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694期)
前 言
源起弋矶山是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的长江东岸(长江芜湖段为南北走向,正如李白诗句所说: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一处小山,古称驿矶山,驿:驿站,矶:突出于江面的石头。古时,此处为两岸交通要道,设有驿站,因此得名。
明末清初,基督教即传入中国。先是沿海再到内地,回顾历史,你会发现基督教传入的路径总是沿着江河,概因在交通不发达的旧中国,水路就好比现在的高速公路。芜湖是拥有15万人口的商业重镇,从上海溯江而上约400公里,机帆船一、两天即可抵达。芜湖周边水系发达,辐射人口和区域甚广。1876年中英签订《中英烟台条约》,次年芜湖开埠,其优越的地理条件,自然倍受众多传教团体的青睐,纷纷在此设置传教站。 美以美会(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就是众多基督教传教团体之一,1883年,美以美会华中使团负责人赫斐秋牧师购得弋矶山西边临江部分地块,准备兴建传教士住宅和医院。1888年,师图尔医师筹建芜湖医院(Wuhu General Hospital,弋矶山医院前身),1889年10月1日正式开张。至1952年被人民政府接收,期间历经数任院长,风雨六十三载。
师图尔(George Arthur Stuart,1859 -1911)
师图尔(George Arthur Stuart,1859年12月31日-1911年7月25日),字书林,医生、教育家,出生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奥克兰,是家中十二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的父亲是美以美会牧师。在他幼年时,一家人迁居爱荷华州。他毕业于辛普森学院的艺术课程,又在爱荷华州医学院获医学学位。1882年与安娜(Rachel Anna Golden Stuart,1859-1949)结婚。
(1882年10月26日 师图尔夫妇 结婚照)
1886年,在他们的女儿米尔德丽德(Mildred Esther Stuart,1884-1974)出生后不久,这对夫妇离开美国,成为美以美会在中国的传教士。
(1886年 师图尔夫妇及长女 上海)
1886年7月25日师图尔来到中国,先在南京美以美会创办的金陵医院(Philander Smith Memorial Hospital)跟着比必医生(Robert.C.Beebe金陵医院院长)学习中文九个月。
(示比必和师图尔的中文名)
( 1886
(1886
1887年5月初,被派往芜湖,以期规划在该地区开展医疗工作,并于1887年8月1日在二街状元坊开设门诊部。但因为缺乏药品和资金,以及夫人生病,至1888年末,门诊开的时断时续。1888年底开始筹建芜湖医院,从医院设计到施工监督,都亲力亲为。1889年10月1日医院开张,其任首任院长,并一直为医院的经营运作而呕心沥血。至1894年回美国休假,在芜湖工作共七年。
(
(
(1887
(笔者分析:因其二女儿玛丽Rachel Mary Stuart于1886年生于南京,故照片拍摄时间应为1887年)
(照片背面描述)
(1889年华中使团年会纪要 示师图尔任芜湖医院院长)
1894年5月26日,师图尔一家从上海启航回美国休假。1895年,于美国休假期间,他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学习,以优异成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896年,师图尔博士回到南京,为汇文书院(南京大学前身)创建了医学部,并任医科总教习。
(
1897年,福开森辞去汇文书院院长职务,师图尔接任院长。接任院长后,他改良功课,添置仪器,增聘教习,扩充校址,建设校舍,并建立青年会会堂,使汇文书院“匪特冠绝东南,实侨居中国人士所组织教育事业而首屈一指者也。”1908年,因为他坚持美以美会独立办学的初衷,反对与南京的另外两所基督教书院合并(合并后为金陵大学),而毅然辞职赴上海任中国卫理公会圣公会《兴华报》主编,并于1911年7月25日在上海去世。
(师图尔牧师墓碑上海巴新角公墓(Pashinjiao Cemetery,已废弃))
除前文介绍的两个女儿外,师图尔夫妇还生育了五个孩子:长子小乔治(George Golden Stuart, 1889-1948);奥尔玛(Alcy Orma Stuart,1890-1942);梅(Anna Mae Stuart,1892-1964);爱丽丝(Vera Alice Emily Stuart,1896-1992);和查尔斯(Charle M Stuart,1900-1989)。
(师图尔博士一家合影)
(笔者分析:照片大约拍摄于1901年-1903年,因为小儿子生于1900年。)
师图尔性情温和、待人彬彬有礼,即使是那些不熟悉他的人也喜欢他。自1896年至1900年他担任《中国医学杂志》编辑,1907年至1910年担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其掌管汇文书院10余年,对汇文书院的发展也贡献颇大。
(1896年汇文书院医学部首批毕业生两人)
同时他也是一个智力敏锐的人,对许多思想和行动都感兴趣,并在许多主题上的信息都是简洁准确的。作为汇文书院医学院的院长,他对中国的医学教育非常感兴趣,在他的手中建立了现代医学文献翻译的中文术语,努力在中国建立一种合理、科学的医学和外科实践。其一生译著作甚多,如《圣经研究》、《美以美会教会例文》、《贫血病与组织学形态学及血液化学之特别关系》、《解剖学名词表》、《医科学生之习练法》等等,尤以1911年生命行将结束时,翻译出版了英文版的《本草纲目》最为引人注目。他为西方医学引入中国以及向西方介绍中国的传统医学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英译本草纲目封面英译本草纲目内页)
(注:照片均搜索自斯坦福大学数字图书馆和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