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策略中,我们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其中财政政策值得期待,经济稳中回升信号或将延续,海外负面冲击已经阶段性消化。展望明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存量资金对于主题的博弈会更加聚焦。春节前市场或有所降温,节后春季行情值得期待。配置上,建议坚持哑铃结构,关注红利高股息、主题成长及部分内需板块。![]()
丨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
❶ 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其中政策发力方向相对更优。2024年1-11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7%,虽然较前值-4.3%进一步回落,但单月增速较10月的-10.4%收窄至-7.3%。从结构上来看,“两重”、“两新”政策前期的发力效应已经在逐渐凸显,汽车、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行业对工业营收增长的拉动力明显增强。此外,近期消费数据中汽车、家电、家具等以旧换新相关领域增速也在明显增长,如2024年11月家电及音像器材限额以上零售总额同比上涨22.2%,明显好于1-11月累计1.4%的水平。总体来看,政策发力效果已经初步有所显现,宏观基本面整体仍在稳步修复。在部分经济领域近期也出现了恢复较慢的状况,如地产销售略有回落。12月14-20日18个大中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下降8%,其中一二线城市降幅更大。并且近期看房、询问中介等前置高频数据也略有走弱,房地产市场的持续止跌回稳或还需政策加码。此外,根据调研信息,当前部分地方政府仍然大规模聚焦化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开年迅速形成大量实物工作量的空间。消费方面,以旧换新的过渡期政策也暂未落地,对于消费的支持效应或也有所减弱。市场期待的经济基本面显著弹性,还需更多政策加码落地。丨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
贸易方面,关税执行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流程,或需要处理大量的正面清单或豁免申请,美方对华关税政策在明年两会前落地概率有限,但特朗普上任前后阶段,其本人新的口头关税威胁具有较大随机性,关税预期或随时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码。此外,在科技领域的中美竞争或也将延续,特朗普可能继续加强美国投资中国科技领域的审查,并加大对中国在美国投资的审查力度。但总体也不宜对于中美分歧过度悲观,人民日报近期也发文表示美方应以史为鉴,把握合作的大方向。货币政策方面,美国经济仍有一定韧性,美联储明年1月或暂停降息,一定程度压制新兴市场情绪及宽松节奏。1月处于两会前的政策空窗期,具体事件催化较少。但我们认为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大,内部经济需求还需加码提升的背景下,政策继续应对发力的决心和方向比较明确。首先,房地产政策转向明确,止跌回稳前会不断加码托底。其次,消费刺激措施还在较为早期的试验阶段,未来大概率还会扩容加码。再次,通胀水平作为明确政策目标的可能性也在增加。一旦外部出现不确定性事件,政策及时应对、反应的确定性较强。
丨年初增量资金或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存量资金对于主题的博弈会更加聚焦。
截至12月28日,12月新成立股票型基金为185亿元,较11月的1046亿元大幅下降,甚至已经低于9月的水平,公募基金存量申购情况也未有亮点。在海外降息预期转鹰的情况下,主动外资近期也在流出中国市场。从机构角度来看,保险等配置型资金或是短期市场主要增量。一方面在债市不断“抢跑”的资产荒背景下,保险有寻求其他高息资产的动力。另一方面,随着OCI账户(其他综合收益账户)增加,当期股价的损益对于保险的影响下降,红利资产等对于保险等机构的确定性也在不断提升。根据我们的测算,市场成交在1.2万亿以上时仍然能维持热点主题的轮动机会。但近期日均成交中枢已经从此前的1.5-1.6万亿元回落至1.2-1.3万亿元,两融余额也从高点小幅回落38亿元,主题投资机会或将减少,存量资金可能会更加聚焦在有明确广阔产业趋势,或近期有明显催化的主题板块。前者如端侧AI、机器人,后者如社交电商、线下新零售等。节前经济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或不及部分投资者预期。并且政策空窗期催化减少,《新国九条》退市新规在明年执行前后,投资者对小盘热点的获利了结可能增加,市场总体热度或将下降。但节后春季行情值得期待。一方面市场将开始预期两会增量政策,另一方面特朗普正式就任后,外部的不确定性或增加诱发新的政策应对,并创造新的买点机会。
丨春节前市场或有所降温,节后春季行情值得期待,关注三条主线的投资机会。
综上,明年1月,宏观基本面稳步修复,但弹性还需更多政策落地生效。外部扰动因素或将增加,但政策发力应对方向明确。年初增量资金以保险等配置型资金为主,存量资金对于主题的博弈会更加聚焦。春节前市场或有所降温,节后春季行情值得期待。配置上,建议坚持哑铃结构,关注红利高股息、主题成长及部分内需板块。❶ 红利高股息板块,如国有大行、恒生红利、保险、火电等。
❷ 主题成长板块,如自动驾驶产业链和AI智能穿戴撬动的消费电子板块和机器人板块等。![]()
丨中信证券2021年10月19日起正式运作的某权益类基金投顾组合与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风险收益比较
资料来源: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及年化波动率数据来源于wind,由中信证券产品支持中心统计、计算。中信证券某权益类基金投顾组合数据来源于中信证券产品支持中心,该基金投顾组合中权益类基金不低于90%。
注:红色点代表中信证券某权益类基金投顾组合,灰色点代表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样本统计范围为2021/10/19之前成立的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合计1960支)。统计时间区间为2021/10/19-2024/11/15。基金投顾组合及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历史业绩仅供参考,不代表未来表现,不构成对未来表现的预测或承诺。
一周盘前必读
上海发布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来华证券投资连续4个季度保持净流入、美股普跌、2只新股进行网上申购……新的一周开市在即,4分钟为您网罗盘前大事要闻,点击下方一键查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中信证券产品支持中心投顾配置团队观点,所含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对使用本观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