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年代剧《小巷人家》上映。该剧由大米担任编剧,张开宙执导,侯鸿亮担任制片人,闫妮、李光洁、郭晓东、蒋欣、范丞丞、关晓彤、王安宇领衔主演。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末,苏州棉纺厂家属区一条小巷内,庄、林两家人在时代变迁中奋力扭转命运的故事。他们相互扶持,共同经历了社会的变迁,以普通百姓的温情,共同编织了一个充满笑与泪的小巷传奇。该剧自开播以来,收视热度持续上升,豆瓣开分8.2,各种名场面情节与多元话题不断霸榜热搜,引发全网热议。
以下文章从本剧的叙事、空间、制作等角度切入给备考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可以用来答题的语料,本剧例子也可以用作回答年代剧、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她叙事等等题目中。
回顾近几年的年代剧,除了《人世间》《南来北往》等少数几部作品获得了不错的热度和好评外,很多其他高分剧,比如《似火流年》《曾少年之小时候》等试图贴近年轻主流观众、聚焦青少年成长的作品,但在线播放量和讨论度都没有真正突破圈层,少数实现讨论出圈的如《凡人歌》,“现实不现实”也一直是各方争论的焦点;围绕着谢美蓝、二本爱情等话题的讨论,《凡人歌》更多是基于焦虑而非对内容创作的认同,由此可见,当前观众对真实表现日常焦虑的剧集在失去兴趣,而对强戏剧化的“造梦”内容有了更高的需求。
因此现实题材剧需要走出话题先行、制造焦虑的叙事“陷阱”,找到当下观众的情绪原点,提供更加烟火气、有温度的情感寄托。由此看《小巷人家》的“轻焦虑”、焦虑“不隔夜”、明显的喜剧化处理; 让观众的焦虑情绪反而在《小巷人家》中得到了“卸力”,这种体验超越了大部分依然沉湎于制造焦虑的同类内容,而提供了当代观众需要的治愈和沉浸感,随着剧情的发展,小巷里的故事将更加深入人心,小巷渐渐成为观众心中难以割舍的地方。观众在欢笑与泪水中见证两家人的成长与变迁,感受到他们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获得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释放。
在《小巷人家》中,很少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它不依赖于戏剧性的冲突来吸引观众,而是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点滴真情的捕捉,展现了邻里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全剧是围绕着两名女性角色——纺织女工黄玲和宋莹的生活展开的,随着剧情的发展,她们的身上清晰地体现了建国后女性在思想、工作、学习各方面的成长变化,剧中通过细腻的叙事手法,展现了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场景,将那个年代特有的温暖和人情味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而这种温暖的情感纽带也更多体现在两个女性角色之间的深刻理解和同情之中。
《小巷人家》里女性之间“girl helps girl”的深厚情感,是整部剧中非常打动人的地方,例如当黄玲因公婆占她家便宜而感到不满时,宋莹作为一个女性,能够敏锐地感知到她的困扰,并给予适当的安慰和支持。这不仅仅是邻里之间的相互帮助,更是基于共同经历的理解与共鸣,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女性相互欣赏、日渐亲近,两家人逐渐把日子过成了一家。通过剧中三代女性思想和命运上的变化,观众可以看到80后乃至90后女性的命运,是如何被妈妈们改变的。她们不再是年代剧里常见的奉献型的母亲角色,更不是男性主角的背景板,她们形象生动、鲜活、真实,是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里,勇敢改变,勇于对传统说“不”的人。
为了还原这种充满温度的“中式小巷文化”,《小巷人家》亦在细节处大下功夫。作品画面非常考究,剧中裂开的水泥地面、斑驳的红砖墙、随处可见的碎石和落叶等细节将小巷场景还原得十分真实,而无论是家中的瓷盆、蒲扇、缝纫机等老物什,还是凭票排队、三轮车送嫁、邻里围坐看电视等情境,都带动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剧集细节的还原不仅勾勒出观众记忆中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人情味,还唤醒人们美好的回忆,带来了幸福感。剧中的小细节比比皆是:白天的家门总是敞开,邻居们随时串门或是直接趴在墙头上交谈。逢年过节谁家有喜事,几个小家庭立刻准备起来,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
在视听语言的呈现上,导演也采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和特写,营造出亲切而真实的氛围。多角度拍摄手法,从不同视角展现故事和人物。剧中对光线运用也颇具匠心,阳光会被屋檐、屋角、椽子挤压成一条缝,光线的亮暗变化契合主角们的心境。暖黄色调的灯光,呈现出自然温暖的光感,让整个画面充满了复古的气息,颇具质感。
列斐伏尔认为:“已被生产出来的空间是可以被解码和被解读的。这样的空间包含着一个意义化的进程。”纵观近年来的国产现实题材剧集,发生在不同地域的剧集故事呈现出各具特色的物理空间,而形态各异的物理空间既深刻参与了叙事,又成为受众观看的一部分。
例如《情满四合院》讲述了北京四合院里的悲欢离合,淳朴的民情结合独特的四合院空间,折射出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北京的社会变迁和生活百态。无论是从街道空间设计、市井文化展示等宏观方面展现空间对情境关系的影响,还是在演员走位、镜头调度等微观层面凸显空间的意义,剧中具有浓郁特色的四合院建筑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故事的呈现。
《山海情》中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是《山海情》叙事的基底,漫天的黄沙和干燥龟裂的土地是剧中独特的物理空间,它既是人物活动的空间、故事展开的场所,又是受众纵览西北自然风光的一隅。因而,物理空间除了传统叙事意义上的故事发生地,也越来越成为“视觉奇观”的一部分。
而在《小巷人家》里,小巷作为重要的艺术空间,极富年代感。离开小巷住进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公寓楼的现代都市居民大概都会被小巷带来的空间怀旧与情感共鸣唤醒,紧紧抓住房子这一承载着小巷家庭生活、社会变迁、个体成长的独特空间,并以此推动叙事构成了《小巷人家》的重要叙事特点。小巷作为空间实体承载了暗流涌动的情感与矛盾,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塑造着每一个人。紧凑的小院、逼仄的房子让观众获得社会认同和时代共情。
《小巷人家》以其独特的叙事视角,跳脱了传统年代剧的宏大叙事框架,转而采用了一种贴近生活的微观叙事方式。它将焦点聚集在平凡人物的日常生活上,通过柴米油盐的琐事,描绘出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在这种细腻的描绘中,观众可以看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互动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以及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纯粹而真挚的情感交流。
这种叙事手法的优势在于其强烈的真实感和代入感。它不像宏观叙事那样遥远和难以触及,而是如同发生在观众身边的故事,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剧集不仅再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普遍的情感体验,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小巷人家》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其作为一部年代剧的精彩呈现,更在于能够触动人心的情感表达。
近年来,国产年代剧将宏大叙事与人物塑造的微观表达相结合,贯穿时政话语的建构并承载文化意义的输出。例如聚焦基层街巷胡同里市民生活的《胡同》以三代居委会主任的视角呈现时代变迁,剧中以居委会主任为起点,以老北京胡同的市民为落点,叠化几十年的时代变迁与几代人的成长聚合,在大跨度的社会转型中温存胡同里人、事、情所折射出的烟火气。国产年代剧中政策聚焦人民生活,政策的故事化表达彰显人民美学的时代魅力,并通过艺术形式来揭示人民生活的本质。
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提出“记忆之场”的概念,“在物质或精神层面具有重大意义的统一体,经由人的意志或岁月的力量,这些统一体已经转变为任意共同体的记忆遗产的一个象征性因素。”
人们通过对时代政策的回溯寻找精神共性,从而在时政话语的建构中调动共同记忆,国产年代剧进一步通过政策主导下个体的微观叙事来反映国家在时代洪流中的进步与发展。例如《父辈的荣耀》中面对林场改革带来的变故让林场人陷入迷茫,剧中对他们焦虑情绪的呈现激起观众的情感共振,而后在林业局鼓励下勇敢迈出林场走向新天地的人们又让观众在得到情感体验的同时感受到困境中坚韧的力量,由此通过情感记忆的建构,国产年代剧将观众拉进特定的时代空间。
在观剧过程中被唤醒的身份化认同,以及因情感感化而勾连起的时代记忆,使观众对于国家话语的记忆之场得以复建。总而言之,国产年代剧中政策契合艺术形式,在年代叙事中打造出一个可供观众回溯的时代空间,在实现集体记忆构建与集合的同时,形塑了文化的认同与表达。
“缝合体系使影视在语言层面上就服务于意识形态,由于它表面上的自然化,意识形态得以隐藏,使观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顺利接受。” 时政话语作为隐含的意识形态在国产年代剧中以形象的形态进行传播,但政策的时代背景及意义生成与当下观众的生存环境存在一定的缝隙,而国产年代剧时政话语的建构将剧中人物的时代生活形态与观众的个体生命体验进行一定程度的缝合,将政策与平凡人物的命运转折联系在一起,于细节中增加真实感,进而引起观众的共鸣。此外,时政话语在剧中的隐喻化呈现让其由训诫姿态转为更具亲近感的影像表达,以较隐晦的呈现方式凸显时代动荡下的人生百态。
[1]王梦繁,姜常鹏.国产年代剧的时政话语建构及其美学思辨[J].当代电视,2024,(06):34-39.DOI:10.16531/j.cnki.1000-8977.2024.06.002.
作者/江江
排版/MIF
编辑/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