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 2025年初,回看 2024 年,感觉有很多故事,仿佛在多年前就已经预示了结局。
一、电商格局将剧烈变动
1、小红书可能要在 2025 年上市,尽管坊间一直有传言,官方从来不确认。但其搜索量据说已经达到某度的一半。
在内容、用户信赖度、消费者购买能力上,小红书已经日趋成熟,mau 增幅已经超过了抖音。
美妆护理的广告投放分布,抖音占比从2023年上半年的19.9%下滑到2024年上半年的14.8%,减少了5.1%。你猜广告主去哪里了?
小红书在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了10亿美元的收入和2亿美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67%和400%。
它在加速商业化和货币化,也就给视频博主创造了更多赚钱的机会。
2、直播带货的增幅将保持平稳,天花板已经到了,但是商家直播会上升,头部主播影响力将逐渐下滑。
8 年了,好的货才是关键,而不是流量。有好货,就会有流量。
不再会有新的董宇辉、三只羊、李佳琦。平台造神的力度会越来越小。
观众越来越不相信主播,越来越相信品牌的信誉。
3、微信的月活已经达到 13.82 亿。
视频号将成为新的电商流量池,吃相会比抖音好很多,所以增速不会像抖音那么快,它要做长期主义的生意。
适合有恒心的企业做恒业。
4、微信极有可能进入直营电商市场,“送礼物”功能只是一次试探。
如果它 2025 年直接进行招商,可能世界电商的格局就此要全部重构。
但是,以张小龙的谨慎,应该没那么快。
腾讯对电商的企图永远都在,微信是唯一可能切入的利器。它不会安于只收投流的广告费。
5、阿里明确表示了不做什么,卖了高鑫和银泰,但是他还是没想明白要做什么和怎么做,万能的淘宝只是过渡的口号。
除了阿里云能直接建设AI 市场,淘系和 1688 怎么做AI?还是只是用AI 改善搜索和流量分布?
拭目以待。感觉如果只是内部应用,那价值有限。
6、拼多多不可战胜,只会被消费者抛弃,但是消费者现在没有钱,所以它将长期存在。
我也想问,消费者啥时候能有钱?
二、汽车产业大洗牌
2024年7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首次超过50%。全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 1000 万辆。
2024年比亚迪全年销量共计427.21万辆,同比增长 41.26%,上汽集团坐了 18 年的销冠宝座,被迫让出。
1、头部效应明显
新势力将彻底洗牌,新能源车企从2017年的487家锐减至2024年的40多家,未来 3 年可能只剩下 5 家。大概率是蔚小理、小米、华为(不含油车企业)。
而新能源的渗透率将会导致整个车企的重新洗牌,引发进口车、BBA、传统油车企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最终,国内汽车市场将全部洗牌,重新排定座次之后,会发现很多企业下了桌。
2、合资车再不正确地努力就要溃败了
2024年1月—11月,包括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上汽通用、东风日产等主流合资车企零售份额进一步下滑至27.6%,为历史最低点。
而在2020年,其零售份额还保持在50%以上。
4年就让出了一半的市占率,就是闭着眼睛打牌也不至于这样。
一开始是不作为,后来是找不到解法。
3、智驾会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电车的最大动力
最早买电车就是为了省油钱、拿补贴降成本,接着是冲着冰箱沙发大彩电,随着智驾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因为智驾而买新能源车。
传统油车由于三电系统的滞后、研发能力不足,基本上在智驾方面是全面落后,追赶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信息补充:新能源车电动机的响应速度非常快,能够在毫秒级别内完成加速、减速和转向等操作。这使得电动车在智能驾驶过程中能够更精准地控制车辆行为,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电动车可以更快地做出反应,提高安全性。燃油车的内燃机动力传输路径较长,涉及到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等多个机械部件,动力响应时间较慢。从踩下油门到车辆实际加速,通常会有几百毫秒的延迟。这种延迟在高速行驶或复杂路况下可能会影响智能驾驶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3 年后买车的人会分 2 种,一种是为了智驾,另一种是不需要智驾。
至于是烧油还是用电,倒在其次。
但是油车天然就无法发挥智驾的全部优势。
4、价格战会继续,且越来越惨烈
规模效应结合供应链成本优势,将导致比亚迪、吉利等车企在价格战上越走越远、越卷越深,打不起的车企将逐步被淘汰。
5、华为小米将成为最重要的玩家
华为坚持不下场造车的原则,却要做车企的灵魂——智驾。
四界(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并举、引望当家的格局,将会成为汽车界第二个“博世”,却比真正的博世更有影响力和想象力。
引望 24 年上半年的利润就达到 22亿元,营业额达到 104 亿元,比造车的利润高多了。
小米高达 60% 的天使单、30% 的锁单用户从未试驾的数据,误导一部分人认为小米还是粉丝经济,却没看到他爆棚的产品力、超强的交付力。
2025 年交付目标 30 万辆,是其他新势力难以企及、雷克萨斯捷豹路虎也从未达到的目标。
6、比亚迪继续登顶
超过 500 万辆不是问题。问题是能不能在智驾上超过特斯拉和华为。
都说特斯拉的梦想、小米的营销、比亚迪的制造、华为的系统,但是,谁先集齐四枚龙珠,谁就能呼唤神龙。
三、情绪消费改变零售业结构
消费者在物质上降级,却在情绪价值上“一掷千金”。我们追求平替,却不愿意放弃不可替代的精神追求。
电商喧哗躁动,线下场景中却有商家不声不响地赚走了好多钱。
1、宠物数量超过婴儿
中国6岁以下儿童约1.1 亿,4岁以下婴儿约 4200 万,但是家养宠物却有 9000 万,其中猫狗各自约 4500 万只以上。
宠物经济会继续扩散,展会奶粉药品医疗食粮玩具推车以及宠物买卖本身,寄托着太多人焦虑情绪下无法安放的灵魂。
2、旅游行业并不冷,我们只是看而不买
所以景点人山人海,周边小店也就赚个辛苦钱。
ota 平台已经恢复到了 2019 年的基本数据,酒店业已经卷得不能再卷。
人们依然会出行、旅游,只是更贴近旅游的本质:看、体验、放松,却不会在高额项目上花费太多。
3、精神的寄托
潮玩IP、音乐会、短剧不会停,也不能停。这是最经济的精神慰籍。
中年人圆梦刀郎张学友,年轻人逐梦鲜肉小哥哥。24年演唱会音乐节收入同比翻倍,25 年更不会停。
短剧市场规模已超 500 亿,稳压电影市场规模,人们越来越需要随时随地来一发精神食粮。哪管他粗粮细粮,爽就得了。
几十块钱的 molly 、labubu,成为各种i 人、e 人的精神化身。
泡泡玛特市值又过千亿,股价走势图像极了中国人的情绪波动大盘。
2025年对于知识付费赛道不是好年景,年轻人不再为知识付费,而要为情绪买单,因为知识买了没有用,更因为如今你花钱可能买到的都不是知识。
罗振宇跨年演讲的双向收费搞得网络恶评一片。本以为交钱买知识,不曾想付费看广告,还不如花钱买情绪。
四、AI 将开始改变世界
2025 年随着AI Agent大行其道,AI 将从对话机器人这种应用拓展到各行各业的各种场景。
你身边的“东西”会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呱噪,很多岗位开始被替代,很多从未见过的岗位被创造出来,很多工作被AI赋予新的能量,将彻底改变工作模式和交付质量。
1、可能被替代的工作岗位
1)重复性、标准化程度高的工作
如制造业中的装配线工人、数据录入员、简单的文书工作等,这些工作通常任务明确、规则固定,AI在效率和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
2)高薪、高学历的知识工作者
包括财务、审计、初级会计、财务报表编制员、金融交易员等、税务、翻译、银行、销售、软件互联网开发等行业的部分岗位。
3)人工客服
4)内容创作相关岗位
AI可以生成新闻报道、文章、音乐、绘画等,对一些基础的内容创作者产生冲击。
5)驾驶相关职业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长途卡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等职业可能会受到影响。至少,港口、厂区和产业园区的内部道路上,将出现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机器人。
2、可能会新增的岗位
1)直接从事AI行业的
AI Agent 架构师、模型集成专家、Prompt 工程师、ai 训练师、AI 需求分析师、项目落地顾问等等。
2)直接使用AI 作业的
医疗:AI 医疗顾问,需协助医院等机构选择和实施 AI 医疗解决方案;医疗数据分析师要处理和分析大量医疗数据,为 AI 模型训练提供支持。
金融:AI 风险评估专家利用 AI 技术进行风险分析与预测;金融数据标注员为 AI 模型训练标注金融数据,这些岗位的需求会持续上升
教育:AI 教育应用专员负责在教学中引入和管理 AI 教育工具;学习体验设计师借助 AI 优化学习体验和课程设计,在线教育和智能化教育的发展会带动这些岗位的需求增长。
3、目前看来AI改变不了,主要的交付价值还是在人身上的岗位
1)健康与社会护理:随着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健和长期护理的需求将增加,这包括护士、护理助手、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职位。
2)服务行业:例如厨师、家政服务员、园艺师等,这类工作依赖于人际互动和个人化服务,不易被AI取代。
3)旅游与酒店业:个性化旅行规划、导游服务、酒店管理等仍需要人类的创造力和情感智能。
4)创意产业:艺术家、设计师、摄影师等创意工作者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定制化和原创内容创作方面。
5)娱乐与媒体:编剧、导演、演员、音乐家等,在娱乐内容的制作中,人类的情感表达和创新思维是不可或缺的。
6)销售与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经理、品牌策略师等。
麦肯锡的报告指出,在2030年至2060年间,可能有50%的职业逐步被AI取代。
不过,也许是新增的岗位不招募人类,并不意味着现有人类会被解雇。
因为使用AI 和具身智能也需要成本。
五、再不出海就晚了
出海的第一阶段是把货卖出去,顺带着在海外建设自己的渠道。
第二阶段是把厂建出去,顺带着开发本地化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阶段是把模式带出去,即把在中国得到验证的商业模式带到海外,比如共享充电宝。比如通过盲盒和线下店售卖IP 产品的泡泡玛特。
2025 年开始,出海将不再是多么新鲜的事,而是所有中国企业都要严肃面对、部分企业一定要快点行动的战略要务。
写到这里我不禁又要刻薄一下。
万物皆出海。海底捞早就把分店开到美国了。
香港也有公司拷贝支付宝的模式把小微支付收单业务拓展到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各种中国的商品在亚马逊、TikTok、temu 的洪流中也卖到了全球。
唯独,知识付费这个赛道,可能还真无法出海。
不是语言障碍的问题,而是叙事方式,以及文化环境的问题。
想到这里,我问了一下大模型:心灵鸡汤该怎么翻译?结果,搞不好这个词还是个舶来品。
难怪罗胖坚持学英语,看来是早就在布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