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文史 || 范守义:旧时在芜会馆及其社会功能之研究

文摘   2024-10-27 09:22   安徽  

(总第670 期)


  


旧时在芜会馆及其
社会功能之研究


范守义


(一)

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明、清封建王朝是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较发达的时期。明清时期的芜湖商业发展是我国辉煌商业史上的代表地区之一,也是芜湖这个传统商业城市进一步确立、发展、兴盛和走向成熟的时期。芜湖不仅逐渐成为著名浆染中心、冶铁中心,而且还是东南、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鸦片战争后,光绪二年(1876),清王朝与英政府签署的不平等条约《烟台条约》,此后,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芜湖成了安徽唯一的对外窗口。据《芜湖海关进口税则》载,进口货品有17类489种。大批洋货如装饰品、奢侈品,其中以鸦片、洋纱、洋布、洋油、洋烟等从芜湖进口再转销沿海,输往各地,各地大量的油、茶、棉花、丝、豆、花生、杂粮、蛋类、羽毛等农副产品也从这里出口远销海外。

自古交通便捷的芜湖,东临苏沪,西接湘鄂,南通浙赣,北达中原。商路通达,上联川楚,下通吴越,为“吴头楚尾”之地。辟为通商口岸并形成米市后,芜湖十里长街位置更显突出,青弋江北岸,有徽州码头、寺码头,有头道渡、二道渡,还有老浮桥、利涉桥,均通往十里长街,优越的水路交通吸引了大批地处山区的徽州商人来此经商。十里长街更是百年老号、名店、商铺、挨家逐户,延绵达数里之长;发达的芜湖米业,米行鳞次,粮丰物阜,竹木、茶叶、烟草、药材,品种繁多;十里长街“五方杂处”、“百货杂阵”,五金、棉纱、布匹、金银首饰、钱庄票号、南北杂货;应有尽有,可谓“十里长街,阛阓之盛”人流如织,舟车辐辏,商贾云集。

芜湖商业贸易兴盛,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徽商、晋商、浙商、粤商等各大地域性商帮集聚芜湖,是商号汇集之处,更是外地客商想往的经商聚集地。由于商业的发展,商业利润的增加以及行商的“占籍”,使得客籍商人在经营地的政治、经济实力大增,名声逐渐鹊起。为巩固和拓展既得利益,获得更大更多的名利和生存空间,外地商人会馆如雨后春笋在经营地纷纷建立,芜湖的外地会馆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破竹之势,应运而生。

(二)

会馆也称公所,或称“同乡会”或“同业公会”等,创建于明中期,盛于清代,是旧中国同乡、同县或同行业在异地他乡创建的“聚会寄居场所”,虽是封建帮团,但主要还是以乡土血缘为核心的民间商贸团体。民国时期,新学渐昌,除作为商人联络乡谊的聚会场所,叙乡情、吃乡菜、听乡戏外,首先是祀神聚会、联络乡谊。会馆有崇奉同乡名人的特点。如徽州会馆,崇奉朱熹。“供奉朱子神位”,为其建祠;山东会馆,崇奉大唐护国公秦叔宝,故会馆原名为“护国庵”,光绪年间改为山东会馆后崇奉孔子;各会馆均建有神殿,供奉先贤,以此增进同乡感情,加强商帮的凝聚力。会馆的社会功能也随着新学渐盛丰富了起来,各会馆乐善好施,在经营地造桥修路、常做善事。很多会馆如山东、湖南、江苏、福建、安庆、泾县等会馆都设有义山义地(即坟山坟地),为贫苦同乡亡后办理善后事宜,很得人心。更有17个会馆在芜开办学校、书院等,为提高其子女及地方文化水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并尽其所能为地方社会做了些公益之事与善事。

芜湖是安徽省外地会馆最多的城市。据不完全统计,芜湖有22座外地人建筑的会馆。民国八年版《芜湖县志》明确记载:各地在芜湖开设的会馆有:徽州会馆、山东会馆、湖北会馆、湖南会馆、广东会馆、潮州会馆、庐和会馆、泾县会馆、太平会馆、旌德会馆、宿太会馆、山陕会馆、安庆会馆、江苏会馆、宁波会馆、浙江会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潇江会馆等19所。其中,山东会馆、山陕会馆两家建于明代,其余会馆中、除合肥、桐城、青阳3所为民国时期开办外,其余均为清代创设;当中,山东、山西、陕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十省份商帮在芜湖共建会馆13所,本省创设的有徽州、和州、安庆、太平、旌德、宿太、合肥、桐城、青阳9座会馆。

在芜湖众多的会馆中,徽州会馆,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深,是皖省在芜湖的最大会馆。原址位于原索面巷14号,始称“新安文会馆”。芜湖旧县志《志余》载:“闵遵古棺殓江天一及三义士,声动一时。康熙十九年(1680年),又尝于城内索面巷与徽郡同志孙继禹、洪一维、汪洪仁创建新安文会馆,祀文昌与朱文公及新安诸先贤,亦所以奉祀金文毅、江文石。至今,凡新安文学侨居芜邑者,皆以时祭祀其中,亦遵好义之遗也。”

嘉庆年间(1796-1821),来芜湖的徽商逐渐增多,徽商孙元镗、许仁、谢崧等“嫌其狭小,不足以壮观瞻”,于是捐得巨款,在状元坊下首百家铺(基地)建造厅堂斋舍,厅堂内供奉神位,祭祀徽州先贤,额曰“徽国文公祠”;后因款项有余,又购祠后二街北首荒地十余数亩,围墙垣,筑亭舍,植木竹,种花草,题额“新安大好园”,新会馆规模甚为壮观。后来新安大好园于咸丰年间被太平军焚毁,再后来,徽商在其遗址建起“新安同善堂”和“徽州旅芜公学”。

山东会馆是外地商帮在芜湖首开的会馆,由山东商帮于明代创建,位于“芜湖县城外下一五铺,杭家山脚下,即今日芜湖范罗山和弋矶山之间的吉和街边,原石头路小学就是当年山东会馆的旧址。山东会馆始崇拜唐护国公秦叔宝,故名“护国庵”他们是在地方会馆基础上建立起了全省会馆,这种做法引发各大商帮纷纷效仿。该会馆创办的“齐鲁小学”还是外地会馆在芜湖兴办学校较早者之一。(图1)


图1:民国时期的山东会馆
芜湖最大的外省会馆是潮州会馆,开设在江口宝塔根驿前铺。光绪十二年(1886)由潮商米号筹资建造。潮州人在芜经商以米业为大宗,因无集合地,常失权利,亟待营造会馆。潮州会馆建筑十分考究,凡三重,前为正门,颜曰“潮州会馆”;中为大厅,祭祀天后圣母;后面有楼,奉关圣帝君。厅之右,筑精舍数楹,为会议处,建筑楼后附设花园,种竹栽花,绕以垣墙。

所有外地在芜湖会馆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广东会馆。广东会馆又名广东同义堂、米业公所,位于驿前铺来龙里。光绪十五年(1889)由粤商“米号”筹款建筑,亦称广肇会所。1912年10月30日下午2时,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来芜湖视察时,曾在此作过报告,还参加了会馆举办的宴会,并会晤所有在芜湖广肇、潮州的米帮头面人物,且以粤语与粤商互诉乡情,可谓“其情切切,其乐融融……”(图2)

图2:民国时期的广肇会馆

说到会馆就不得不说说俞谟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在京都前门外长巷三条胡同7号捐资建造的“京都芜湖会馆”。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芜湖外埠会馆,也是当今历史学者们公认的目前所知最早的中国会馆,创建者为芜湖人俞谟。

京都芜湖会馆始建明代,经几次修缮,现存会馆为清代时修建,坐西期东,距今已有600年历史。到清代时,京都芜湖会馆仍有较大影响。清康雍时期(1661-1735),会馆曾组织多次商民抗税斗争,其中有两次规模较大,并取得了抗税成功。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领导有方外,与芜湖商民的积极参与和会馆的运作是密不可分的。芜湖会馆的开设为芜湖旅京同乡和芜湖学子赴京会试提供了极大方便,就像现今国内各省市在京设立的驻京办事处一样,为来京办事者提供方便。芜湖会馆创立时间较早,既表明了芜湖商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又充分反映出芜湖商业文化乃至城市文化所具有的开放、务实和创新的文化品位。(图3)


图3:位于北京前门外长巷三条胡同7号的“芜湖会馆”标志牌


(三)

清朝末年,废除科举,兴建学校,很多会馆办起了公学和两等小学(相当于初小与高小)。据芜湖县志记载,有17所外地在芜会馆在城中创办了17座小学校,创办学校的主要会馆有:

1、徽州会馆,清康熙年间创建、清嘉庆年间重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原环塘路166-1号开办徽州旅芜公学,该公学是所有外地会馆最早在芜开设小学者。据“1952年7月芜湖市小学一览表”显示,1952年该校名为私立徽州小学,校长汪秉生;1957年2月更名为市柳春园小学。,

2、山东会馆,明末(1644年)创建于冰冻街、清同治五年(1866)重建,民国初期(1927年),在原冰冻街4号开办国民小学,后改名私立齐鲁小学,校长王静怡;1953年改名为市第三幼儿园;1960年更名为市青山街幼儿园;1970年更为市育红幼儿园至今。

3、湖北会馆(又名湖北公所、杨泗庙),清嘉庆年间初创于河北江口,清同治年间重建,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原新盛街18号开办两等鄂武小学,1946年1月改名为私立鄂武小学,1957年2月改名为泗关街小学。

4、湖南会馆,清同治五年(1866)在禹王宫始创,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曹家巷开办两等湘源小学,1909年7月在原状元坊8号改名私立湘源小学;1957年2月改为中长街小学;1972年12月校址改为市第二十一中学;1984年校址改为原芜湖联合大学始办地。

5、潮州会馆,又名潮州米业商会,清光绪十二年(1886)在江口驿前铺创设,1951年新开岭南女子职业初小,1952年秋改名为市岭南小学(校址原朱家塘56号),1957年2月改为市朱家塘小学。

6、庐和会馆(又名江北会馆),清道光年间(1821-1850)初创于北门外西湖池旁,光绪三十二年(1906)重建,同年(1906)在北门外西湖池旁开办庐和公立小学;1952年改名湖滨街小学(附设幼儿班)。

7、泾县会馆,清道光年间(1821-1850)初创,光绪初年(1875)重建,光绪三十三年(1907),以“耕余别业”的房租款在城内薪市街创办泾县公学一所,光绪三十一年(1905),会馆搬迁至罗家闸;民国十四年(1925)旅芜私立泾县小学从井巷9号迁入泾县会馆,更名为泾县旅芜高等小学附设国民学校,有学生近百人,因场地狭小,故迁至罗家闸的泾县会馆内。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泾县会馆的馆舍大部分陆续被拆除。只存有长约二十米的一段走廊因被民居所占用而侥幸地保存下来。1957年2月人民政府接办学校后,改名罗家闸小学。(图4)


图4:上世纪80年代的罗家闸小学

8、太平会馆,又名仙源公所,清同治年间(1861-1875)在西门内长街初创,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原西内街56号重开私立仙源小学,1948年改名私立太平小学,校长汪允鉴,1957年2月并入市第一中心小学。

9、旌德会馆,道光十年(1830)在北坛杏花村创建,同治三年(1864)重建,1929年在原和平巷4号创办私立英华小学;1946年8月改名私立同德小学,校长汪泰洵,解放初并入市第六中心小学,1952年更名和平巷小学;1957年9月学校停办,划归市第十中学。

10、山陕会馆(又名秦晋会馆),明末初创,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建,1949年9月在原小戏院49号创办私立秦晋小学,校长张如生;1957年2月改名为曾家塘小学,现今名为中和路小学

11、江苏会馆,清宣统三年(1911)初创,1932年在北廓铺花津桥西首(原花津桥50号)创办私立东吴小学(又称江苏小学),1950年2月改为市第六中心小学即花津中心小学,后更名花津小学;1984年原校址改为芜湖联大学生公寓。

12、宁波会馆(又称四明会馆),清宣统元年(1909)创建于下一五铺赭山下,民国五年(1916)在吉祥寺后重建,1924年8月在新芜路172号创办私立宁波小学,后更名市新芜第一小学、市第二十三中学、市第六职业高中,现为原市教育局所在处。

13、江西会馆,清同治十年(1871)在驿前铺(华盛街)初创,1947年9月在原华盛街2号创建私立豫章小学,校长白天虎;1957年2月并为江岸路小学,上世纪90年代城市改造时迁入曾家塘小学。

14、潇江会馆,又称临清会馆、潇湘会馆,道光初年(1821)初创于城外徽临滩,光绪四年(1878)重建,1930年前曾办过初级小学,后续情况不详。

15、合肥会馆,又名合肥同乡会,民国十三年(1924)初创于环城西路,1948年2月在原环城西路72号开办私立肥乡小学,校长周本瑞,1952年12月并入市来凤小学,原址改设市第一幼儿园。

16、桐城会馆(又称桐城同乡会),民国十二年(1923)初创下二街,1947年2月在原下二街78号开办私立桐城小学,1952年2月改为下二街小学,曾并入过江岸路小学,1982年8月停办,原校址改设市教育房产公司。

17、青阳会馆(又名青阳同乡会),民国十二年(1923年)初创于北门,1930年前曾办过初级小学,具体情况及后续不详。

据不完全统计,外地人在芜湖共建有22所会馆,有17所会馆创办小学校,占会馆总数的77%。会馆办学目的单纯,即“侨寓芜湖之官商界日增月盛,是后期弟子咸受教育,诚当务之亟也”。这种由团体或群众筹资办学的方法至今仍很有参考价值。

(四)

外地会馆的出现,给芜湖城市发展、商业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在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中发挥了民间商会的重要功能作用。明清时期,芜湖的商业发展可以说就是一部芜湖商业繁荣史,在中国辉煌商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一条“百货咸集,殷实商铺,尽萃于此”的十里长街,就汇集了493家,其中不乏有著名的 “张恒春国药号”“沅记胡开文墨店”“赵云生剪刀”“永春中药店”“金隆兴”“顾顺兴酱园”等数十家百年老字号:有名号的商家、店铺,加上前店后坊式经营模式,数量多达500余家,这就是最好的说明。

在文化教育事业方面,会馆的作用与成效尤为明显。十九世纪初,芜湖城区学校数量少、规模小,分布很不均匀。当时的学校主要是由外地在芜会馆和外国教会主办的两种,公办学校屈指可数。外地会馆和教会办的学校是旧中国私立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史料记载,在芜湖22座会馆中,开办公学、两等小学、义学等至少有17座之多,这些学校大多数都成了芜湖解放后的主要小学校。明清时期会馆的出现不仅只是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之必然,而且也与明清商帮们自身品行密切相关。商帮们不仅将他们的经营理念、营销方法、生意经验以及经营品种、地方特产等带到了芜湖,更主要的是,他们还把其家乡地方的优秀传统商业文化,经商之道、教育理念、慈善义举等品质也带到了经营地,反过来芜湖的商贸繁荣也成全了外地商帮,会馆变成了广大客籍商人与经营地之间强有力的纽带,渐而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会馆文化”融入到了芜湖社会。

据县志载,芜湖有近20家会馆都历经过始创、重建的经历,绝大多数会馆创建后都经受到过灾难等挫折,但依然选择重建,其原因正是建馆时的宗旨“敦乡谊,齐物价,制良善,平争端”的初心所系。商人们热衷于兴建会馆,就是希望通过会馆在经商及在当地政治、文化中发挥更大作用;把慈善放在重要的位置,对同乡生老病死予以资助,在经营地设义学、办书院,让身居异地的贫寒子弟能够读书。这些慈善义举在当时社会服务功能不健全或缺失的背景下,不但凝聚了人心,还增强了商人的向心力和竞争力。我们从下长街江口寺码头建有多个庵堂里,就可以看出外地会馆在芜湖为什么能有较好口碑,取得成功的一些原因。庵堂屋宇小,占地少,只有一二个尼姑,大多数庵堂均是在芜会馆所捐建立,也有商帮独资捐建家庵,作为停柩之所。庵堂停棺是长街商家急需求的,因为他们中多为外籍客人,亡故之后,其子女不愿就地埋葬,等待去找风水好地后,或运柩回乡,安葬祖茔,故亟需庵堂作为临时寄棺处。迄于清末,芜湖寺庙庵堂共计95所,其中庵堂占60所之多,遍及芜湖各处,尤其是在长街的驿前铺、北门街、杏花村、笪家巷、泗水园、赭山脚下等是庵堂最为集中地区,可从说,芜湖庵堂多,是十里长街派生出的,这也是芜湖佛教界的一个特色。

在芜的外地会馆,希望通过会馆在经商及地方政治、文化中发挥作用是其一,其次是希望能融入到经营地的社会生活里。以徽州会馆为例。该会馆机构设置简单精炼,只设会长一人,副会长2-3人,专设办事机构处理日常事务和节日活动事宜两个项目。尤其是对节日活动组织、安排更为重视,将其视为会馆融入地方社会的重要活动事项,副会长分管,届时会长亲自领办。芜湖沦陷时,会馆被日寇烧毁。抗日胜利后,由同乡捐款和愿意经商者预付房租在原会馆旧址,盖了一个商场,共有瓦房100余间,除会馆办公用房外,其他全部出租给他人开店经商。房租收入作为会馆日常费用。会馆还在青弋江北岸沿河路建有徽州码头,作为来往船只停靠和上下货之用。在芜湖交通建设上,徽商帮商人慷慨解囊为芜湖修路铺桥,常做公益。

旧时,每年逢三大节,即春节、端午(端阳)、中秋节,芜湖十里长街都热闹非凡。又是灯笼又是会,仕女如云,喜气洋洋。这也是十里长街生意最为兴隆的时刻。办灯会主要还是长街商家出钱赞助。由商会牵头、各在芜会馆、长街各商铺都积极参与,商界选派年轻从业人员参加表演。从中可以看出,十里长街不仅具有浓厚的商贾气氛,还有丰富多彩的另一面。

新年玩灯,各地皆有,但芜湖的龙灯和狮子舞在江南一带很是有名。狮子舞数“广潮帮”舞的最好。平时不舞,但逢年过节必大舞。广潮帮是芜湖人对在芜湖做生意的广东会馆和潮州会馆人的旧称。他们舞龙灯非常在行。清末民初,长街每年春节都举办迎春会。迎春队伍必在吉祥寺桥头前暂停,县官会骑马来为队伍“酹酒”名为“朝庙”,然后启行。穿过长街,到达县府,庆贺年丰。各路狮子灯从长街穿过时,会在路面宽阔处舞动起来,各家燃鞭炮欢迎,一时锣鼓震天,硝烟缭乱,围观如堵,好不热闹。迎春会的最后节目是狮子登上三张方桌垒起的高台,昂首觅取暗悬于屋檐阁一侧的红包,内有喜钱。摘取得红包后,“狮子”开始振毛跃腿,然后欣然离去。1931年的灯会,张恒春药店出动了一条银龙,龙身全用银片装饰,轰动江城,传为美谈。还有某年春节,芜湖米商请广潮会馆从广东请来十条狮子灯,在长街挥舞,盛况空前,轰动江城。

旧时的端阳节,芜湖长街的会馆有两件特殊的事情要做:一是吃粽子,家家户户吃,人人吃,二是看龙舟竞渡,端午当日,几乎万人空巷。在端阳这个传统节日里,青弋江是龙舟竞渡的好地方。旧俗中,河南的龙舟为青龙。河北的为红龙,两龙拼命竞逐,互不相让。两岸斜坡岸堤,上高下低,黑压压的挤满了人,一眼望不到头。长街也按地段行业挑选年轻力壮的店员、工人组成龙舟队参加竞赛,胜者有奖,引以为荣。乾隆时,芜湖有小南京之称。每逢端阳节,秦淮河的凉棚小画坊溯江而行至芜湖青弋江,多达十余只。长街富商争雇,携眷荡舟,以观竞渡。

芜湖作为徽商的主要基地,各行各业的晋商、浙商、粤商自然也会云集芜湖。各派商帮日进斗金,书写着十里长街的商业风范。商业人做经商事,是外地会馆在芜湖能取得成功的主要秘诀。会馆和长街生意人,各有各的帮,各帮商人均擅长自己的业务。例如徽帮擅长经营皖南丝、茶、竹、漆、徽墨、典当;泾县、太平帮擅长经营纸张、布匹、茶叶;江西帮长于经营瓷器、中药、布匹;浙江帮长于经营丝绸、银楼、百货、西药;宁波帮长于经营金银、五金、五洋;广西帮长于经营药材、皮货;广东、潮州帮长于米粮交易,经营米号、米粮运输和销售为大宗主业。

(五)

芜湖的外地会馆,初创于明而兴于清和民国时期,至新中国前夕消亡,历经500余年,早已成为历史。对会馆历史的回顾,研究其产生背景、发展过程、经营之道、商业文化、开办教育、慈善等情况,对当下社会不仅有启发与警示作用,而且亦有益处。会馆的兴衰与消亡至少可以给我们当下的地方政府与各省市商会,与京、沪、广、深等城市互设的商务办事处提供些参考和启示,一改旧时会馆单一靠商品与对方进行交流与融合的方式,变为将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教育等所有领域作为与对方交流项目,融合为地方有各省之有,全国有各省地市自治区皆有的国内大交流和大融通。


参考文献:

1、《芜湖县志》(民国八年版)时代出版传媒黄山书社出版,2008年12月第一版

2、《芜湖教育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芜湖党史资料专集(三)》准印编号:皖WH-2021-003

4、《芜湖文史资料4》芜湖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写

5、《芜湖商业史话》时代出版传媒黄山书社出版,2010年12月第一版

6、《安徽地方志丛书—镜湖区志》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

7、《新芜区志》芜湖市新芜区志编纂委员会(内部资料)

8、《老城履痕-芜湖十里长街纪实》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9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范守义,笔名老范,安徽肥东人,1945年出生芜湖;现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芜湖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芜湖翻译协会顾问,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师,芜湖市史志专家库成员,出版《老城履痕》散文专著一本,多篇文学作品刊于《江淮文史》 《党史纵览》 《安徽工人日报》 《芜湖日报》 《大江晚报》等纸媒报刊和《中国作家网》等网站及文学平台。


往期作品链接


范守义:“第二届国家工业遗产峰会”追记

范守义:芜湖“三表”写辉煌

芜湖纺织厂---安徽现代纺织工业的先行者

十里长街万家铺——长街漫话(一)

手工业兴始长街——长街漫话(二)

涅磐重生新长街——长街漫话(三)

最忆长街叫卖声——漫话长街(四)

酱园飘香老长街——长街漫话(五)

中药名店出长街——长街漫话(六)

长街小巷故事多——长街漫话(七)

十里长街源古城——长街漫话(八)

看书读报上长街——长街漫话(九)

金店银楼下长街——长街漫话(十)

长街流动手艺人——长街漫话(十一)


END

中江文史
编审,秦建平:,编辑:张亦然

  





中江文史
展示芜湖地方文史专家、文史研究人员和业余爱好者的作品和研究成果、展示芜湖历史和当今文化名人、文史专家的平台。 尊重原著,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