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文史||秦建平:“民谣”也要姚澄清

文摘   2025-01-05 13:51   安徽  

 提示点击上方「中江文史」关注我们




(总707期)


艺苑


“民谣”也要姚澄清


秦建平





我于2020年5月18日《大江晚报》发表一篇《花街故事》文章,文中提到,芜湖地方有传言:“花街半里路,尽是篾匠铺。平时卖竹器,正月花灯出。夜晚点亮灯,疑是天仙处。”介绍了芜湖花街之所以称作花街的缘由以及花灯会的盛况。


据民国版《芜湖县志》介绍:花街上的灯笼铺有“供差”义务,亦有专利之限制,尤其是春节期间,官家各种祭祀需要灯笼,于是就有一些硬性规定,不能随便歇业。因为竹篾器行业,春夏秋有生意,冬季基本就是歇业,行业内叫做“杨柳落叶,篾匠作孽”。官家对他们的开歇业做了硬性规定,即营业者春季未开,冬季不得营业;冬季营业,春季不得歇业。歇业复开者照此办理。倘若无力自开,盘顶与人者,必须邀集同行数人作证认定。街道铺面在冬季不得迁移,以保证“供差”义务落到实处。

当然,全年之中,正月的花街最为热闹,其主要原因就是上元灯节。上元者,正月十五也。而上元灯节,则是专指正月十三晚至正月十七日止,各家门首悬挂花灯,所谓“张灯结彩”。康熙版《芜湖县志》则总括为“上元,起十三日晚至十七日,各家门首悬挂花灯,童稚穿灯于市,鱼龙曼衍,络绎烟花,萧鼓之声,游赏达旦,名曰庆元宵。”而乾隆版、嘉庆版、民国版《芜湖县志》的描写就更加细致,整个上元灯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正月十三之前,为“市肆鬻灯”即购灯。花街之上,人来人往,各类华灯“或糊纸或翦彩为之”,令人目不暇接。除了芜湖本地的花灯笼之外,还有一些外地人也到芜湖来卖灯笼,与芜湖本地灯笼争奇斗艳。人们纷纷抢购,送给亲友,“不数日市为之空”;第二阶段为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为“既夕试灯”即前奏,少年结伴而行,“为鱼龙曼衍之戏,或为秧歌、采茶词,悬火照耀,招摇而过市,肉薄如墙。而进漏三下未已也。”这三天的狂欢至三更为止;第三阶段即正月十五,正日子。民国版《芜湖县志》称其为“元夕尤甚,遂至达旦。”上元灯节达到高峰。

同年1231日,芜湖古城一期开街,位于花街上的“灯笼铺”墙壁上就出现了这首“民谣”,并配有童声合唱,听起来别有韵味。

大概在2021年的某个时间,芜湖古城文旅公司的同志来问我,此“民谣”出自何处?

我第一时间查了我发的稿件,果然有,但没有注明出处。至于我个人写文章,凡事都肯定有出处,但突然一问,我也有点懵。随后我第一时间向我的“发小”姚和平请教,他是研究芜湖当地传统文化的专家,人称“芜湖通”。他给我的回答是,他也知道这首“民谣”,但究竟出自哪里?一时也说不清。


我的引用肯定是有出处的,我有十二分的把握。因为没有依据的文字,我是不会写的。结果在家里查到陈其武先生编撰出版的《闲话鸠兹》一书,该书40页“花街的灯笼”一文就有这首民谣:

古城的花街是出了名的灯街,早年芜湖有民谣“花街半里路,尽是篾匠铺。平时卖竹器,正月花灯出。夜晚点亮灯,疑是天仙处。”

该文写于20116月,该书出版于20125月,都在我的文章之前,我“抄袭”“剽窃”了陈先生,毫无疑问,但也说明,我不是“空穴来风”,并以此回复了芜湖古城文旅公司。

后来有一次餐叙,聊到此事。又是姚先生“拍案大笑”,此“民谣”系我姚某人编写,如今已是“满城尽是民谣声”了。经他提示,回来查找姚先生于19831月编辑出版的《芜湖古今》,翻开书页第283页“庆元宵”一文,“花街民谣”赫然在目。



中江文史艺苑




作者简介


秦建平,档案副研究馆员。现任芜湖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芜湖古城项目建设专家组成员、芜湖市史志专家库成员。先后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有关芜湖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文章140余篇,2篇入选《芜湖市志》(1986—2002);组织和参与编撰公开、内部出版书籍二十余种;多次参与央视、凤凰卫视及省市电视节目录制,讲述芜湖地方故事,弘扬芜湖历史文化。





往期链接

读书偶记(1、神农氏)

读书偶记 (2、洪亮吉与春谷县)

读书偶记(3、沈端节)

读书偶记(4、铁画歌)

读书偶记 (5、用书之乐)

读书偶记(6、鸠江)

读书偶记(7、重温“少年英雄梦”)

读书偶记(8、古典文学名著与档案)

读书偶记(9、“监狱”之辨)

读书偶记(11、《于湖小集》中的“荆山”)

读书偶记(12、.中江书院山长)

读书偶记(13、袁昶笔下的芜湖)

读书偶记(14.《于湖题襟集》)

读书偶记(15、“悬鱼”)

读书偶记(16、《论语》)

读书偶记(18、“晏子自责”)

 读书偶记(19、“《春秋》责贤”)

读书偶记(20、袁昶笔下的“范罗山”)

读书偶记(21、东归英雄周瑜)

读书偶记(22:民国版《芜湖县志》中漏掉的芜湖县令)

读书偶记(23:关于芜湖为“长江巨埠 皖之中坚”的辨析)


中江文史
投稿指南
1,欢迎投稿,稿件内容不得含有虚假、违法或其他有碍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的内容。不得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商业秘密等合法权益,文责自负,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作品必须是文史类原创。投稿信箱:242649803@qq.com或编辑微信。作者可提供配图及音乐,并附简介和靓照

编审:秦建平
编辑:张亦然

中江文史
展示芜湖地方文史专家、文史研究人员和业余爱好者的作品和研究成果、展示芜湖历史和当今文化名人、文史专家的平台。 尊重原著,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