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转发可爱师弟的文章,青年中医值得这个时代。

健康   2025-01-22 23:31   陕西  
这一篇文章原本的标题叫“讲真实的想法,交合拍的朋友”,更新于2021年的6月19日。
那时的我近乎一无所有,只有一片真诚和对标达叔向达叔学习的信念。
2025年的今天,我偶然得知,达叔也知道了我毕业两年内深圳买房的事情。
并且把我作为一个案例去激励更多的医生群体好好去努力,也去买自己喜欢的房子,过高品质的生活,那一刻相当感动了。
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奋斗的意义了。

找到你的偶像,不断追寻他的道路,直到有一天,被你的偶像所看见。

然后,你也成为一道照亮别人的光。
以下是21年的原文
当初写这个公众号的目的就是记录大学生活中自己的所思所想,并且希望能多链接几个三观比较契合的朋友。
一直都觉得
展现自己的思想并不在于要去说服什么人,或是表明一种优越感,而是在于寻找到能够拥有共鸣的人。

之前存了很多稿子,都是灵感与激情来时就记下的内容
但,也正如某位朋友所说的

情绪过去之后剩下的,才是真实的

因为经常和比自己优秀的人聊天,时常会因为自己的见识水平与别人相去甚远而颇为羞愧。于是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再写东西,生怕被别人发现自己的浅薄。
而得到正确认识的过程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在跟比自己能量密度高得多的人交流自己的困惑与烦恼后,得到的是最为简单也最真诚的答案
“你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和你志同道合的共鸣者,那就更应该多写,更全面的展现你的思想,那些能够与你共鸣的人才会被吸引来。”

“阅历可以不足,见识可以不一定要最深刻,只要做到足够真诚,是一定可以打动一部分人的。”

曾经被一段话所深深触动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很幸运。
因为我们这代人,第一次彻底摆脱了地缘、亲情、同事等关系的桎梏,有时这些人活在我们身边,可我们却仍然觉得无比孤独。
而真正了解我们、能够在思想上碰撞,相互激励,也许是远在天边,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现在想来,对我起到精神启蒙作用的,都是一些遥远的人。

大概是19年的时候,偶然发现水库系的文章。

水库论坛在“科学尚未普及”的口号下
对各种主流观点的辛辣批判和各种犀利的观点让当时的我看得极为过瘾
作为“炒楼客”的聚集地,20年的时候水库论坛和微博同时被永久封禁。
原先水库系的众多主笔出走四方,靠着自己独特的视角也都闯出了一篇新的天地。
追着各种主笔的文章看,追着追着,就找到了一个房地产+医疗的自媒体达人,达叔。
现在回过头来看,达叔应该是在众多公众号里面对我的认知改变最大的。
从达叔的文章来看,出身农村的他很早就树立了一定要赚大钱的目标

并在很早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发家致富上面。

“高中的时候,别人都在紧急备考,达叔就泡在图书馆看各种商业杂志,小本子上记满了商业模式和标杆偶像。”

上了大学每年都有创业,不过都是小打小闹,没赚到太多钱,但也在实战中修正了不少认知,对于商业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毕业后,就进入了医疗行业从事医疗器械的销售。在全球500强企业里面感受到流程化,规范化的威力
而实现财务自由,主要靠的是买了几套长三角重点城市的房子,算是完成了前期的积累。

疫情期间,为了给自己的生意链接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开始写公众号,每天三千字,从未间断。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我的公众号和他的公众号几乎同时创建,我在为新创立的公众号没有评论区而感觉遗憾时,他却在庆幸腾讯对新人的关照和爱护——有很多的自媒体在起步阶段,就被喷子骂到崩了,被各种打击的言论虐到退出了。

“这年头,观念之争,是会很严重的。”

如果执著于回应那些不理解自己的声音,投入时间和精力在争辩上面,那么除了浪费时间和影响心情,几乎不会有任何的结果。

然而达叔一直都是很积极的人。

“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从来不和悲观的人聊天,懒就是懒,别拿丧文化来掩盖自己。

永远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放在自己的事业上,关注自己的目的。

而达叔写了两年,每天不间断的写,不靠花里胡哨的引流和各种买粉之类的,在写了几百万字之后,在公众号上引流到知识星球,可以看看成果


达叔一直关注自己的目的——链接更多的合作伙伴,大家一起慢慢变富。
从来不指望去教育谁,说服谁

也从来不去理会有没有人说自己坏话,有没有黑粉之类的。

而靠着每日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感,是吸引了很多同样抱有热情的人一起
走上积极链接新朋友,给自己的事业打开新局面,慢慢变富的道路上的。

从他身上,是感受到了“建立个人品牌,与他人认真链接”的重要性的。

“知识星球里,有人每天过来发个二维码就走,以为自己来链接了,来推广了。其实效率是很低的,个人品牌也很难建立起来。最终事做了,却没有效果。

但是以郭天王为例,他每次分享,都是情真意切的分享自己的故事,感想,虽然发的少,但是每次都能让人感受到他的真诚,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能让人产生信任感。

最后,他链接到的人,愿意帮他的人,都是最多的。

以真心,换真心,大家都不傻。”


不得不说这样的案例和文字,确实极大的抚平了我心中的焦虑和惶恐。

每天多问一下自己,是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跟什么样的人同行,希望当别人想到自己时,联想到的是哪几个标签?

如果能真诚的展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期待与读者一同进步,相信也一定能吸引到同样真诚而热爱思考的朋友。

在大学里,也确实无数次感受到

熟人相轻是常态。

给自己带来力量,愿意支持和鼓励自己的

常常是来自于那些与自己相隔较远的人。

这篇文章,也是送给所有和我一样,即便不为身边人所理解,依旧奋力前行的朋友。
今年我自己的付费知识星球岐路漫也进入第二年了,感谢各位朋友一直的支持,今年也下定决心一定要让社群成员都有更多的获得感。


交流会链接已经在这条帖子的评论区里面,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来一起交流。
感谢各位的支持。





云医聂大侠
.✨云是云游四海的云,也是互联网云的云,亦是云南的云。.🏇我梦想成为傅青主那样游历天下、医治天下的大侠医者。.🇨🇳大侠医2024年目标:看够10000个舌头,摸够5000个脉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