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夜谈--中医眼中的感冒》之温病

健康   2024-12-08 23:32   云南  

没错,☝️是我!心有老虎、细嗅玫瑰的中医美少女聂大侠。


中医一般来说把感冒分成四类:伤寒,温病,暑病,疫毒。

一篇我介绍了关于伤寒的辨证跟用药,今天我来介绍关于温病的辨证及用药。


温病

温病在什么时候容易得呢?在冬春之交以及春天容易得。 
记忆中大量的流行性感冒都出现在冬春之交,这是为什么?
冬季是我们体表腠理最密实的一个季节,因为天气变冷,所以肯定要体表的阳气变得更多,才能保护住身体。
春季是体表的阳气要开始向外宣散的季节,所以就减轻了防备,在这个季节的交换点就容易生病。
还有一些地区,比如说长三角以南的地区,这些地区一到冬天也比较温暖,但这里的人在冬天他的腠理也不密实,所以这里的人在冬天也有可能得温病。
温病跟伤寒是正好相反的,温病的症状就是以发热为主,恶寒很轻。
这个病小孩比大人更容易得,很多小孩生病之后,一开始可能只有几个小时,比较怕冷,之后就完全不怕冷了,反而觉得热,不停的出汗,然后高烧不退。
在排除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疫毒的情况下,这一般就是温病了。
我们之前讲到伤寒除了桂枝(风为主)证那一个变证之外,全都是寒邪收引体表导致阳气不能自由输布,然后出现严重的恶寒,身体痛,呕吐,发热的情况。
温病跟这个正好相反,温病的特性就是往外发散,所以温病的主要症状第一个是恶寒轻而发热重。
第二个是会兼有上呼吸道的各种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寒邪主要侵犯的是我们的足太阳膀胱经,而温邪主要侵犯的是我们的手太阴肺经。
肺经受到了邪气的侵扰,自然就会出现种种关于呼吸道的症状。
意味着在温病之中几乎全部带有呼吸道症状,同时还可以看到病人舌头会比较红,口会比较渴。
相比之下,纯粹被寒邪侵犯的人,舌头偏白,也少见口渴。
温病我建议仅在比较轻的时候使用中成药去治疗,因为传变非常迅速,一旦入里,病势就变得难以遏制。
为什么温病的传变速度比伤寒要快?
因为火性趋于动,而寒性趋于静,很多病人在伤寒之后,一个星期之内,只要没有治好这个病,就还是恶寒,身体痛,呕吐。
但是很多病人在得温病以后仅仅只有几小时的恶寒窗口期,很快就会转为高热,然后就神昏了,进而出现抽风,惊厥,手足抽动,甚至胡言乱语。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建议,病人也不可能再去使用中成药来治疗。
只建议在第一阶段的时候使用中成药来截断病程,温病在第一阶段的时候主要有两种症状。 
第一种是发热比较明显,身上出汗,然后微微的怕冷,这种情况它的体表受邪比肺受邪要严重,我们使用银翘解毒颗粒。
第二种是病人发热不明显,身上也不怎么出汗,甚至也一点都不怕冷,只是不停地咳嗽,这种情况肺的受邪比体表受邪要严重,我们使用夏桑菊颗粒。
我们知道中医有六淫的概念,也就是所谓的风寒暑湿燥火。
我们之前所讲的伤寒,还有现在所讲的温病,都有可能伴随着燥、湿两种邪气,这样一来我们的辨证就变得更复杂了。 
大家很快就会发现,有些中成药能解决问题,但是一旦辨证变得精细之后,可能就找不到非常合适的中成药了。
当你觉得辨证十拿九稳的时候,我们鼓励大家使用中成药来解决自己的问题,验证自己的中医学习的成就。
但是如果辨证辩完之后发现找不到完全合适的中成药,那也很正常,如果中成药能解决全部的感冒,我们不就不需要中医了吗?
因为感冒的症型错综复杂,不可能根据每一个阵型都创制出对应的中成药,这样的话,病人只会更加迷惑。
所以中成药的核心就是抓主症。你的主症被你解决了,你使用中成药就很成功。
以上是关于温病的辨证及用药,学习了解这些辨证有利于我们在遇见的这些病症,自己能够有办法去解决,不用特意跑医院去看医生。
切记如果遇到自己拿不准病症或症状严重者,建议立即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我是云医聂大侠,云是云游四海的云,也是互联网云的云,亦是云南的云。
✨我梦想成为傅青主那样游历天下、医治天下的大侠医者。
✨后疫情时代的春天,脆皮青年的身体还没回过神来,依旧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地过冬。有养生/看诊需要,后台私信留言或扫上方☝️二维码。

作者:聂大侠  
编辑:聂大侠

云医聂大侠
.✨云是云游四海的云,也是互联网云的云,亦是云南的云。.🏇我梦想成为傅青主那样游历天下、医治天下的大侠医者。.🇨🇳大侠医2024年目标:看够10000个舌头,摸够5000个脉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