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岸,日渐微凉,秦淮河畔,秋意已盎然。
秋水长,流尽思量。
听涛声,声声拍岸,独坐窗台,抚纸墨飘香。
望长空,鹰在翱翔。
借月色,蘸一身秋光,聊发惆怅,藏入琅嬛。
2024年10月1日
本篇是晋豫研学中的其中两天行程,第一天车游“长城一号线”,走明长城的外长城;第二天走广武长城月亮门。
先说一下“长城一号线”的总体概念。
在整理游记之前,先解锁一个问题:从秦至今,经历了那么多朝代,为何是明长城,而非秦、汉或是其他。
这与多个因素有关,首先是各个朝代的疆域,其次是各个朝代与邻居的关系或称之为边疆政策,当然作为今天的旅游点来说,最重要的是古迹现有的保存状态,有没有可看性。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方山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明长城用材与秦长城相似,区别于汉长城、隋长城。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
这是大致位置图。
中国第一次进入封建统一王朝,此时的版图仅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原诸侯国。
秦国的疆域有一部分与明长城相重,很有可能明长城在这一段利用了秦城墙原址,更大的可能性是时间太过久远,早已风化不存。加之秦历两代,才十五年,即便有心也无力修筑如此浩大工程。
顺带说一下,这儿的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是汉唐时期活跃于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民族政权,地跨今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北部。南北朝时期改称“高丽”,隋炀帝大业年间,多次击退隋军的入侵。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高句丽被唐朝攻灭,其遗民主要融入汉族及朝鲜半岛民族。
元朝的版图是历朝历代中最大的,元朝虽大,但和我们现在的版图并没有直接关系,因为接下来的明朝又小了。
东北是满清的老家,他们搞定蒙古入主中原,又拿下新疆和西藏,大清的疆域远超今天的北线。
对比今天的中国地图可以看出,明朝北部疆域正是今天存留的长城修筑之处。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明长城与明城墙的区别。
600年的岁月,长亦长矣,故尔有些地区已风化不存;短亦短矣,仍有一些保存至今,得以走上明长城看长城内外,修筑“明长城一号线”车游“明长城”。
当然,作为外长城的军事防御,也各有选址、使命及功能不一。有堡、楼、池等多种组合。
从接下来的各个景点(且以景点称之)的视频可以看出,每处景点以及景点所在的村落其现状不同,留存下来的遗迹也各不相同,每个村对遗迹的旅游发展也有差别。
但总体说来,这些沿途的景点(尤其是堡)目前都是处于待开发状态,皆不收费,现阶段自驾或是车游这些景点,需自备好水、干粮等,相信随着旅游的发展,逐渐商业化,成熟化,原生态的景观必然越来越淡泊。(到山西旅游要趁早)
第一天从得胜堡开始,游得胜堡、镇羌堡、助马堡、保安堡、月华池,经过八台子教堂,最后一站是宁鲁堡镇宁箭楼。第二天是广武月亮门。接下来,以视频加文字的方式挨个介绍。
从这些景点名称可知,大体分“堡”与“箭楼”两种。
堡,多音字,有pù、bǎo或bǔ三种读音,本义指土筑的小城。
我们熟悉的堡(bǎo),例如南京的中华门城堡,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如城堡、桥头堡等。
得胜堡不是一个孤立的军事设施,是由得胜堡、镇羌堡、四城堡三个城堡和其北面的长城与得胜口关组成的严密的防御体系。
可以徒步从得胜堡走到下一个古堡,当然省体力的方式是坐车到下一个景点:镇羌古堡。
镇羌古堡只有一个村子和七零八落看起来似乎是城墙的土堆,视频中甚至找不到一张合适的照片,只得选了墙上的一行字以代之。
但说来,这“镇羌”二字原汁原味地表现了这个古堡(以及其他各个古堡)明朝时存在的意义。
今天,山西的这段明城墙已在中国境内,不再是边境,也就意味着城墙外依然是中国的领土。
故尔,走在长城上,时常会有错觉,分不清关内和关外。还有早已民族统一,将原先的“杀胡”改成了“杀虎”,“威(匈)奴”换用“威鲁”,“宁虏”改成“镇宁”等,以替代原先的名称。
助马堡为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土筑,万历元年砖包。堡城周二里四分,高三丈八尺,内驻参将守御,分守长城二十里三分,边墩二十五座。
今堡城南墙、东墙有多处残圮,北墙高大坚固,保存较好。
保安堡城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土筑,后砖包,堡城“周一里三分,城高三丈七尺”。明时在此堡驻操守,分守长城“十四里,边墩十五座,火路墩四座”。
今城堡包砖早已被拆毁,只有夯土城墙残存。
泊车处有景点介绍和景区地图,将附近的几处城堡与月华池连成一片,建成摩天岭风景名胜区。将长城、宗教、自然风光等融为一体,组合成一个旅游景点。
说来天主教在中国不足为奇,不说其他。单说南京便有多处。早至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耶稣会士利玛窦到南京始,各国各个时期皆有传教士的活动及建教,例如法籍传教士于同治九年(1870年)建成“圣母无染原罪始胎堂”,即今天的南京石鼓路天主堂。
除了教堂,还有医院(鼓楼医院),诞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在南京创办的教会大学教会学校,即今天的金陵大学等。
建造时间算不得早,但这个八台圣母教堂却能名列“七处圣地”,为何?恐因其“血统”吧,在梵蒂冈存有档案,故榜上有名。
顺便查了一下其他六处:内蒙玫瑰营子的磨子山、山西阳曲的板寺山、河北保定的东闾、安徽的青阳、上海的佘山、山东平阴的尖山。竟然看到安徽青阳也位列其中。
青阳离太平湖很近,县城的古建筑有两个,一是西门的博物馆,这曾是一座古祠堂,(即曹氏宗祠)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1994年由陵阳镇曹家湾搬迁到县城,同年改建成青阳县博物馆,去过。
另一处是东门的天主教堂,又名“玫瑰圣母院”,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位入七大圣地,尚不曾去过,下次去看看。
之前多是“堡”,下面一段视频介绍“箭楼”。
“箭楼”故名思义,意为“四面做窗,可以放箭而虏不能近”,“易以砖木,中空外竖,多留箭窗铳眼”。是一种与“堡”相组合的军事防御建筑。
宁鲁口两侧各有一敌楼,亦称箭楼,西侧早被大水冲毁,东侧砖碉楼名“镇宁”。此楼是一座条石砌基,青砖砌墙的空心敌楼。分上下两层,二层用青砖砌成,楼体上下贯通,形成回廊,沿回廊四面有多个箭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敌情。
楼南有门,门额上嵌有石匾,阴刻楷书“镇宁”二字,匾外四周有砖雕图案,拱门石框上雕有花饰。
车游长城,车行一处,到景点下来,转一圈再继续上车“走长城”,一天的时间从“得胜堡”到“镇宁箭楼”,虽说各有不同,但若没那么多时间,只选择一个的话,“镇宁箭楼”可作为代表,走在长城上,想象“铁马金戈,狼烟四起、长城御敌”的场景,回望岁月。
第一天行程中最后一个是“杀虎口”。杀虎口,建于明朝,是明长城北部的关口之一。
杀虎关,古称参合口,东临塘子山,西侧大堡山,北依雷公山、庙头山,长城由东北向西南延伸而去,像个半圆形围墙将杀虎口围在里边,东西两侧山岭崖陡壁立,苍头河由南向北贯穿其中,构成一道宽200多米,长3000多米的天然关隘。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象。
唐朝时称白狼关,宋朝称牙狼关。明朝时为了抵御蒙古瓦剌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改名“杀胡口”。清朝建立以后,因与蒙古的和睦关系,逐渐改名为“杀虎口”。
从“得胜堡”到“镇宁箭楼”,看到的边境防御,是军事,那么“走西口”感受到的是老百姓的生活,以其特殊性以“西口文化”称之。
广武明长城全长10000米,城高6—8米,底宽5米,顶宽3米,沿山脊缓行,随山势的曲折而起伏,宛如首尾不见的巨龙,全部为砖石结构,上面有敌楼16座,其中5座保存尚很完整,并筑有易守利攻的腰门等建筑。
这十公里成为徒步爱好者的打卡之处。走在长城上览长城内外,视野开阔,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可惜一来时间短,二来风大(视频保留原音,可以听到风声),吹得人摇摇晃晃的,不敢多走,从月亮门走到下一个烽燧便返回了。
前一天沿“长城一号线”走的是外长城,基本与漠南蒙古的省界吻合,是中晚明北疆的国界。明前期,为了对抗北元和随后分裂的鞑靼和瓦剌,明军多番出击,同时也沿前线修筑长城。城身的重要地段都以夯土外包条石,置敌台、堡垒、关隘以作守备,同时,沿边建立长期世袭服军役的卫所制度,使他们世世代代守卫边疆。
六百年风雨后,军事功能已不再,逐渐成为我们今天沿着长城一号线看到的村落、土堆、残存的砖门,还有红红的高梁、黄色的小米,组成独特的“长城文化”。
后一天的广武明长城是内长城。
广武明城墙始于北齐。
北齐(550年~577年),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政权之一,历经六帝,享国二十八年。天保五至六年(554年)筑长城自幽州(北京)至恒州(大同)900余里。
1421年朱埭迁都北京后,明帝为保护自身和维护边境安定的安全,沿太行山在山西、河北一段加建内长城作为第二道防线,这便是内长城。
故有一说:广武明城墙始于北齐,成于明朝。
短短只有28年的北齐除了一段长城,更称奇的是留下诸多艺术作品,其典型代表是佛造像,让人惊叹不已。
两日长城游是晋豫研学游的行程之一,其他景点及游记还在整理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