岁的科波拉和77岁的保罗·施拉德分别凭借《大都会》和《噢!加拿大》入围主竞赛。他们年轻时曾在这里声名鹊起,站上领奖台。
研究过往十年各院校真题可以发现,有3个电影流派是年年都有学校考的一级重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和新好莱坞。保守估计,新好莱坞过去10年考察超过40次。
围绕新好莱坞,真题主要从三个方面考察:新好莱坞电影与欧洲电影运动的关系;新好莱坞电影与旧好莱坞的区别;新好莱坞的代表人物与成就。
“新好莱坞的代表人物与成就”在参考书目与资料中叙述较详尽,本文仅就前两个问题展开阐述,试图为同学们以答题为目标梳理出一套清晰的观点。
“新好莱坞”确实可以说是“新”的好莱坞,这提示了新好莱坞电影与经典好莱坞的关系:新好莱坞的生产方式与背景与经典好莱坞有所不同,但它又是对经典好莱坞的继承。
新好莱坞的“电影小子”们和法国新浪潮的导演们有所不同,法国新浪潮的主将们没有搞传统电影的经验,而新好莱坞的导演们是在传统电影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所以这一代人对待文化传统有一种矛盾的态度,既想继承传统又想拒绝传统,既希望在影片中肯定自己的根源,又希望影片能相对地摆脱过去。
这种矛盾的态度和他们身上新旧并存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改革传统电影时采取的折衷方式部分地吸收艺术电影的若干程式,部分地依靠坚持多少年来人们对电影是什么和做什么的定见,进行千姿百态的多方探索。因此,有学者评价新好莱坞,“与其说他们对于好莱坞制度进行拆构,还不如说他们最成功的影片努力恢复了好莱坞的巨大成就”。
新好莱坞保留了经典好莱坞的不少传统,比如在叙事结构上,仍遵循传统的因果叙事结构;在剪辑技术上,仍广泛采用经典好莱坞的连续性剪辑;电影工业仍然保持了一定程度的集成性,如对明星系统和市场宣传的重视,新好莱坞时期的许多创新实际上是在旧工业体系的基础上实现的。
尽管许多新好莱坞电影尝试挑战社会规范,但它们在商业模式上继承了经典好莱坞的盈利驱动逻辑,电影学院派的电影小子们之所以能快速入行,关键原因是好莱坞制片厂们发现了年轻观众已经成为观影的主力。《逍遥骑士》成功后,调查显示48%的观众是16岁~24岁的年轻人。一夜之间,大制片厂们给年轻便宜的电影人们打开了大门,而这些登上舞台的年轻影人们也从未想过放弃类型片,他们其中的一些代表制作了相当成功的现代化商业电影,在77届戛纳电影节上拿到荣誉金棕榈的乔治·卢卡斯就是其中一员。
新好莱坞电影几乎都可以从经典好莱坞中找到继承或反叛的类型范例。被称为新好莱坞开山之作的《邦尼与克莱德》是一部受到欧洲电影风格影像的犯罪片:故事来源于社会新闻、喜闹剧色彩、死亡的无可避免以及传统强盗片的因果水平结构;此外,科波拉的大部分影片都是对于经典好莱坞类型片的延续和探索,如《窃听大阴谋》与侦探片/悬疑片,《现代启示录》与战争片,《教父》与黑帮片;马丁·斯科塞斯与科波拉同属于在“商业与艺术”间徘徊的创作者,他的《出租车司机》在黑色电影的惊险风格中糅合了西部片与恐怖片的形式。布莱恩·德·帕尔马几乎是通过希区柯克与观众对话,他的《迷情记》是对《迷魂计》和《搜索者》的结合。
新好莱坞的发展是一个渐趋保守的历程,1980年代,里根执政时期“Morning in America”的乐观主义,与《大白鲨》和《星球大战》的使命完美契合,人们对愤世嫉俗感到疲惫,开始重新回到保守价值的避风港中。
新好莱坞对经典好莱坞的更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叙事风格上
经典好莱坞强调连贯的因果叙事结构,使用典型的三幕式剧本——“清晰的开端、冲突与解决”,主角明确、动机清晰,观众容易理解其行动逻辑,镜头运用强调“隐形剪辑”,如180度规则和视线匹配,确保观影流畅性,《卡萨布兰卡》是其经典代表。
而新好莱坞打破传统叙事逻辑,不再痴迷于外部叙事,人物从中凸显出来,故事偏向开放式或模糊结局,一般人物动机复杂,充满矛盾与不确定性。在剪辑上借鉴法国新浪潮等欧洲艺术电影的手法,如跳切、不对称叙事。在丹尼斯·霍珀的《逍遥骑士》中,两个在路上的嬉皮士如法国新浪潮中的电影人物一样,随风而来,随风而去,人物对白和行动具有随机性,吸毒后的幻觉应用快节奏的表现主义剪辑,体现了电视一代的创作风格。
2
电影主题与类型更新
经典好莱坞时期的作品根植于中产阶层价值观,多强调家庭价值、英雄主义和爱情故事,一般不涉及敏感的社会或政治议题。而在六七十年代反战、民权运动与政治动荡的背景下,新好莱坞的作品涉及了更多成人化的主题,充满现实批判性,主人公也多为边缘人物或反英雄。
新好莱坞在继承经典好莱坞的类型时对主题进行了变奏和更新,西部片从英雄主义到反英雄如《午夜牛郎》中的男妓,惊悚片对心理深度的开拓如《出租车司机》中异化的特拉维斯,青春片更强调反主流的文化表达比如《毕业生》中对中产阶级价值观的抗拒。
3
工业与制片模式上
经典好莱坞以大制片厂为中心,实行垂直整合(生产、发行、放映一体化),电影生产如流水线,制片厂控制从剧本到成品的每个环节,导演多为执行者,即使希区柯克,也需遵守制片厂的标准化流程。
垂直垄断在1948年被废除,制片厂失去对影院的完全控制后,包片制作制(Package Deal)兴起,制片人、导演和明星开始自由组合制作项目。在新好莱坞时期,出现了小成本制作与高利润的结合,如《逍遥骑士》,影片投资40万美元,票房收入却高达6000万。
“作者论”从欧洲传到美国,不仅让美国的电影人们重新开始审视起本国过去的电影人如希区柯克、霍华德·霍克斯,也让他们认同了导演中心的地位,导演作为“作者”,理应有自己独立的艺术追求。
4
制度背景与观众群体
经典好莱坞的制作内容严格受到海斯法典(Hays Code)的控制,道德标准严格,彼时的的电影多为合家欢风格。新好莱坞时期,受到越战、民权运动等社会变革的影响,电影反射着混乱的现实和迷惘的心态,观众群体以年轻观众为主(如“婴儿潮”一代),电影审查体系也被“分级制度”取代(1968年),允许更多暴力、性与争议性主题进入主流电影,比如《邦妮与克莱德》中血腥但诗意的死亡结尾。
5
电影美学上
经典好莱坞高度讲究制作精良、画面优雅。技术上追求稳定性和观众舒适性。而新好莱坞抛弃了搭景拍摄的做法,开始追求真实,他们运用手持摄影、自然光等更具实验性和现实感的技术。新好莱坞电影在音响方面的创造令人瞩目,音乐选择更自由,《逍遥骑士》和《美国风情画》的摇滚配乐,是新好莱坞向青年观众致意的表现。
好莱坞之所以长盛不衰,正源于它的包容性。好莱坞电影出现的每一次高潮都伴随着同欧洲电影交流、吸收、同化的过程。鲍特曾熟练地将欧洲的技巧同本国的喜剧结合起来,他的《火车大劫案》也被欧洲人广泛研究模仿。塞纳特曾把滑稽、追逐、魔术、丑角等法国喜剧中的因素吸收来形成美国喜剧电影自己的风格。最著名的例子要数二十年代好莱坞从德国和瑞典“引进”艺术,它几乎吸光了德国和瑞典电影的所有优秀人才。
六十年代开始拍片的学院派导演们,成长于电视时代,对欧洲电影大师们了如指掌,在他们的创作中,必然会看到欧洲电影的风格。科波拉或斯科塞斯就像美国的特吕弗,德·帕尔玛是美国的夏布洛尔(他们都是希区柯克的信徒),而罗伯特·奥特曼像那个时代的戈达尔。只不过,相比欧洲电影导演,他们从未想过放弃类型片,也就是经典好莱坞的传统。
在考研真题中,大家需要注意,“新好莱坞与欧洲电影的关系”与“好莱坞与欧洲电影的关系”两种问法区别很大,前一道题目可以着重回答欧洲电影对新好莱坞的影响,但在后一道题中,题干中的概念扩大至整个好莱坞,那便反之也需要论述好莱坞对欧洲电影的影响,欧洲电影作者中有许多好莱坞电影的拥趸者,从法国新浪潮的影评人们对美国导演的重新评价:如他们对希区柯克、霍华德·霍克斯的推崇,到德国新电影作者对美国电影的痴迷,如法斯宾德。其实欧美电影的发展从不孤立。
要回答欧洲电影如何影响了新好莱坞,其实基本相当于是在回答新好莱坞“新”在哪里,在新好莱坞一代的电影创作中,欧洲电影的影响无处不在。
1
叙事风格上
新好莱坞电影《邦尼和克莱德》开场采用了明显受法国新浪潮电影影响的跳切手法,这一手法直接来源于让-吕克·戈达尔的《筋疲力尽》(1959),强调一种不规则的叙事节奏,打破传统好莱坞的平滑剪辑。而影片结尾两个主角被枪击的慢镜头,使人联想到特吕弗《朱尔与吉姆》结尾跳码头自尽的慢镜头。
2
主观镜头与象征性画面
在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中,类似戈达尔的拍摄手法被用来表现角色心理状态。比如电影中对一杯冒泡的水的特写,灵感来源于戈达尔的《我略知她一二》(1967),象征角色的内心混乱。
3
实景拍摄与即兴创作
新好莱坞导演用实景捕捉不完美的现实:明暗不均的灯光、凌乱破旧的房间和无法避免的环境噪音等。这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把相机扛到大街上去”的美学风格一脉相承。
戈达尔相信,通过让演员自由发挥,他们可以捕捉到角色的真实情感。罗伯特·奥特曼的《纳什维尔》(1975)大量使用群体戏份和对话重叠,类似法国导演的现场记录手法。
1
模糊的角色动机
《出租车司机》中主角特拉维斯的行为动机不清晰,这种模糊性在欧洲艺术电影中也十分常见。
相比传统好莱坞的清晰因果关系,这种叙事让观众更多地参与到角色的情感和心理解读中。《逍遥骑士》中连个骑行穿越美国公路的动机并不完全明确。他们既像是在追求自由,又似乎被一种无法定义的迷惘驱使,影片淡化了他们的目的,将更多重点放在路途中的反文化对抗和对社会的映射。
2
去中心化叙事
新好莱坞电影通过淡化传统英雄叙事,模仿欧洲电影的碎片化与多视角手法。例如《窃听大阴谋》中,情节并未完全解释关键情节,保留了模糊性,影片直接借鉴了安东尼奥尼的《放大》。罗伯特·奥特曼的《纳什维尔》的围绕24个角色展开,讲述他们在田纳西州纳什维尔交织的生活故事,没有明确的主角,叙事由多个独立的情节线拼接而成。
3
导演为核心的“作者电影“
新好莱坞吸收了欧洲“作者电影”的理念,强调导演的个人风格与艺术表达。如马丁·斯科塞斯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等新好莱坞导演,他们的创作常被视为个人艺术作品。
4
主题与社会批判
新好莱坞影片更加关注社会批判与哲学思考,这一方向受欧洲艺术电影的启发。比如《逍遥骑士》与《毕业生》中的反文化表达,《出租车司机》与《教父》中美国梦的破灭,《出租车司机》中的都市异化,《唐人街》中的道德腐败等。
新好莱坞电影的遗产使美国电影长久受益,它影响了未来的主流与独立电影人,如昆汀·塔伦蒂诺、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和诺亚·鲍姆巴赫。它们还对意大利的“警匪片”(Poliziotteschi)类型电影以及十年后法国的“视觉派电影”(Cinéma du look)运动产生了影响。托德·菲利普斯2019年改编自DC漫画的电影《小丑》,连同影片的时代背景,直接受到了马丁·斯科塞斯的经典作品《出租车司机》和《喜剧之王》的启发。
[1] 汪春蕾:《旧好莱坞向新好莱坞的演变》,《当代电影》,1988年12月26日
[2] Geoff King,New Hollywood Cinema: An Introduction,London: I.B. Tauris, 2002
[3] "New Hollywood." Wikipedia, Wikimedia Founda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w_Hollywood. Accessed 9 Dec. 2024.
作者/驹子
排版/MIF
编辑/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