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量与寿命密切相关?经常每天只吃2顿饭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

文摘   2025-01-16 14:14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吧


“妈,您再吃点吧,您现在可不能饿着!”电话那头,小芳的声音带着焦急。
可李阿姨只是扫了眼桌上那碗清汤寡水的粥,轻轻叹了口气:“医生说少吃点好,血糖能下来,身体也能轻松些。”
放下电话,她抬头看着窗外,冬日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她的身上,暖洋洋的,可她的心头却笼罩着一层阴影。
这种“少吃一餐有益健康”的说法,近几年在中老年人群中悄然流行。
可真的少吃一顿饭,就能换来健康长寿吗?




饭量减少,寿命就会增长吗?




很多人觉得,少吃饭能减轻身体负担,甚至延长寿命。
可事实却并不简单。一项来自美国爱荷华大学和田纳西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一个惊人的真相:每天只吃两顿饭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7%,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更是升高了10%。
如果一天只吃一顿饭,这两项风险分别飙升到30%和83%。这让人不禁疑惑,少吃饭不是更健康吗?



“少吃”会带来一系列隐患




血糖波动
长时间不进食,身体里的血糖会快速下降,等到下一顿进食时,血糖又会急剧上升。
这种“过山车”式的波动,对胰岛功能和血管都是一种巨大伤害。
时间久了,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就可能接踵而至。
《黄帝内经》有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如果饮食过少或不规律,伤的正是我们的五脏六腑。

营养摄入不足
每天少吃一餐,身体就像缺乏足够燃料的汽车,营养供给跟不上,器官的正常功能也会大打折扣。
尤其是老年人,新陈代谢本就减慢,长期营养不足会导致体质下降,免疫力削弱,甚至引发骨质疏松、贫血等问题。
肠胃的负担
很多人在少吃一顿后,下一顿就会吃得更多。
这样一来,肠胃的负担反而增加了。
长期如此,消化功能就像一根紧绷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胃溃疡、胃炎等疾病,可能就在不经意间找上门。



为什么三餐规律才是健康的关键?




中医一直讲究“天人合一”,饮食也不例外。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人的作息和饮食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晨食以养阳,日中食以养长,夕食以养阴”。简单来说,早、中、晚三餐有各自的功能,缺一不可。

现代营养学对此也有科学解释:
早餐是启动一天代谢的“点火器”,不吃早餐会导致血糖水平紊乱,影响全天的能量供给和脑力表现。
午餐是身体获得主要能量的来源,提供下午活动的动力。
晚餐虽然需要控制分量,但也至关重要。
它不仅为身体修补一天的损耗,还能影响睡眠质量。
少吃一顿饭,尤其是省略早餐或晚餐,都会让健康的天平失衡。



养生小课堂




每餐七分饱,别让肠胃“超载”
古人讲究“食不过饱”,现代营养学也建议每餐吃到七分饱为宜。怎么判断七分饱呢?就是吃到胃里还没完全满,但放下筷子也不会觉得遗憾。这样既能满足身体所需,又不会增加肠胃负担。


搭配合理,荤素结合
《黄帝内经》提倡“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意思是饮食要多样化,谷物、肉类、蔬菜、水果都要摄入。
按照科学比例,一顿饭中蔬菜占一半,肉类和碳水化合物各占四分之一。
主食可以选择粗细粮搭配,比如糙米、燕麦等,这样既能提供能量,又能帮助肠道蠕动。
晚餐宜早不宜晚,细嚼慢咽
晚餐最好安排在睡前3小时完成,避免吃完就躺下。每口饭细嚼20下以上,不仅能帮助消化,还能让大脑及时接收到饱腹信号,防止过量进食。


饮食就像我们生活的基石,三餐定时定量,才能稳住健康这座大厦。盲目减少饭量,看似轻松,却可能让身体陷入危机。


注:所有图片经视觉中国授权;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养生小课堂
健康科普
健康指南

重庆城市TV资讯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