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文史 || 胡毓骅:天门山的前世和今生

文摘   2024-10-19 08:01   安徽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总第667期)







天门山的前世和今生       

 胡毓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天门山虽无泰山之雄,亦少华山之险,但它却因李白所写的数篇与其有关的传世佳作而声名远扬。“迥出江上山,双峰自相对。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落日舟去遥,回首沉青霭。”就是李白专门描写天门山诗中的一首。天门山也以其山水相连、景色绚丽、隔江对峙、形势险峻而吸引游人。
天门山位于长江的下游,是北岸的西梁山和南岸的东梁山的合称。《太平寰宇记》中称东梁山为博望,西梁山为天门。《舆地志》则曰:“博望、梁山,东西隔江,相对如门,相去数里,谓之天门。”在宋代,梅晓臣还称:“东梁如卧蚕,西梁如游鱼”。天门山的名称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名称外,自江中远望,水色空濛中的东、西梁山,色如翠黛,修妩静好,形似峨眉,故又名“峨眉山”;另外,东、西梁山,双峰对峙,势如虎踞,又名“二虎山”。这些名称,无不引起人们对这座名山的向往和遐想。天门山的美景,也让古往今来的无数墨客骚人为之倾倒。第一个来到天门山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题词“振衣濯足”。而使天门山名声大振的李白,他的许多诗句则是对天门山大加赞颂。后来的文人墨客更不甘落后,用他们的如橼之笔,描绘着天门山的俊美。“双峰秀出两眉弯,翠黛依然鉴影间”(宋.沈括)。“天门日涌大江来,牛渚风生万壑衰”(元.赵孟俯)。“天门山峙起西偏,屹立芙蓉翠插天”(明.于谦)。“牛渚风烟接二梁,山形如黛立当江”(明.解缙)。“江从万里至,山作两眉开”(明.杨基)。“天地气通门户辟,江淮境对水云连”(明.陶安)。“两梁雄跨大江湄,高出云宵控碧涛”(明.汪广详)。“天门雨过双蛾出,中清朝平万马收”(明.端宏)。“楚江东来似明镜,双眉日日相弯环”(清.王士祯)。著名诗人杨万里曾官江东转运副使,驻节金陵(今南京),多次巡视江东诸郡。当他路过天门山时,被两岸迷人的风光吸引住了,即写下《题东西二梁山》三绝句。其中一首吟道:“二梁双黛点东西,牛渚看来话底眉。阿敞画时微失手,一眉高着一眉低”。

天门山的山势奇特,静似蛾眉,动如虎,远望巨门,近似天柱。两山陡峭雄峻,直立江面,挡惊涛骇浪,拥江水东流。尤以东梁山最为陡峭,突兀江中,如刀削斧砍,巍巍然砥柱中流,令一泻千里的长江折转北去,形成“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诗句)的奇特景象。从整个山势来看,东、西梁山各踞一方,耸然对峙,好似被长江冲断,造成“浪打天门石壁开”的妙境。李白在《横江词》中这样记其胜境:“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然而事实上天门山的形成,并非“浪打天门石壁开”。据科学考察,天门山的成因是和它的地质基础有关。长江的湖口至镇江段是发育在长江下游扬子准地台的挤压破碎带上,而安庆以下的长江河道又几乎和这个挤压破碎带完全一致。大约在距今1.95亿年以前,天门山地区还是一片湖光山色的内陆湖泊,后来随着湖盆的不断下降,堆积了厚厚的陆相沉积物,慢慢形成了砂岩。到了距今1.5亿年的时候,长江下游一带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并且伴随着沿江地下的岩浆活动,天门山拔地而起,山体东西绵延。不久以后,地壳运动加剧,形成了一条方向呈北北东 - 南南西的大断裂。从此天门山中断,连成一体的天门山一分为二,东、西梁山相对而出,长江之水冲破“天门”奔腾而下。如今的地质工作者在裕溪口附近的长江发现了挤压破碎带,破碎带的方向是沿长江呈北北东 -南南西延伸,由此可见天门山的一分为二,确是地壳断裂所造成。

天门山的景色迷人、地势险要,素有“长江锁钥”和“天堑”之称,历来为兵家的必争之地。李白在《天门山铭》中写道:“梁山博望,关扃楚滨。夹据洪流,实为吴津。两山错落,如鲸张鳞。惟海有若,惟川有神。牛渚怪物,目围车轮。光射岛屿,气凌星辰。卷沙扬涛,溺马杀人。国泰呈瑞,时讹返珍。开则九江纳锡,闭则五岳飞尘。天险之地,匪德无亲”。毛泽东同志在评点《二十四史》中记述天门山形势时说:“太平军盘踞金陵,用全力扼守东、西梁山,两山对峙,长江流到这里紧收成一束,急水回流,地势比小姑山更加险要。曾国荃以为这里是金陵军事防守的重地。”据有关史料记载,春秋时,吴楚两国水军就鏊战于天门山;鲁昭公17年(公元前525年)“吴伐楚”战于长岸(即西梁山),楚获吴艅艎于此。自南朝建都金陵(今南京)后,天门山成为首都的水上门户,军事地位尤为重要。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即位之初,命大将王玄谟屯驻天门山,在山顶筑城,森严壁垒,被称为“偃月垒”。南朝宋大明七年(463)时,宋孝武帝刘骏车驾于此,检阅江中水军演习,曾诏博望、梁山立双阙,东、西梁山由此而得名。南朝梁末(552)侯景之乱时,“王僧辩军次于芜湖,与景将侯子鏖战于梁山,大破之”。唐武德年间(618 - 626),杜伏威的副将辅公祜部署精兵强将3万余人扼守天门山,用铁索连接锁断江道,并筑却月城延袤十余里。唐大将军李靖从江陵挥师顺流而下,进抵芜湖采用“引蛇出洞”的战术,以弱兵进攻却月城,引出宋军追击,一举破敌。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与清军多次鏖战,血染天门;后来清设游击署于此,驻梁山营,筑有炮台以资防守。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军纷纷倒戈,炮台守军投向革命阵营;1912年10月30日,孙中山来芜湖,曾登临天门山视察了炮台。

1949年渡江战役中,第三野战军九兵团三十军九十师,曾在西梁山与国民党六十六军十三师激战三昼夜,攻克国民党军队自称“固若金汤”的西梁山阵地,为百万雄师过大江创造了有利条件。建国后,为纪念牺牲的烈士,在西梁山建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烈士纪念亭”和“烈士纪念塔”。“人民英雄纪念碑”下为原芜湖区专员公署于1952年12月23日的题词:“你们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渡江战役中英勇牺牲,这种高贵的革命精神,将和扬子江的巨流一样,万古长存!”1953年,毛泽东同志巡视南方,乘东海舰队的军舰途经西梁山,看见山顶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时,对陪同巡视的陈毅和罗瑞卿说:“你看,人民为英雄们树碑立传了。永远铭记先烈们的功绩,那是应该的啊!”

树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西梁山位于长江北岸的和县境内,分大、小陀山。山上林木葱茏,人文景观荟萃。清代宋荤曾有诗全面地加以描述:“梁山岩壁幽,突兀若廊庑,穿云一迳遥,林薄蔼春煦。峰腰棠棣繁,硐侧未撄妩。芬菲表杂花,采撷欣俦伍。峻  殿阁悬,飞梯袅相柱。”今天的西梁山,山前有名胜怒吴阁、龙王宫、玉皇阁、碧霞宫等遗址,山后有佛地普光庵,临江的悬崖之上,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振衣濯足”摩崖石刻至今隐约可见。山脚岩石上,有明万历以后的“洪水至此”石刻7处,已成为珍贵的水文研究史料。还有为纪念渡江战役牺牲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1952年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纪念亭,现在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长江南岸突兀于江边的东梁山,似一头翘首巨鲸,逆流遨游。它壁峭险峻,奇峰独出,俯首脚下,矶头横遏,积石临江,浪花飞涌,江流激荡,不远处的陈桥洲和曹姑洲,宛如素练上镶嵌的珍珠,块块碧玉,人们驻足其间,宛若置身画卷之中。东梁山在历史上属当涂县管辖,建国以后的1958年划归芜湖市郊区,1963年重新划回当涂县,1983年又划归芜湖市,在鸠江区大桥镇境内。东梁山除了以其独有的山形水势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历代名流、墨客来遨游题咏外,还有两处人文景观。一是历史悠久的天门书院,始建于公元1246年,同绩溪桂枝书院,颖州西湖书院,歙县紫阳书院齐名。二是别具特色的铜佛寺,依山傍水,风景绝佳,多年来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信徒前来焚香拜佛。现在的天门山(东梁山)是芜湖新十景之一的“天门烟浪”所在。




作者简介

   

胡毓骅 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前: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安徽省地理学会理事;安徽省地理学会科普、科技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芜湖市地理学会秘书长。芜湖市政治协商 会议第七、八、九届委员。退休后:2005年起受聘担任芜湖市地名委员会专家组成员;2011年起担任芜湖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作者往期作品链接

 

 古代芜湖的正式名称和别称

■  老芜湖县的首镇----澛港

   荆山石之昨日悲歌

 繁昌窑“二元配方”的新工艺

■ 芜湖南北向主干道“九华路”

  芜湖的环形道路“环城路”

  芜湖的祈愿地名“康复路
“黄山路”的前世今生
  历史厚重的荆山
  曾属芜湖和无为的蟂矶山
  芜湖境内为何出现一条青安江?

“玩鞭春色”里的“逆旅卖食妪”

“皖江”概念何其多

 历史上的芜湖与“长三角”

“芜湖公共租界”是租界吗



聚焦城市记忆、留存城市发展、传承城市历史。讲述徽派文化、江南文化滋养下生生不息的芜湖故事。这里是中江文史微信平台


     《中江文史 》               

   编审:秦建平     编辑:张亦然                          




中江文史
展示芜湖地方文史专家、文史研究人员和业余爱好者的作品和研究成果、展示芜湖历史和当今文化名人、文史专家的平台。 尊重原著,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