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暑假里的一天,到铜陵偶遇《中国营造·梁思成先生手绘稿特展》
2024年10月14日
在铜陵博物馆里不期看到临展《中国营造·梁思成先生手绘稿特展》,展出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古建测绘的部分手绘稿,那是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铜陵建筑工程学院与铜陵市博物馆合作开展的系列主题活动之一,5月份布的展一直到暑假那会儿仍在。第一次看到梁思成先生手绘的佛光寺还有应县木塔等诸多古建。当时便被这些“如照片一般的作品”震撼到了。展板上的这三张图片,第一张是照片,第二第三张是梁思成先生测绘手稿,立面图和剖面图,手绘稿与照片如此相像,如此细致。上面的一行文字是:“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雄宝殿,唐大中十一年建,为国内现存最古木构。”
大殿中主要木构都有标注:四椽栿、草栿、草郛栿、月梁等字样,除了建筑,还标注有“梁下唐人题字”,唐宋壁画以及唐代塑像等。这张仍是测绘的佛光寺大殿,一半为西立面,一半为纵断面。右侧的立面图上画了大殿的外部,包括仰覆瓪(bǎn)瓦屋顶,正脊、鸱尾,每间用补间铺作一朵等;左侧的纵断面非常清晰地标注出内部结构,以及面阔,当心间,次间,梢间,尽间等。我不是学建筑的,一开始看到的只是画的精致,当作艺术品来欣赏;待仔细放大了慢慢端详,学习到更多内容。看展时太匆匆,不及细看,遂拍了视频照片,之后一直存在手机里,没删。八月看的展,九月初有朋友约晋豫一行,看到行程中有佛光寺时便做了决定:跟团。起初行程中并没有应县木塔,后半道上临时加上,可谓意外之喜。出发前的那段时间也没闲着,看了诸多文章、纪录片,视频以及博物馆云游等,提前做预习。读到一篇文章,详实记录了梁先生当年寻访佛光寺的经过以及他的测绘细节。节选其中的一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位于北平的中国营造学社接到了梁思成从山西五台县发来的电报:中国首次发现了唐代木构建筑!七年后因战事所迫辗转迁移至四川李庄的梁思成写就《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及续文发表。(如今在整理佛光寺游记时又重头细读了梁先生的这份报告,颇多感慨。)预习功课并不局限于佛光寺,十一天行程中还有许多其他景点,都是我不曾去过,不曾了解的,那篇《四兽七曜二十八星宿》便是那会儿的“学习作业”之一。原只是整理游记,没打算单写此篇,只因整理最后三篇木构文章时,翻出以前留存的照片,(展馆中展出的并不是全部,当时也只是拍了一部分,应该还有许多其他内容。)照片一直没舍得删,但总存着也不合适,趁着整理佛光寺游记的当下把这些图片、文字等单独作一篇存放,包括还有一些不在此行程中的内容,也一并插入,权作留存。与其他景点合成一篇恐不合适,且篇幅过长,遂单独成文,名曰《晋豫研学游之缘起》。
大中元年(847年),唐宣宗李忱继位,佛教再兴,佛光寺得以重建;大中十一年(857年),京都女弟子宁公遇和高僧愿诚主持重建佛光寺。现存东大殿及殿内彩塑、壁画等,即是这次重建后的遗物。佛光寺位于一处东、南、北三面小山环抱,向西开敞的山坡上。
寺内主要轴线为东西方向,依据地形处理成三个平台。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除了唐时重建,后历代又有增建。建于1056年,塔高67.31米,当年梁思成徒手爬到塔刹测绘高度。
仅凭这些精心测绘出的如同照片一般的图纸便可知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古建筑的热爱,研究,不亏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这“营造”二字缘于一本中国古书:《营造法式》。宋代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建筑学著作。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
1925年,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父亲梁启超将这本《营造法式》寄给他,梁思成说:“这部漂亮精美的巨著,竟如天书一样,无法看得懂”。
后来梁思成啃完了这本书,他写在手稿上的“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等皆出自《营造法式》。1930年,朱启钤任社长,梁思成、刘敦桢分别担任法式、文献组的主任的营造学社便以此书为研讨,展开近代中国建筑之先河。
刘敦桢,任职于南京大学建筑系,后来南京的多处建筑都能看到刘敦桢的身影,南京的瞻园,栖霞寺等。瞻园中单独设一展,专门介绍刘敦桢,记录于《刘敦桢与瞻园》一文。
1932年,梁思成完成了他的第一篇中国古建筑考察报告《蓟县独乐寺观音关山门考》。
独乐寺在天津,始建于隋唐时期,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独乐寺的主体建筑山门和观音阁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阁楼式木结构建筑之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展馆中,还有许多照片,介绍中国建筑之结构,发展以及例证。
清工程做法则例。
木结构建筑的发展。
最初,梁思成是在敦煌壁画中“发现”了佛光寺。方有后来的山西一行。
1932年,梁思成先生来到宝坻勘察广济寺,梁先生对广济寺斗拱宏大、出檐深远、似繁实简的建筑结构,以及独特的外观形制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广济寺为“辽代建筑之楷模”。可惜,到了1947年这座寺院的国保建筑被人为拆除了。河南的少林寺,初祖庵。是河南省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是宋代木构建筑技术的重要例证。纵观中国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既是从书本到实地,又是从实例到书本的过程,考察验证从唐辽宋元明清等演变过程。
还有化为尘土,仅存纸在图纸上的山西榆次的永寿寺雨华宫。
从展馆中的图片,查阅文章,如今再到实地一游,可谓如愿以偿,但同时心生另一种感觉。应县木塔已倾斜;站在了东大殿跟前,大殿已增加防护立柱,包括不让拍照,摄像的永乐宫壁画,日益风化的大同石窟等,即便以后再没有战火的燃起,如“永寿寺雨华宫”悲剧地发生,即便以后不会再发生响堂山那样的“群魔盗窃”的行为,即便以后不会再拆了古建去修桥此类事情的发生,这些古建、古画、古构、古塔也终将不可阻挡地消失。近一千年的辽塔,一千年的大殿,站在他们的面前,不仅仅只是学习何为唐建,细数斗拱,欣赏它的美,更因它历史的厚重而心生感动。这种感动无法言表,非亲临其境方可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