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哲|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培育:理论逻辑与案例印证

文摘   2024-10-08 10:35   福建  



作者简介



刘俊哲,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  要


  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是本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要优势。基于辽阔国土空间所形成的丰富市场应用场景,是培育产业链现代化动态竞争力的关键基础;基于庞大人口规模所形成的有效市场供需体量,是培育全产业链降本提质增效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基于海量市场主体所形成的完备国民经济体系,是培育产业链供应链独立自主安全可控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培育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要利用丰富市场应用场景助推技术与产品更新迭代和产能结构优化升级,依托有效市场供需体量实现规模生产和技术迭代,凭借完备国民经济体系建立本土产业链供应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国内超大规模市场资源是中国的巨大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发挥、巩固和增强这个优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以上论述,对于理顺基于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逻辑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学术界主要从技术创新、价值链分工与平台架构创新、顶层政策设计、国际市场需求、相关配套产业与对外开放度等视角,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机理展开研究,而很少从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视角展开分析。关于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研究中,较多关注国内市场规模、需求结构与潜力对进出口竞争力、出口产品结构、出口国内附加值等国际贸易的影响。具体到产业层面,多数研究关注国内市场对食品、奶制品、汽车等传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鲜有研究解析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作用机制和具体路径。为此,本文基于大国经济发展理论和主场全球化理论,构建基于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中国光伏产业的典型代表性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索基于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路径,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概念解构与界定


受要素综合成本上升、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和新冠疫情等国内外因素的冲击,中国过去长期依赖国外市场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出现颓势。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障经济安全发展,为打破此难题提供了可行路径。“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具有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等特点。因此,有必要对国内超大规模市场进行概念解构和明确界定。本文将国内超大规模市场进行三维解构并定义为:大国经济体在辽阔国土空间、庞大人口规模和海量市场主体的基础上,形成的拥有丰富市场应用场景、有效市场供需体量和完备国民经济体系等特质的规模超大的国内市场。


传统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指,相较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一国或地区的同一产业在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技术创新能力、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和持续获利等方面所拥有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一般可由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利润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显性指标,以及产业规模、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等隐性指标来衡量。区别于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发展需求和重大科技突破为基础,具备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因此,有必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和衡量体系进行重新建构。


当前产业间的国际竞争已经由产品竞争、企业竞争上升为全产业链维度的竞争,涉及政治、科技、文化、安全等多个方面。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鼓励兼并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完整产业链条。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应包含产业链现代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独立自主安全可控等相关含义。本文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指,相较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优势地位和竞争能力所必需的产业链现代化动态竞争力、全产业链降本提质增效竞争力、产业链供应链独立自主安全可控竞争力。

  

综上,本文将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三维解构和界定,构建理论逻辑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逻辑分析框架


(二)理论假设提出

  

中国所拥有的辽阔国土空间、庞大人口规模和海量市场主体,使得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在丰富市场应用场景、有效市场供需体量和完备国民经济体系上具有独特性和稀缺性,是其他大国或经济体所无法比拟的,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较长时间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甚至是绝对优势。强调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重要性,绝不是否定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意义,而是要助推从“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发展格局,转向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为依托,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由此,提出以下理论假设:

  

假设1:基于国内辽阔国土空间形成的丰富市场应用场景,是培育产业链现代化动态竞争力的关键基础。

  

一个国家或地区凭借其所拥有的资源禀赋所形成的丰富市场应用场景,能够使其在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中国领土南北纬纵跨近52度,东西经横跨近62度,涵盖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河流、湖泊、海洋等各类地貌,拥有丰富自然资源,造就了辽阔国土空间的大纵深特征。与欧盟、日本、韩国等中小型发达国家相比,国内超大规模国土空间无疑占据绝对优势。而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国相比,虽然在国土面积上稍小,但在南北纬跨度、气候地貌水文、历史人文建筑等方面,其所造就的丰富市场应用场景也占据了一定优势。由此,基于辽阔国土空间,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所形成的多层次、多样化、大范围的细分市场和应用场景,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现代化动态竞争力的关键基础。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为新技术和新产品提供“试验场”,推动全产业链技术和产品迭代更新,形成创新动态比较优势。大国经济发展理论和主场全球化理论认为,一方面,同样的技术更新迭代场景,在国内市场所需的工序调整速度,远远大于依靠全球市场,能有效减少全产业链技术变革的时间和新技术的研发时滞,使技术迭代速度紧跟国际市场需求的新变化。而基于国内辽阔国土空间所形成的丰富市场应用场景,为各种新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提供了“试验场”,能够在降低试错成本的同时提高创新收益,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的衔接融合,极大缩短了产品市场化的时间,提高产业链高新技术要素占比,实现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嵌入,形成强大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基于国内辽阔国土空间所形成的丰富市场应用场景,使得差异化的产品有一个较大规模的细分市场,为新产品孵化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多的试错机会,推动新产品在出海之前实现规模化落地,以便更快打开国际市场。

  

第二,助推产业链上下游产能协调匹配,形成协同动态比较优势。大国经济发展理论和主场全球化理论认为,国内辽阔国土空间存在多层次的区域异质性和互补性市场,如东中西部、南北方之间的差异造就了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不同层次的生产—消费周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环境适应性和市场接受度等提供了丰富的市场应用场景。一方面,有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区域间形成迂回生产能力,实现区域协调布局、有序梯度转移和国内循环正反馈,助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实现上游原材料研发与生产工艺改进、中游加工组装产能调整和下游市场需求变化的动态匹配。另一方面,有助于培育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领导型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实现产能优胜劣汰和整合重组,通过纵向扩张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一体化布局和产业集群式发展,形成现代化产业链结构,增强产能动态调整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国际市场竞争。

  

假设2:基于国内庞大人口规模所形成的有效市场供需体量,是培育全产业链降本提质增效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而人口则是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基础。在人口规模大致相当的情况下,整体受教育水平、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和人口结构等,成为有效市场供需能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在供给方面,国内市场的人口和政策红利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释放,形成有效市场供给体量。虽然现阶段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和老龄化,但是中国仍有近9亿劳动力人口,每年新增劳动力超过1500万,且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人口红利”正加速向“人才红利”转变。在需求方面,在未来较长时间一段,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仍占据绝对优势,且在整体受教育水平和中等收入群体占比方面的差距不断缩小。而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中产阶级,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整体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由此,国内庞大人口规模造就了多层次、高质量的超大规模有效市场供需体量。

  

大国经济发展理论和主场全球化理论认为,基于庞大人口规模所形成的国内超大规模有效市场供需体量,能够吸引国际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流入,形成“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为辅”的内循环推动模式,这能极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引发技术革新,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嵌入,成为培育其全产业链降本提质增效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首先,从供给端看,基于庞大人口规模所形成的劳动生产力,为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提供了丰富多元和区域互补的要素供给,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规模生产创造了前提条件。规模生产是产业壮大的内生优势,且国内市场规模越大,越能够实现企业或产业的规模优势,进而实现降本增效,形成产业国际竞争力。其次,从需求端看,在“需求引致创新”机制下,研发创新行为与企业其他行为一样,都是利润最大化导向。国内庞大人口规模所产生的强大市场需求,保证了产业的利润量,使其增加研发投入和强度,推动产业关键技术迭代和核心工艺改进,极大提高产品质量,进而增强国际竞争力。最后,从供需两端看,基于国内庞大人口规模所形成的有效市场供需互促体系,能够通过“本土市场效应”吸引优质的国际市场要素流入,刺激产出增加,有效降低规模经济阈值,推动分工专业化。这使得国内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得以提升,并快速转化为生产的成本优势和效率优势,对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形成净出口,占据较大国际市场份额,形成国际竞争先发优势。

  

假设3:基于国内海量市场主体所形成的完备国民经济体系,是培育产业链供应链独立自主安全可控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大国经济发展理论和主场全球化理论认为,在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经济体内部,市场主体数量相对较少,寡头大企业垄断市场,产业结构单一且格局易固化,难以形成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对国外要素的依赖程度极高。而在拥有超大规模市场的经济体内部,海量市场主体构成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众多新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形成良性竞合的产业生态,在补链、强链、延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助于构建效率极高且相对完整闭环的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现阶段,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形成了工业门类齐全、布局趋向合理、独立自主的完备国民经济体系。这决定了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和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独立自主安全可控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其内在理论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国内海量市场主体保障了独立完整和区域互补的完备国民经济体系,极大降低了产业配套生产成本,增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本土根植性。例如,本土企业在国内市场就可以购买所需中间品,减少了与国外供应商的不公平议价,降低了交易摩擦成本,使得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具有产业关联优势。因此,应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基于完备国民经济体系,建立自有完整产业链供应链,降低对国际供应商的依赖程度,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以此培育产业链供应链独立自主竞争力。另一方面,基于海量市场主体所形成的完备国民经济体系具有强韧性和抗风险性,能够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风险抵御能力。依靠国内海量市场主体极强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可突破产业链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对关键零部件和主要工艺环节实现全面国产化和可控化。在产业链供应链遭遇金融危机、恶意围剿、贸易摩擦和人为断供等外部冲击时,可通过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内部分摊,降低冲击强度,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国际竞争活力提供“缓冲地”。同时依托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能及时补链强链,以此防范资源要素供应的潜在风险,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支撑。尤其是在特殊时期或极端情况下,应确保产业链供应链正常运行,以此培育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竞争力。


案例印证: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培育路径


中国光伏产业具有产业链完整度高、技术积累深厚和产业基础扎实等优势,是具有显著国际竞争力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欧美等国家的补贴政策,外需一度成为中国光伏产业在萌发幼稚期的主要依托。但是,在现阶段,中国光伏产业主要是依附性地嵌入全球价值链,进行光伏组件的加工组装出口,而在原材料采购与组件销售议价、产能产量稳定、核心技术掌握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未形成真正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光伏产业的实践证明,只有根植于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才能改变原材料、市场和核心技术“三头在外”的弱势地位,真正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大国际竞争力。

  

(一)产业链现代化动态竞争力培育路径


国内辽阔国土空间的南北纬和东西经跨度广,区域地理因素差异大,光照时间和光照热量不同,草原、丘陵、戈壁、水田、湖泊、海洋等众多地理地貌决定了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建设模式,而农村、乡镇、城市的房顶楼顶和高层建筑外墙等零散闲置空间则决定了分布式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模式,形成了丰富的市场应用场景。基于此,中国光伏产业有条件实地试验光伏产品的光电转化效率、环境适配性、市场接受度等,开发、测试和改进相关技术和产品。例如,2022年,国家电投建设兴川实证光伏电站,成为全球首个超高海拔光伏实证基地。设置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储能装置、综合对比等5个实证试验区,使用127种对比方案,对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展实验,为适应不同类型地区以及其他相似场景地区的光伏产品开发和电站建设提供了参照。此外,国内市场还形成了渔光互补、牧光互补、水光互补、湖上光伏等多种新型光伏电站形式,极大推动了光伏技术与产品的迭代更新和产能结构升级。

  

1.全产业链技术和产品更新迭代,保持竞争优势和活力

  

光伏产业链的主要环节涵盖晶硅、硅片、光伏电池、光伏组件、光伏电站等,涉及多种生产技术和工艺。光伏产业的核心是技术和产品迭代带来的动态竞争优势,每一次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成熟落地,都会带来一次产业更迭。中国光伏产业利用国内丰富市场应用场景测试新技术和新产品,不仅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落地,而且形成了动态竞争优势。例如,中电投、华电、华能、英利等第三代中国光伏企业,在国家“领跑者计划”的推动下,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神木、府谷、佳县、定边、米脂等地丰富的市场应用场景,试验并引导中国光伏产业的原材料技术重心向单晶路线转移,以此提高光伏组件的光能转换率标准,并探索改进大型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技术,更好满足了国际市场对光伏产品质量的新需求。某一环节新技术的出现,能极大助推中国光伏产业自我“造血”,带动全产业链技术和产品实现更新迭代,形成产业链现代化动态竞争力。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以下简称UN Comtrade)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下简称CPIA)统计,从硅料、硅片、光伏电池到光伏组件全产业链,无论是自主创新能力还是国际市场份额,中国光伏产业都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光伏产业依托全产业链技术和产品的更新迭代,培育打造自有品牌,形成国际知名度,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攀升至中高端环节,据此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和活力。

  

2.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布局,实现产能结构优化升级

  

利用国内辽阔国土空间形成的丰富市场应用场景,中国光伏产业从单一结构、短链条、低附加值,转向复杂网络、长链条、高附加值的完整成熟产业链,通过产业链各环节的精细化运作实现产能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了产业链现代化动态国际竞争力。例如,隆基集团通过收购乐叶光伏进入光伏电池及其组件等中游环节,利用丰富市场应用场景培育迂回生产能力,延伸自有产业链,对接上游硅料和硅片产能,成长为产业链关键环节领导型企业;协鑫集团通过三大子公司实现纵向扩张,一体化布局光伏产业的重要环节:保利协鑫负责上游硅料生产,协鑫集成负责中游光伏电池及组件加工和下游光伏系统组装集成,协鑫新能源则负责终端环节的光伏电站建设、运营及管理,形成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一站式连接;硅料和光伏电池龙头企业——通威集团,通过投资永祥股份、通威太阳能、通威新能源等子公司,实现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中下游光伏电池及光伏组件制造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运营的垂直一体化光伏产业链,成为首个光伏电池出货量超过100吉瓦的企业。这在当前国际竞争背景下表现出强大竞争力:一方面,产能动态高效匹配对接,有效规避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产能过剩和下游需求预期变化带来的风险,保持国际市场竞争活力;另一方面,产业链上下游协作管理,缩减时滞,实现整体生产体系精细化管理,更好满足国际市场新要求。

  

(二)全产业链降本提质增效竞争力培育路径

  

光伏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最优目标之一是占据较大国际市场份额,建立领先地位,约束条件是原材料供应、市场需求和技术掌控,实现路径是依托国内超大规模有效市场供需体量,通过规模生产和技术迭代实现全产业链降本提质增效。

  

1.通过规模生产降本增效,形成国际竞争先发优势

  

光伏产业的根本属性是电力产业,而不是简单的生产型产业,有效市场供需体量对光伏产业的整体规模和生产成本具有重要影响。1997年,在联合国“世界太阳能高峰会议”后,中国开始实施“光明工程”。在供给端,中西部地区拥有庞大规模的低价劳动力要素供给,加之广阔的土地资源和光照优势,为光伏产业实现规模生产提供了优良条件,形成了光伏电池加工制造环节迅速崛起的巨大推动力。在需求端,中西部地区7656万无电人口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为光伏产业的兴起提供了第一批大规模有效市场需求刺激,驱动中国光伏产业实现“爆破式”发展。由此,国内超大规模有效市场供需体量的双向驱动,造就了以天合光能、尚德、赛维等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光伏产业。据UN Comtrade和CPIA统计,从1997年到2007年,十年间中国光伏发展成为拥有近千家企业的大规模产业。此后,中国光伏企业纷纷扩张产能,实现规模生产降本增效。一方面,从制造总成本看,据欧盟委员会测算,中国光伏产业的制造总成本比欧洲、美国和印度分别低35%、20%和10%,以光伏组件加工组装环节为例,中国生产的光伏组件产品比美国和欧盟节约成本超过50%。另一方面,从平均生产成本看,根据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统计,中国光伏产业每个环节的平均生产成本都比美国低2~4美分/瓦。其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事件是,保利协鑫旗下的中能硅业,通过规模生产使得多晶硅的单位生产成本从2008年的66美元下降到2011年的22美元。中国光伏产业在兴起后的短时间内实现规模生产,凭借低生产成本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尤其是光伏组件2007年产量达1088兆瓦,占全球光伏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而在硅片环节,2007年底,赛维的硅片产能和市场份额超越挪威REC,成为世界第一,是中国光伏产业第一次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绝对竞争力。

  

2.通过技术迭代提质提效,建立国际市场领先地位


东部地区拥有庞大规模的高素质人才和研发人员,为光伏产业的技术迭代更新提供了强有力支撑。这种技术迭代通过某一环节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改进,能够传导至全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最终转化为光伏产品的更新迭代。例如,光伏产业链中关键原材料环节——多晶硅工艺技术的迭代更新:从2005年华陆攻克冷氢化工艺、还原炉和精馏技术,到2013年保利协鑫自研硅烷流化床颗粒硅技术,再到近期异质结(HJT)、钝化发射极与背面触点(PERC)、薄膜、钙钛矿等最新电池片技术,多次大幅度提高了产业链上游晶硅的生产效率、硅片的晶硅纯度和中游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等,光伏全产业链产品质量得到迭代更新。例如,2022年保利协鑫自主研发的硅烷流化床颗粒硅技术的单位综合电耗约为14.8千瓦时,相较改良西门子法棒状硅技术降低近四分之三,大幅提高了晶硅原材料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在此基础上,多晶硅原料实现国内自给,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0%。原料多晶硅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在本质上提升了中间品光伏电池和最终品光伏组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据CPIA数据报告,在产业链上游原材料环节,中国多晶硅产量连续11年居全球首位;在产业链下游组件环节,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5年居全球首位;在产业链终端光伏电站环节,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数据显示,中国光伏装机容量的全球市场份额占比从2015年的19%提升至2017年的33%,并在此之后一直维持在3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由此,中国光伏全产业链环节的产品凭借价廉质优效高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成功确立领先地位。

  

(三)产业链供应链独立自主安全可控竞争力培育路径

  

光伏产业作为集光学、电磁学、半导体、机械和化工等一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细分环节多、技术层面广、复杂程度高。如果国内市场缺少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产业配套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很难建立起完整的本土产业链供应链。例如,欧美光伏产业只拥有少量多晶硅和光伏组件产能,而硅片与光伏电池产能则严重短缺。中国光伏产业的快速成长对欧美光伏产业造成巨大竞争压力,加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欧美于2012年前后开始对进口的中国光伏组件征收23%~254%的高额“双反”税。受此影响,根据UN Comtrade和CPIA统计,2013年中国光伏组件对美出口额减少近50%,对欧出口额减少71%,中国光伏产业大面积亏损甚至停产,企业数量从2011年的262家减少至2012年的112家。2013年12月,中欧签订光伏最低价格承诺协议,且规定了年度销售量配额,协议外的厂商则需缴纳47.6%的关税。这导致尚德、赛维、英利等众多第一代中国光伏企业败退国际市场。在此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将发展重点转向建立本土产业链供应链,而基于海量市场主体所形成的完备国民经济体系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路径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1.掌握产业链上游供应主动权,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独立自主

  

以关键原材料多晶硅为例,近10年来,中国光伏产业以进口为主而出口相对较少。但是,基于完备国民经济体系的产业基础支撑,本土多晶硅产能逐渐扩张,自供保供能力不断增强。2017年开始多晶硅进口量逐年减少,出口量逐年增长,2022年多晶硅进口量同比大幅减少23%,而出口量同比增长8%,即通过建立本土产业链供应链逐渐掌握原材料供应的主动权。从个案出发,大全集团基于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完备产业配套体系,投资成立大全新能源,建设“大全光伏产业园”项目,成为新疆最大多晶硅产业基地,通过向上游延伸产业链,实现多晶硅原料的独立自主生产和供应。同样,保利协鑫基于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完备产业配套体系和冷氢化工艺技术支持,投资成立中能硅业,成为中国光伏产业中投产最早、规模最大的多晶硅生产线,2008年产能达到18000吨,供货量占全国一半。这使得保利协鑫可以结合中下游的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独立自主安排上游多晶硅的产线结构和产能,以此杜绝国外硅料供应商的不公平议价和市场恶意“围剿”。CPIA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9年,保利协鑫击败国际市场硅料垄断企业德国WACKER和韩国OCI,占据全球25%的市场份额,成为最大的硅料和硅片生产商,由此将原料供应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由此,中国光伏产业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独立自主。

  

2.整合协作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

  

截至2023年底中国光伏企业数量近5000家,海量市场主体形成了良性竞合的市场格局,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有助于龙头企业或“链主”企业主导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整合协作。典型案例如下:其一,2011年,“硅王”保利协鑫与中电投进行上下游协作,共同建立1000兆瓦级发电项目,成立中电投协鑫滨海发电有限公司,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其二,协鑫新能源通过与国内上游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供应商协作,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可控,在建成后短时间内,光伏电站建设规模由2014年的353兆瓦扩大到2017年的6吉瓦,跃居中国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其三,大全新能源与隆基集团签订高纯硅料长期供货合同,脱离对国外供应商的依赖,减少上下游企业的非理性价格博弈,破解硅料环节产能周期长、弹性低的痛点。这使得硅料价格波动变成一个长期、逐步、有序的过程,以此释放上游库存压力,有序疏导产业链风险,形成安全可控的国内供应链。其四,通威太阳能与天合光能共同投资成立通合新能源,建设年产15吉瓦硅片和高效晶硅光伏电池配套生产基地,加强战略合作关系,发挥二者在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优势,既保障了天合光能大尺寸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稳定生产,又提高了通威光伏系统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真正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可控。


 

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大国经济发展理论和主场全球化理论为基础,构建基于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以下三个理论假设:基于国内辽阔国土空间所形成的丰富市场应用场景,是培育产业链现代化动态竞争力的关键基础;基于国内庞大人口规模所形成的有效市场供需体量,是培育全产业链降本提质增效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基于国内海量市场主体所形成的完备国民经济体系,是培育产业链供应链独立自主安全可控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文还以中国光伏产业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基于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路径,对理论假设进行印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基于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丰富市场应用场景,有助于全产业链技术与产品更新迭代,实现产能结构优化升级,是培育光伏产业链现代化动态竞争力的关键路径;第二,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有效市场供需体量,有助于实现规模生产和技术迭代,是培育光伏全产业链降本提质增效竞争力的内在驱动路径;第三,基于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完备国民经济体系建立本土产业链供应链,有助于掌握产业链上游供应主动权,整合协作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是培育光伏产业链供应链独立自主安全可控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以上研究结论,对政府和企业在当前复杂国际环境下更好更优施策,充分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培育形成并不断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启示。

  

第一,有序拓展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丰富应用场景。鼓励企业深耕国内细分市场,拓展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国内市场应用场景,为新产品提供更多“试验场”。在丰富的市场应用场景支撑下,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打破技术壁垒,掌握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重要环节,培育形成“高精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关键基础。

  

第二,充分挖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有效供需潜力。推动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和更高水平的对内对外开放,在超大规模供需存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要素供给和需求质量。推动要素市场优化升级,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不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打造良性互促的供需体系,不断降本提质增效,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驱动力。

  

第三,强化补充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完备国民经济体系。持续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建设高标准和高水平市场体系。树立并强化优胜劣汰法则,支持兼并重组,整合优势互补资源,有效规避产能盲目扩张和严重过剩。鼓励并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国内市场主体规模,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本土产业链供应链提供完备配套体系支撑,降低对外部资源要素供给的依赖,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独立自主和安全可控能力。

  

〔责任编辑:徐淑云〕

为适应微信阅读,略去注释

原文见于《东南学术》

2024年第5期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为进一步规范稿件采编流程,提高编辑部工作效率,东南学术杂志社和中国知网合作,正式启用线上采编系统,热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支持。《东南学术》唯一线上采编系统的网址为http://dnxsh.cbpt.cnki.net,作者可在网站的“作者投稿系统”中注册账号,进行网上投稿,跟踪稿件处理结果。即日起,原投稿邮箱不再接受投稿。
    《东南学术》一向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和学术规范,从不以任何名义向作者收取费用,凡要求作者缴纳诸如审稿费、版面费的,均系假冒我刊的诈骗行为;任何非dnxsh.cbpt.cnki.net的所谓“官方投稿网站”,均系假冒网站。敬请广大读者与作者注意。
    《东南学术》是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社科学术理论刊物,是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期刊、全国重点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福建省十大名刊名社。多年来,《东南学术》平均影响因子进入全国综合性社科学术期刊前列,发文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国性重要文科学术文摘刊物上的转载率均居福建省综合性社科学术期刊前列。


本微信公众号系《东南学术》杂志官方微信,如无特殊说明,本微信内容均来自《东南学术》杂志,版权所有。



微信号 : dnxs0591

● 扫码关注我们 ●

黄巧龙|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村高质量发展

2024-10-06

毛佩瑾|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的功能定位与构建路径

2024-10-03

向运华 程 鹏 黄 蓉|数字素养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09-30

《东南学术》2024年第5期目录

2024-09-10

东南学术
《东南学术》是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立足福建,辐射东南,面向全国,着重反映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保持学术品位的同时具有现实敏锐性,以实现学术文化与社会实践的双重价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