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一直讲究“天人合一”,饮食也不例外。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人的作息和饮食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晨食以养阳,日中食以养长,夕食以养阴”。简单来说,早、中、晚三餐有各自的功能,缺一不可。早餐是启动一天代谢的“点火器”,不吃早餐会导致血糖水平紊乱,影响全天的能量供给和脑力表现。午餐是身体获得主要能量的来源,提供下午活动的动力。少吃一顿饭,尤其是省略早餐或晚餐,都会让健康的天平失衡。古人讲究“食不过饱”,现代营养学也建议每餐吃到七分饱为宜。怎么判断七分饱呢?就是吃到胃里还没完全满,但放下筷子也不会觉得遗憾。这样既能满足身体所需,又不会增加肠胃负担。
《黄帝内经》提倡“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意思是饮食要多样化,谷物、肉类、蔬菜、水果都要摄入。按照科学比例,一顿饭中蔬菜占一半,肉类和碳水化合物各占四分之一。主食可以选择粗细粮搭配,比如糙米、燕麦等,这样既能提供能量,又能帮助肠道蠕动。晚餐最好安排在睡前3小时完成,避免吃完就躺下。每口饭细嚼20下以上,不仅能帮助消化,还能让大脑及时接收到饱腹信号,防止过量进食。
饮食就像我们生活的基石,三餐定时定量,才能稳住健康这座大厦。盲目减少饭量,看似轻松,却可能让身体陷入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