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690 期)
城市是文明的起点,
建筑有生命的体温
——读葛立三新作
《芜湖城市与建筑史稿》
唐俊
(葛立三(左)与作者)
城市是文明的起点,建筑有生命的体温。
这两句话是我在捧读葛立三先生领衔合著的《芜湖城市与建筑史稿》(安徽师大出版社2024年9月出版)之后,最主要的收获和感受。
葛先生的大名我早有耳闻,知道他是我市著名高级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前两年无意中读到他在《芜湖古代城市与建筑》中的一句话,对他的治学严谨留下深刻印象。
葛先生那句话是“萧家巷因萧云从而出名”(该书第53页),它与芜湖许多人介绍大画家萧云从时说的“萧家巷因萧云从而得名”只有一字不同。“得名”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1673年康熙版《芜湖县志》问世的当年,萧云从刚刚去世。在封建社会,“官府”怎么可能以一个连举人功名都未获得的文人的姓氏来命名街巷呢?所以,“得名”与“出名”,虽只是一字之异,但治学态度迥然不同。
此后我开始注意阅读葛先生的文章。没有想到的是,他在八十高龄之际,竟然一口气推出《芜湖古代城市与建筑》《芜湖近代城市与建筑》和《芜湖现代城市与建筑》三部专著(简称“城建三书”)。现在这部《芜湖城市与建筑史稿》(简称“城建史稿”),正是在“城建三书”厚实基础上取得的最新成果。
拜读“城建史稿”,感觉它与葛先生的“城建三书”以及他研究芜湖历史文化的文章一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有很高的专业水准。
很高的专业水准自然来自于葛先生作为资深建筑师的深厚积淀。葛先生的著述不是从书本到书本,更不是七拼八凑,而是不仅非常注重文献征引,而且还有大量的田野调查。例如对芜湖古城缪家大屋现存建筑到底建造于何时、到底是第几进等问题,葛先生多次现场勘察并反复研究论证,而后提出自己有根据的观点,推翻了以往的说法,非常令人信服。
“城建史稿”还体现了葛先生卓越的史识。如对芜湖城市与建筑的古代、近代、现代的分期问题,并不照搬中国城市与建筑史的分期法;对三个时代芜湖城市空间发展趋势特点,又用“从环水走向滨河,从沿河走向临江,从滨江走向拥江”作了精准概括。再如在论述芜湖建筑的演变发展时,葛先生把芜湖近代建筑划分为新旧两大体系,共四类建筑风格——新建筑体系中的欧式和现代式建筑风格,旧建筑体系中的中西合璧式和徽派建筑风格。最后客观评价芜湖近代建筑的成就与不足,肯定其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凡此种种,都建立在充分占有材料和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体现了作者的专业眼光。
二是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西方曾有“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的比喻。这个比喻很美,但它主要是从建筑艺术角度来说的,不能充分体现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建筑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
葛先生在“城建史稿”绪论中指出,“城市和国家的出现就是文明的起点”。王先俊在“城建史稿”序言中也说:“建筑是城市的物质载体,更是城市历史文化和记忆的容器。”这两句话是我们打开认识城市和建筑之门的钥匙。
人类产生以后,从蒙昧时代到野蛮时代再到文明时代,其聚居形式只有两次大的变化,第一次是从巢居穴居到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就是城和市的出现。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不同阶段的建筑则是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因此,建筑物绝不只是供人们休憩或活动的物理空间,其中承载着意识形态观念,反映着时代风貌。总之,建筑物尤其是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说葛先生的“城建史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从客体和主体两个角度说的。客体即需要揭示的建筑物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主体则是葛先生自身的文化素养赋予这部著作的文化信息与气韵。如在介绍芜湖城市发展时,作者特地列入古代的芜湖八景、现代的芜湖十景和二十一世纪芜湖八大新建筑。后二者配图片加以简介,属于常规做法;而对古八景,则征引文献(包括名人题咏)、选配萧云从《太平山水图》8幅主题版画,令人如临其境,并获得文艺熏陶。设若作者只知道建筑学,则一定会减淡本书的文化韵味。
三是有深沉的乡土情怀。
梁启超曾用一句“笔端常带感情”自评所写时政文章。“城建史稿”作为一部学术著作,客观、准确是其准则,“笔端常带感情”不仅不必,而且不合文章法则,但是细心的读者在字里行间仍然能体察到作者深沉的乡土情怀。
例如在介绍芜湖古城官式建筑中的文庙时,不仅列举了民国时期大成殿中的陈设,而且对复建文庙所留遗憾之处直言不讳,这既是内行人语,也是作者乡土情怀的自然流露。
司马迁的《史记》虽是个人著述,但却被视为“正史”。著史一是贵在客观公正,二是昭示后人。司马迁在写作过程中多次“废书而叹”,在《史记》中也经常用“太史公曰”表达看法。限于体例,“城建史稿”没有效仿太史公,但是作者在评介古建方案、城建规划时,内心应该会几度起波澜吧。
“城建史稿”还有一个突出之处是创新。把城市与建筑发展史合为一著来写是此前没有的,但这也是某种必然。一则“建筑是城市的物质载体”,没有建筑何来城市,而缺少城市视角观照的建筑,其价值与意义也难以说明;二则有此前“城建三书”奠定的厚实基础,“城建史稿”并非从零开始;三则葛立三先生本人既是建筑师,又是规划师,而两位合作者中,姚景艳是高校城乡规划专业讲师、注册城乡规划师,赵惠萍是长期致力于芜湖历史文化宣传的教育工作者。除了全书整体结构的创新,书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新观点,例如认为芜湖古城最初肇基于牯牛山,芜湖近代城建史不始于1840年,而始于1876年,等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芜湖城市与建筑史稿》既是芜湖城建史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也是扛鼎之作。
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不会不认识他的母亲;但一个智力正常的市民,却经常并不真正认识他所处的这座城市。作为市民,应该加强对养育自己的城市的了解;作为受益于城市公共建筑的市民,应该体认到每一座建筑都有生命的体温。如果一个人像嫌弃老人一样嫌弃古旧建筑,那么他是缺乏感恩之心和人文情怀的。即使从功利角度,现在许许多多的仿古建筑、假冒古镇遭到旅游者抛弃的现实,也至少在告诉我们:承载着历史文化记忆的古旧建筑,不是破烂,而是财富。指挥(或强迫、利诱)他人驾着铲车到处铲平古旧建筑的人,一言以蔽之:没文化。
梁思成、林徽因的伟大,几十年后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作为芜湖市民,我们没有必要再等几十年才知道葛立三先生等人劳作的结晶。《芜湖城市与建筑史稿》是一部学术著作,可是并不枯燥,这是一部足以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温度的书。
【葛立三往期作品链接】
■芜湖建筑探索//葛立三 :皖江中学堂建筑考
■芜湖建筑探索//葛立三:芜湖东方纸版厂建筑考
■芜湖建筑探索//葛立三:从缪氏宗谱看缪氏宗族——缪家大屋建筑再考
■芜湖建筑探索//葛立三 :芜湖修道院建筑考
■芜湖建筑探索//葛立三:程士范住宅建筑考
■芜湖建筑探索//葛立三:程士范住宅建筑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