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始建于1056年,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
2024年10月14日
应县木塔原不在行程安排中,当那天早上领队突然说“加餐”一个景点,去应县木塔时,真是无比开心。虽一直未曾亲见,但看了好些直播,还有应县木塔的视频,对这座木塔心仪已久。它的高度67.31米,相当于22层的楼房。当年的梁思成就是独自一个人没有任何安全绳,没有任何保护爬到22层楼顶上去测量塔,方有这67.31米的精确数字。它的年龄,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再过36年就整整1000岁了。它的长相,八角五层楼阁式,最顶上是一个八角攒尖顶,顶着上部的塔刹。它的神奇,历900多年的岁月,有许多次地震,又有多少回人灾,木塔安然无恙。曾经身中200多发炮弹,也未将它击倒。它的发现,缘于一句民谣“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
它被世人所知,开始于梁思写成应县照相馆的一封信和他的回复。
对它的赞誉不绝,有说”天下奇观“,有说“云薄万栱”。还有那句诗“飘渺层檐凤翼张,南山相望郁苍苍。七重宝树围金界,十色雯华拥画梁。”对它有担心,塔斜了,不是因为最初的建造者,而是因为后人对它的改动。还有惋惜,哎,不能登塔上去了。
应县木塔,正式的名称为佛宫寺释迦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佛宫寺释迦塔是现存世界木结构建设史上较典型的实例,中国建筑发展上较有价值的坐标,抗震避雷等科学领域研究的知识宝库,考证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部“史典” 。佛宫寺释迦塔高67.31米,底部直径30.27米,总重量为7400多吨,主体使用材料为华北落叶松,斗拱使用榆木。木料用量多达上万立方米。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又分作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九层塔 。佛宫寺释迦塔现存彩塑共计34尊。其中各层佛像12尊、菩萨12尊、力士8尊、菩萨奴2尊。另还有菩萨坐骑狮、象、马、大鹏金翅鸟等各种神兽。佛宫寺释迦塔现存壁画约260米,大部分集中于一层内槽墙壁上。有辽代原作,也有经历代修补重新彩绘过或覆盖重画的,基本保存完好。其中一层内槽南北门额上绘有六个供养人,南为三女像,北为三男像。内槽上墙壁绘制的六幅巨大佛像,为建塔时的原作。1961年,佛宫寺释迦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说完塔,再看匾额。
有人说,匾额是古建筑的灵魂。应县木塔四个方向各层皆有匾额。共有54块(遗失4块),现悬挂48块。
先从最早的一块说起。
《释迦塔》是金代昭信校尉、大书家王瓛所题。制匾时间为金明昌五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标准的颜体,为书法精品。
也道出木塔的本质属性。释迦塔三字两边,还有236字题记,分6次做成,记述了历次修塔的历史,是珍贵的史料。
题文中有“大辽清宁二年特建宝塔,大金明昌六年增修益完”,虽然对于建塔时间,学界还颇有争议,但一般都采用大辽清宁二年。建塔缘由,是萧皇后为其父祈福,倡议修建,为礼佛之用,特命修建。第一层塔檐下《天柱地轴》,来自于《淮南子·天文训》:“昔日共工与颛顼争帝位,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这块匾对应县木塔的赞扬是从“建筑”的角度而言的,称其像天柱一样高大,像地轴一样稳固,绝对是诸如天柱地维一般的存在。第二层檐下包括《天宫高耸》、《永镇金城》,都是为清光绪各年间的应州知州所书。平座外的《正直》二字匾出自清代雍正年间怀仁知县李佳士之手。《正直》二字一语双关,一指木塔笔直,二指为官做人应正直无私、心地坦荡,颇有教益。最著名的两块在最高一层,一块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功》。
下一层是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击败入侵的鞑靼小王子,后登应县木塔群宴将官,题写《天下奇观》。
这《万古观瞻》是清康熙六十一年的应州知州章弘所题,但无留名,之所以没留下,因章弘是个清官,得罪了地方势力,遭报复诬陷成为贪官。《百尺莲开》说的是应县木塔中的斗拱。应县木塔的斗拱共54种,480朵,也是现存古建筑中斗拱形式最多的,被誉为“斗拱博物馆”。从下仰望,这么多斗拱,宛似一朵朵莲花,称之为“百尺莲开”。这些斗拱,既增加了佛塔的美观,同时,又具有很好的受力特性,让各部分梁柱形成可以相互调节的框架,对整体结构的稳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这也是佛塔能够承受如此多地震、炮击,而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佛宫寺释迦塔内供奉着两颗佛牙舍利,盛装在两座七宝供奉的银廓里,经考证确认为释迦牟尼灵牙遗骨,是七颗佛牙舍利中的两颗。在应县木塔前,有一个计时牌,许多人站在这里,拍照打卡。本篇属晋豫研学游的行程,其他景点及游记还在整理中,未完待续。
唐朝在赶走突厥以后,疆域达到了极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