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文史 || 小河东流:弋矶山的逝水年华

文摘   2024-11-28 02:36   安徽  


(总687期)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弋矶山的逝水年华


小河东流 

十九世纪中叶,欧美已进入工业化时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改善,英、美、法、德、意、俄、日等世界列强国力充实,军备膨胀,纷纷寻求对外扩张。而此时的中国,仍处在满清王朝封闭、落后、专制、无能的统治之下,亿万民众在水深火热中苦苦煎熬。

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以清王朝的惨痛失败而告终。根据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清廷被迫打开紧闭的国门,允许外国人进入我內地经商、开厂、建医院、办学校等等,东方古国与西方世界,内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相互碰撞、冲突、磨合、交流、渗透,由此缓缓拉开序幕。

1775年的独立战争,催促了美国的诞生。1776年7月4日,美国通过了《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1787年,制定联邦宪法,南方为蓄奴州,北方为自由州。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历时四年的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北方联邦战胜南方联盟,废除了奴隶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并极大提升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军事技术革新与生产效率。整个美国都处在安定祥和,百业振兴,欣欣向荣的崛起喷发状态中。大批富有献身精神的基督教传教士,自告奋勇到非洲、亚洲贫穷落后的国家去传教布道,传播西方文明。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美国传教士维吉尔 • 哈特,接受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派遣,于1865年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负责中西部城市传教站点的选址和创办医院、学校、工厂等事务。他先后在福州、九江、南京、芜湖、镇江、上海、成都、乐山等地传教、办学校、建医院、开办印刷厂等等。

当时,因鸦片战争失败,割地赔款等屈辱仇恨的刺激,中国人的排外情绪很浓厚。在芜湖,有一个民间团体“哥老会”,洋人译之为“古秀会”(k00 soo whai),经常骚扰、抢劫、刺杀洋人,给一些刚刚来到芜湖,立足未稳的欧美籍家庭带来恐惧和灾祸。与别处相比,芜湖的排外情绪尤为强烈,以至于国内的人寿保险公司拒绝为居住在该地的外国人办理保险。

直到1881年,在华传教士协会一致认为,芜湖是一个不友好、不安全的城市。但教会还是决定派人去芜湖调查了解情况,以制定应对策略。于是,维吉尔 • 哈特(中国名字叫:赫斐秋)与镇江的Taft牧师一起,乘“斯特拉”号轮船抵达芜湖。同行的还有赫斐秋两个年少的儿子。其中的次子埃杰顿 • 哈特,后来在“芜湖医院”(即今弋矶山医院)当院长并从医。

通过调查走访,维吉尔• 哈特等人认为,芜湖这个地方很不错,位居中江要津,江南水乡,交通便利,商贸繁荣,物产丰富,人口密集,只是民风尚未开化,正需要传教布道,故决定派一个人在此建立一个布道所。接着,他们便在闹市区的一条主要大街(即今二街),租了一栋房屋,派詹姆斯 • 杰克逊牧师和他的妻子去居住、工作。

1883年,维吉尔• 哈特代表教会,购买了芜湖弋矶山一块山地,准备创办医院。

弋矶山,原名“驿矶山”,海拔高程31.18米,面积11.61万平方米,雄踞大江东岸(芜湖江段为南北走向),南宋时在此设驿站,故名。又因地势险要,面江一侧悬崖绝壁,为江防要隘,是长江沿岸二十四矶之一。占据此矶,既可控制长江南北航道,又可阻遏对岸战船渡江,亦称“隘矶”。元代,矶上曾开凿一条长约五华里的狭窄纤道,用青石板铺就,保障纤夫的生命安全。明代,山上建有一座孙夫人(刘备妻子,即孙权之妹)行祠,祠前有一座小楼,取苏东坡《清风阁记》之意,名“清风楼”。后毁于战火,时至清末,祠、楼皆已倾圮无存。

据《金石录序》记载,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南宋著名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金石学家)一起,“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于赣水上”,在途经芜湖时,他们就留宿在驿矶山驿馆内。南来北往的官宦名流、文豪墨客下榻于此驿馆,那就更不用提了。

若天气晴朗,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携二三好友,登上矶顶,把酒临风,一览江天,但见烟波浩渺,鸥鸟蹁跹,极目千里,顿时心胸大开,不亦乐乎也!

当年的驿矶山,远离城区,荒芜偏僻,草深林密,人迹罕至,被洋人们翻译为 “野鸡山”,因为山上野鸡、野兔、鸠、鹿、野猪等比较多,是他们打猎,品尝野味的好地方。

维吉尔 • 哈特创业初始,条件非常艰难,加上人手少,资金短缺,工作进展缓慢。1888年,传教士及医生斯图尔特受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委托来到芜湖,协助创办医院,负责医疗工作。他们在驿矶山西南角一间破庙里安身,挂出中文“施诊所”的牌子,一边为患者治病,一边宣传基督教义,引导人们入教。

初具规模的“芜湖医院
在教会的资助下,初具规模的“芜湖医院”落成,开始行医。因医院建于驿矶山巅,人们俗称“驿矶山医院”。这是美国基督教在中国安徽创办的一所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西式医院。后又附设学堂,规范培养医护人员,成为芜湖西医教育之鼻祖。

(新建成的芜湖弋矶山医院大门)
维吉尔 • 哈特的次子埃杰顿 • 哈特,中文名赫怀仁,1868年生于九江,成年后回美国,就读于多伦多大学、纽约城市大学医学院。1893年回到中国,先后在苏州、福州当救助志愿者,1895年来到芜湖医院主持工作,任医院院长,兼当医生。

赫怀仁院长
“芜湖医院”在当时名声很响,享有“北有协和,南有驿矶山”之美誉。尤其是该院的外科、骨科、肿瘤科等很有实力,如果当地有人被扭断了胳膊或摔断了腿,人们随口就会说:快去驿矶山医院接胳膊接腿。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夏,暴雨连绵,长江发洪水,多处堤坝被冲垮,大片农田被淹没。到了秋天,百姓们面临大范围饥荒,灾民聚集在高岗处,把赭山、弋矶山、鹤儿山、鸡毛山等高地当作“诺亚方舟”,希望能求得一线生机。

(19世纪江上远眺弋矶山医院)
在赫怀仁的紧急呼吁下,美国红十字会迅速捐款10万美金,全权交给赫怀仁管理并发放。赫怀仁夜以继日赈济灾民,并雇木船,带上药品,船上还载有米面衣物等救济物资,亲自深入灾区为患者治病,慰问灾民。这笔数额不小的捐款,不仅用来安抚救济灾民,还用来修筑堤坝,灾后重建,恢复农业生产。

(19世纪弋矶山医院)

赫怀仁还多次带人修路植树,改善环境卫生,做了许多好事。

光绪二十八年(1902),一场来势凶猛的瘟疫在下江一带蔓延开来。据《芜湖县志》记载:“瘟疫大行,患者吐泻,肌肉立消,俗称鬼偷肉,亦名瘪螺痧。” 此瘟疫也就是今日所称的“霍乱”,患者因吐泻并发,耗液亏血,严重脱水,导致手指螺纹瘪陷,故名 “瘪螺痧。”

因患瘟疫而倒毙街市的人不断增加,却无人掩埋处理,赫怀仁见状非常焦虑,他急忙找到朝廷重臣李鸿章的亲属李经方、李经畲求援。

这李经方可是个大角色。他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义子(李鸿章六弟李昭庆之子,后来过继给李鸿章为长子),深受李鸿章宠爱。李经方27岁中举,通晓五国语言,曾作为清廷钦差大臣,出使日本和英国。又担任过清廷邮传部左侍郎,中国首任邮政总局局长,名声显赫。虽说他现已归籍养老,但其余威、势力、家财,仍不可小觑。

赫怀仁说:这次霍乱来势汹汹,城里城外,病亡者尸体到处可见,时值盛夏,很快就腐烂发臭,这是可怕的病毒污染源,如不迅速处理,将尸体集中深埋,用石灰覆盖消毒,将会有更多的人传染瘟疫。这就牵涉到公共墓地的问题,所以,还请李府伸出援手。

赫怀仁医术高超,多次受李经方邀请,上门为李府族人治病。李经方的伯父李瀚章患痈,是他亲手治愈;李经方的儿子得了阑尾炎,

赫怀仁亲自主刀,为其摘除阑尾;乃至李经方脖子上长瘤,也是赫怀仁给动手术切除的。因此,赫怀仁与李府的关系可谓交情笃厚。
赫怀仁恳切地说:李先生,现在瘟疫非常严重,死难者不仅要及时集中深埋,而且要铺撒石灰消毒,否则瘟疫扩散加重,后果不堪设想!你们中国人所称的‘瘪螺痧’,西方称之为“霍乱”,危害极大。中世纪欧洲捷克的一座八万人城镇,就曾因“霍乱”而遭受毁灭。这是医书所载,千真万确……
李经方、李经畬听罢,深感兹事体大,难以推脱。

李经畲也并非凡俗之辈。他是李鸿章长兄李瀚章的长子(1858-1935), 光绪壬午年(1882)江南乡试举人,189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撰文、侍讲、实录提调,兵部武选司员外郎等职。二品顶戴,赐紫禁城骑马,诰授光禄大夫。可谓是饱读诗书,广闻博识之人。在芜湖、在皖境,乃至于在京城,都是位吃香喝辣呱呱叫的头面人物。

开明通达的李经方、李经畲当即表示:赫先生多年来为我华族同胞治病,李家亦受惠匪浅。何况你也是出于公心,为我们好,于情于理,李家都不能推辞……

思前想后,觉得防疫抗灾的确义不容辞,李经方、李经畬便慷慨表态,把驿矶山的一片山地捐作义冢……

这样一来,染疫病亡者的遗体得到及时妥善的安葬和处理,避免了瘟疫扩散。百姓后来得知此事内情,无不交口称赞。

赫怀仁担任芜湖医院院长一职后,不仅殚精竭虑于院务,而且不遗余力救死扶伤。仅1909年,他为一个妇女切除了输卵管上80磅重的巢囊肿;为另一位35岁的女病人切除了60磅重的囊肿;还为一个商人的妻子截去严重感染的下肢,挽救了生命;甚至除夕夜也不能休息,为一位32岁的病人切除腹壁上的巨大肿瘤。
(右三为赫怀仁在手术中)
1913年3月底,赫怀仁医生用五个多小时,为一个名叫苏环的妇女成功切除背上30斤重的肿瘤。因过度劳累,抵抗力下降,不幸感染斑疹伤寒,9天后去世,年仅45岁。

(赫怀仁夫妇)

此时,清帝刚刚逊位不久,民国初立,树倒猢狲散,过去的满清官员、豪门贵族、遗老遗少,皆已凤凰落毛不如鸡,或当起了缩头乌龟。新政府的当权者因忙于战事或争权夺利,也无暇顾及此事。于是,芜湖社会各界自发组织,为赫怀仁医生在闹市区大戏院(即后来的大众电影院前身)举行隆重的追悼会。芜湖商团公会敬献挽联:“抱大同志存广济心魂魄尚多穷故国哀思应洒泪,具扁鹊才继华佗学中西咸佩德鸠兹追悼倍伤情。”芜湖国民党交通部亦派人敬献挽联,表示哀悼。参会人员达数百人之多,挤满大厅内外,花圈、挽联、纸幡、白绸黑缎等等祭品不计其数。

众多贫苦百姓,自发云集在大戏院门外及马路两侧,为赫怀仁先

生送葬。还有不少曾得到过救治的痊愈者,为恩人在街道旁设立路祭。抬棺的壮汉,分两班轮换,哀伤的呼号声铿锵起伏,震撼人心……

逝者遗孀卡洛琳·马多克夫人深受感动,泪流满面。

赫怀仁先生的遗体,被安葬在驿矶山麓(今弋矶山),墓碑上刻着“热爱人类”几个大字。随后,他那伤心欲绝的妻子卡洛琳·马多克,料理完丈夫的后事,领着几个未成年的孩子,乘邮轮返回大洋彼岸定居,从此音讯杳然。

安葬在驿矶山麓(今弋矶山),墓碑上刻着“热爱人类”几个大字
这件事在当时的芜湖家喻户晓,各家报馆、电台争相报道,又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和报刊书籍资料的记载而留存下来。

直到二十世纪后期,中美两国建交后,年迈的卡洛琳·马多克女士才重现身影,她将当年在中国芜湖拍摄的珍贵照片送给第二故乡,

以寄托自己对那方热土的深切怀想和刻骨铭心的眷恋。此为后话。

赫怀仁先生逝世后,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派遣传教士及医学博士、公共卫生学硕士包让(Robert E.Brown)来接任院长。包让任院长长达21年,历尽艰难困苦,在弋矶山建设现代化的病房大楼,荟萃国内外名医。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弋矶山医院成为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最著名的医院之一。

(外籍医生精心治疗看护儿童病员)
1923年,医院不慎失火,主要建筑被焚毁。包让院长一边向美国教会筹款,一边向芜湖海关、当地官员、士绅、商会及教友募捐,共筹款十四万美元,重建医院。1925年破土动工,1927年在弋矶山巅建成一座正面三层、背面六层的病房大楼。大楼总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设备先进,自备发电机,蒸汽锅炉集中供暖,有电梯升降,拥有X光机等医疗设备,手术室宽敞明亮。设内、外、妇、儿、化验、X光、药剂室等科室,床位75张。


(19世纪远眺弋矶山医院)
1928年11月,宋美龄女士因患重感冒住进了弋矶山医院,不久,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中正先生,来接痊愈的夫人出院,并视察了医院,为该院题写“芜湖弋矶山医院”牌匾,同时捐款三百块银元,以示感谢和嘉勉。

(1928年11月,蒋介石临弋矶山医院接夫人出院,一位外籍护士留下这张珍贵的照片)
因资金短缺,病房大楼初期只建成正面和西翼两部分。直至1936年,东翼部分才终于建成,整座大楼完工,病床增至150张。当时,医院的规模、设备、技术等在国内均属一流水平。大楼正门外墙上用中文题写:“信仰、盼望、仁爱、喜乐、和平”,用英文题写:“SCLENCE & MERCY”(科学和仁爱)体现出教会医院的特点,也彰显了当时医院的办院理念和医务人员的博爱精神。
瓦特斯女士
瓦特斯女士是弋矶山医院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外籍院长,1924年来芜湖工作,1949年离任后,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先生一起,搭飞机返回美国。
除了创始人维吉尔• 哈特(赫斐秋)、斯图尔特(Dr.George A.stuart),第一任院长埃杰顿 • 哈特(赫怀仁),第二任院长包让,第三任院长瓦特斯,当时的“芜湖医院”还有卡洛琳 • 马多克(赫怀仁妻子)、斯图尔特夫人、江德、毕比、霍斯、耿佛兰、华尔敦等外籍人士和医护人员。当然,也有许多中国医生和护理人员。譬如:钟寿芝(外科专家)、吴绍青(肺科专家)、沈克非(外科专家)、陈翠贞(儿科专家)、阴毓璋(妇产科专家)等等。

(1910年 前排自左至右霍斯医生、中国护士、钟寿芝、赫怀仁

其中,著名的中国医生钟寿芝(1877-1959),毕业于金陵大学,1906年来弋矶山医院,初期协助赫怀仁先生行医,后来独当一面。是芜湖地区第一个从事西医外科的中国人,医德高尚,有口皆碑。

1923年春,医院病房失火,钟医生正在为一个阑尾炎病人做手术,当人们都慌张逃离火区时,钟医生则不顾自身安危,坚持为病人做完手术,护送病人离开。刚离开片刻,房屋就焚毁倒塌。

钟寿芝医术高超,清末民初,他已能独立施行下腹部和肿瘤等高难手术,因此,在医院的待遇不低于外籍人士。他家住的是独幢独门专家洋房,与妻子养育四个儿女,衣食无虞,和谐幸福,很受人羡慕和尊敬……

(钟寿芝医生和家人)
有关弋矶山医院的悲欢离合,沉浮变迁,纷纭往事,千头万绪,积淀厚重,非片言只语所能说透道尽。
时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过去的“芜湖医院”早已更名为“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占地面积约18公顷,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教学编制床位1500张,开放床位2129张。设有临床科室38个,医技科室12个,教研室18个。全院职工1900余人,其中正副主任医(药、护)师(正副教授)400余人,硕士及博士近300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22人。拥有各类高精尖检验设备和治疗设备,现代化一流的门诊部、住院大楼,宾馆化设施,人性化服务,其诊疗康复水平享誉大江南北。
然而,我们不能否认,今天的辉煌,是无数前人的血泪汗水一点一滴凝聚积累起来的。无论本国人还是外籍人,只要他们曾有功于中国,有助于中国,有利于中国,我们都要感他们的恩、敬他们的善、学他们的好。我们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攀登,但绝不可以把前人当垫脚石,利用后就一脚踢开,甚至遗忘、否定、毁灭之。像“十年浩劫”那样的蠢事,我们再也不能变相重复了!

追溯弋矶山的逝水年华,是为了唤醒沉睡的记忆,砥砺前行,让子孙后代踏着先贤开辟的途径,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更稳更远。

作者简介



   小河东流(笔名),本名:何东。1958年9月出生,安徽芜湖籍。曾上山下乡务农数载,当过工人、厂部秘书。后考入报社,从事采编工作,直至退休。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耕耘文学四十余年,已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记者》《杂文选刊》《深圳特区报》《安徽文学》《清明》《女子文学》《当代小说》《太湖》《作家天地》等数十家报刊发表诸多文学作品,并屡次获奖。有作品入选中学生参考教材及优秀征文专集。

先后有短篇小说集《古城绝唱》,散文集《徽州的背影》,中篇小说集《故园沧桑》,长篇小说《张恒春》,诗词选集《云影风痕》,中短篇小说精选集《梨花风起人未还》等九部文学作品出版发行。


往期作品链接



小河东流:鸠 兹 胜 境 属 赭 山
小河东流:碧 榭 漫 话 九 莲 塘
小河东流:应 信 村 茶 比 酒 香
小河东流:彩虹凌波靓中江
小河东流:魂 牵  一  天  门
小河东流:茶余再聊天主堂
小河东流:古城往事再回眸
小河东流:月光下的宝塔根
小河东流:别梦依稀话繁昌
小河东流:涅 槃 重 生 的 南 正 街
小河东流:徜 徉 在 古 城 广 场
小河东流:山 有 神 奇 名 自 扬
END

中江文史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仙女都在看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中江文史
展示芜湖地方文史专家、文史研究人员和业余爱好者的作品和研究成果、展示芜湖历史和当今文化名人、文史专家的平台。 尊重原著,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