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看的一些中医自媒体帐号

健康   2025-02-06 19:12   云南  

分享一篇师弟的文章。

昨天赵岩老师加入我的知识星球了。

这一件事情给我带来的震撼甚至高于达叔在天津提到我的那一次。

因为赵老师的公众号我是很早就有关注的,在我的心目中赵老师的公众号堪称中医公众号的顶流,我昨天看了一下。

我的通讯录里面就四千多人,这一个数据相当强了。

感谢赵老师的支持,顺带也介绍一下我一直有看的一些其他中医自媒体帐号,这些大佬也基本从表达对我的支持的角度入驻了我的知识星球,感谢各位贵人的支持。

1

谈医说馆

我的一位合伙人是这样说的

“之前天天被老中医pua,一天给他的病人煎70袋药,被画饼说什么以后会教技术,结果当牛做马累死累活,毛都没学到”

就是认识了你和蒋总之后,才开始觉醒过来。

中医行业的很多事情,说穿了都就那样。

少被骗,多赚钱,这就是认识了你和蒋总的好处了。

我也觉得中医师能认识几个像蒋总这样肯说真话又有深刻洞察力的高手,是会很有帮助的。

蒋总的很多文章我都是反复阅读,然后转发到社群里面强烈推荐的。

蒋总某种程度上也是给了我极大的行业启蒙。

认识到很多行业的真实现状,就不会那么天真烂漫。

蒋总因为观点比较犀利,经常都会被一些中医师喷。

蒋总在2017年就搞中医IP打造,强调要做自媒体+专病专科,2022年就讲ai会颠覆中医行业,很多时候算是走在中医运营的前列了。

听了他的建议去落地操作的那些中医师基本都拿到了很大的结果。

但是领先当前版本太多的另一面就是大部分的人都听不懂。

所以蒋总当年讲中医自媒体也好,讲中医ai也好,老是被一堆的同行以及中医师抨击,说他“不懂中医”之类的。

结果到了24年,一堆原本对中医IP不屑一顾的中医师也开始去报班学习怎么搞自媒体了,到了25年,原本把中医ai当成笑话的人发现自己才是笑话。

所以我一直都和各位合伙人强调,不要浪费时间和那些一心白嫖的中医人扯淡,也不要浪费时间和喜欢指手画脚的中医爱好者论战。

服务好能懂你的价值,并且愿意为你付费的那批真粉丝就好了。

我是基本不闲聊,遇到乱说话的就拉黑。

保护好自己的心力最重要。

那些认知相差太大的人教育成本太高,没必要。

2

郑则道

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还有一大堆才华的大神。

郑师兄目前走的路是院校中医实战派,个人感觉是比较值得中医学生研究学习的一条路。

公众号内容偏专业,值得有心临床的朋友好好研究。

用另一位中医博主的评价“时常因为看到郑大佬太强而感觉自己太菜了”。

我在北京搞线下交流会的时候,有一次邀请了郑师兄来分享。

当时郑师兄略带腼腆的说了一句”大家好,我是郑则道“

一下子全场”wow~ ⊙o⊙”,学妹们的星星眼都出来了。

郑师兄的分享也是一如既往的又很真诚又干货满满。

第二天晚上我又搞了一场交流会,有好几个人表示,太遗憾了,听说昨晚郑师兄来了。

去年郑师兄开了一期行医课,我也转发到了我的社群和通知群里面。

当时社群里面的表现

3

云医聂大侠

进入2025年后,我每次和社群的朋友交流如何创作公众号内容,我都建议各位成员好好看一下聂大侠的公众号。

就是要写对老百姓有帮助的专业内容,而不是只写自己感觉逼格很高的内容。

对于中医人来说,搞流量不是目的。

更不是说因为大家都在搞自媒体,所以我也要搞。

帮助到更多人解决问题,给更多人带去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相应的回报,这才是最重要的。

年轻中医师要靠满足市场的更多需求来让自己实现高品质生活。

这个是我一直的观点和追求。

之前也设想过,应该是健康教练的模式,可以让中医师的价值得到更大的发展。(写在23年的知识星球“星球密语”系列里面)

然后,在去年年末,聂大侠来了。

带着她的养生陪伴群,以及全新的家庭医生模式来了。

第一次通电话,我就知道,这个模式就是我之前一直在寻找的那个模式。

人家真的跑通了,而且也如我所预料,真的过上了很理想的高品质生活。

年轻中医师也可以过得很潇洒,可以带领更多人实现更好的生命状态。

我一直都很清楚,你让中医师去带货卖产品,大家都是膈应的;

你让中医师去做诊疗之外的事情,老百姓都是不喜欢的。

所以要做,就做让中医师帮助更多老百姓健康生活的服务上面,让中医师通过专业的服务获得体面的收入和回报。

这样才能够让行业的生态不断好起来。不要搞得好像中医师要赚钱就一定得昧良心一样。

靠着模式的创新去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这才是最理想的。

去年聂大侠的出现和加入社群在我看来是值得写入年度复盘的大事件。

因为能提出新模式并且把新模式落地拿到结果的大佬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4

虽然大佬断更了很久,但是我还是要推荐。

大佬的文章就是直抒胸臆,看完就一个字,彩!

因为大佬是博士,所以哪怕是公众号文章,也照样是讲究言之有据,非常严谨。

但是严谨不代表要写的枯燥。

有时我会格外推荐社群的朋友读一下这个公众号的文章,不为别的,就为了感受一下这种风格。

聊专业的东西也可以写的很有趣。

作者给我带来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他面对很多中医行业似是而非的概念时,会和对面的人说

“我不太能理解(不是我不同意)就是单纯不太理解你上面这段话,你可以举个例子,方便我理解一下吗?”

这种交流的态度和语言风格,在今天的中医交流里面格外值得推荐。

我承认,我也做不到像这位作者一样和别人认真讨论问题,因为我一般喜欢找大佬交流学习,找同频的人一起做事情,很少去和别人讨论什么问题,尤其是中医问题。

还有另外一位博主,人家面对很多人在评论区的各种好为人师,回复都是很诚恳的,好的,我学习一下。

这个也是非常棒的。

很多时候要学到东西,就是得把学习的态度摆端正,同时注意自己的语言风格。

我也发现有些人说话就是让人很舒服,让你愿意多说几句多讲点真的,有些人哪怕意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没有什么恶意,但是那个话就是说得你不想回。

所以日常遇到这些优秀的博主,也会去观察他们是怎么和其他人互动的。

最后依然是一个小小的推荐:

  1. 【岐路漫年轻中医成长社群】500💰/年。



包括知识星球“岐路漫”和一个交流群,一个通知群,汇集全国1100+年轻中医,专注于助力更多年轻中医实现高品质生活。

主要内容为中医门诊量运营,新媒体打造,中医行业资源对接等,各种公众号不方便公开说的内容都会发在知识星球“岐路漫”里面沉淀下来方便成员查看。

a.集齐全国26所中医院校师生与各地青年中医,中医行业从业者,共同交流年轻中医破局发展之路

b.分享中医新媒体运营,医患沟通技巧,中医师个人IP打造的相关干货知识

c.知识星球内与中医大佬提问交流的相关机会

d.往期社群专属讲座精华沉淀

e.不定期线下交流会与每个月一期的线上交流会协助大家破圈

f.与中医科研培训机构达成合作,本社群成员报科研培训课立减500

g.有社群专属诊断课和方药课,都是性价比好课,后续还有医患沟通课与舌诊脉法课,线下针灸课。

2.【读书分享群】100💰永久。

塑造读书氛围,激励各位读完更多想读的书,鼓励分享读书感悟,推荐自己喜爱的书。

以书会友,共同进步。

3.【养生陪伴群】199💰

40多位执业医师在线解答您的各种养生问题,让更多老百姓接触到优质中医服务。

感谢各位的支持。

讲真,我一直自嘲公众号写得很菜,不过是偶尔记录一下门诊看不惯的现象和小思考。

岐路漫主理人一直都是高屋建瓴,点出:靠着模式的创新去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这才是最理想的。

真的懂我。

突然被师弟在背后夸,想的是:今年得认真日更起来了,让学弟学妹看到年轻中医师的更多可能性~

季羡林先生说过,当一个人在背后默默夸你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你的价值。

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来讲,当面的赞美可能受社交礼仪或利益驱动,而背后赞誉更接近行为主体的真实认知。

从信息传播规律来讲,根据传播学"葡萄藤效应",非正式渠道的正面评价往往经过更多级筛选,更具可信度。

anyway,师弟背后的推荐,暗合了我[君子慎独]的修养观。

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聂大侠,继续加油。
☝️有任何中医需求,请添加我微信。

云医聂大侠
.✨云是云游四海的云,也是互联网云的云,亦是云南的云。.🏇我梦想成为傅青主那样游历天下、医治天下的大侠医者。.🇨🇳大侠医2024年目标:看够10000个舌头,摸够5000个脉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