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山西——明长城

文摘   2024-10-01 18:22   江苏  

长江岸,日渐微凉,秦淮河畔,秋意已盎然。

秋水长,流尽思量。

听涛声,声声拍岸,独坐窗台,抚纸墨飘香。

望长空,鹰在翱翔。

借月色,蘸一身秋光,聊发惆怅,藏入琅嬛。


2024年10月1日 


本篇是晋豫研学中的其中两天行程,第一天车游“长城一号线”,走明长城的外长城;第二天走广武长城月亮门。

先说一下“长城一号线”的总体概念。

“长城一号线”是新近开发的沿明长城的旅游公路,覆盖大同市、朔州市和忻州市,全长1201公里,串联大同关堡群、雁门关、广武古城等100多个景点。

其“0km”标志位于忻州市偏关县万家寨镇老牛湾村,在长城一号与黄河一号两条旅游公路的交汇处,距老牛湾景区的2公里处。

全长超过一千多公里,可以自驾从头至尾,也可以选择其中一段行驶。网上有许多成熟的自驾线路和沿途景点,可自行安排。

此次豫晋研学游前一天浏览应县木塔和云冈石窟,住大同。
故第二天的行程车游长城从得胜堡开始,先后游得胜堡、镇羌堡、助马堡、保安堡、月华池,经过八台子教堂,最后一站是宁鲁堡镇宁箭楼,晚上入住右玉县。

次日走广武长城月亮门,这段是较为成熟的景区。徒步长一段长城,登顶至月亮门,再继续沿着长城走三五个烽燧(视时间和体力自定)。
将这两天的行程整理成一篇文章,题为《行走山西——明长城》。

在整理游记之前,先解锁一个问题:从秦至今,经历了那么多朝代,为何是明长城,而非秦、汉或是其他。

这与多个因素有关,首先是各个朝代的疆域,其次是各个朝代与邻居的关系或称之为边疆政策,当然作为今天的旅游点来说,最重要的是古迹现有的保存状态,有没有可看性。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方山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明长城用材与秦长城相似,区别于汉长城、隋长城。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

这是大致位置图。

长城作为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朝代有两汉、魏晋南北朝、隋、金和明。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历代修建与坚守的作用与代价如左河水所云“千古胡兵屈仰止,万重血肉铸安宁”。
这是秦一统天下时的疆域图。

中国第一次进入封建统一王朝,此时的版图仅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原诸侯国。

秦国的疆域有一部分与明长城相重,很有可能明长城在这一段利用了秦城墙原址,更大的可能性是时间太过久远,早已风化不存。加之秦历两代,才十五年,即便有心也无力修筑如此浩大工程。

大汉朝是一个开辟的时代,和匈奴的争夺,朝鲜的较量,使我们拥有了西域的控制权,以及辽东、朝鲜半岛北部控制权,汉朝的疆域是一次突破性的爆发。
汉朝四百余年,经历过和亲后武力征服,修过长城,如今在摩天岭附近有一小段残存的汉代长城。

之后到了三国时期,继承了大汉的领土,蜀汉和孙吴还分别对西南和南方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开发,只是曹魏对西域的控制减弱,河套地区逐渐为羌胡所占据。随着西晋“八王之乱”的到来,中原陷入一盘散沙。

经过南北朝的动乱,隋朝统一中国,西域流入突厥之手,云南被地方豪族占据,辽东地区奚、契丹、靺鞨(女真)、高句丽,政权林立,隋虽有心想一统天下,却败于高句丽,导致隋朝灭亡。
与一统天下的秦朝一样,心有余力不足,国诈不到四十年,留下一大摊子给了唐朝。

顺带说一下,这儿的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是汉唐时期活跃于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民族政权,地跨今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北部。南北朝时期改称“高丽”,隋炀帝大业年间,多次击退隋军的入侵。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高句丽被唐朝攻灭,其遗民主要融入汉族及朝鲜半岛民族。

唐朝在赶走突厥以后,疆域达到了极盛。且不说大唐的李渊流淌着鲜卑族的血液,与邻里的关系素来交好,加之大唐的疆域已远远将这些远些少数民族所占的地界框入囊内,故尔没有在此建长城的必要。

辽是和宋并存的朝代,包括后来的金也是,北宋的疆图已小到没法看了。

之后蒙古和金的崛起,北宋成了南宋,疆图越发与今天的明长城所在区域无关。

元朝的版图是历朝历代中最大的,元朝虽大,但和我们现在的版图并没有直接关系,因为接下来的明朝又小了。

明朝基本接手了元朝在中原的土地,还拿下了东北和外东北,但蒙古和西域还控制在北元手里,甚至连西藏也只是册封,所以,明朝的版图赶不上之前的大唐。

东北是满清的老家,他们搞定蒙古入主中原,又拿下新疆和西藏,大清的疆域远超今天的北线。

对比今天的中国地图可以看出,明朝北部疆域正是今天存留的长城修筑之处。

明朝在南京很短,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离这些游牧民族近了,且历数各朝虽说皆有明君昏帝,但皆言明朝是最有骨气的,明朝200多年的历史中,没有用和亲换取边境和平;没有割地赔偿和屈膝投降,建万里长城以御敌,这便是从疆域(位置)到边境政策(御敌)到国诈两百年(有能力),明长城之由来。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明长城与明城墙的区别。

明朝初期建都南京,修筑了明城墙每日里穿行在内十三的城垣之中,习惯了巍峨壮观、用城砖砌造的中华门城堡,与今天在山西境内看到的明长城迥然不同。
将之与南京明城墙相比较,近似于外十八的外城城郭部分。
也就是说长城的修筑不是一个样式的,简言之,不是一个成本。以熟悉的南京城来说,内十三用的是城砖,坚固至今;外城郭多是士堆,难以长存。

600年的岁月,长亦长矣,故尔有些地区已风化不存;短亦短矣,仍有一些保存至今,得以走上明长城看长城内外,修筑“明长城一号线”车游“明长城”。

当然,作为外长城的军事防御,也各有选址、使命及功能不一。有堡、楼、池等多种组合。

从接下来的各个景点(且以景点称之)的视频可以看出,每处景点以及景点所在的村落其现状不同,留存下来的遗迹也各不相同,每个村对遗迹的旅游发展也有差别。

但总体说来,这些沿途的景点(尤其是堡)目前都是处于待开发状态,皆不收费,现阶段自驾或是车游这些景点,需自备好水、干粮等,相信随着旅游的发展,逐渐商业化,成熟化,原生态的景观必然越来越淡泊。(到山西旅游要趁早)

第一天从得胜堡开始,游得胜堡、镇羌堡、助马堡、保安堡、月华池,经过八台子教堂,最后一站是宁鲁堡镇宁箭楼。第二天是广武月亮门。接下来,以视频加文字的方式挨个介绍。

从这些景点名称可知,大体分“堡”与“箭楼”两种。

堡,多音字,有pù、bǎo或bǔ三种读音,本义指土筑的小城。

我们熟悉的堡bǎo),例如南京的中华门城堡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如城堡、桥头堡等。

沿明长城一号线走过的多个堡,读pù,古同“铺”,驿站。
驿站首先是地理位置,其次是相互间的距离。以此行的第一站得胜堡为例。
得胜堡所在位置是联结晋北与内蒙古的主要通道,明初始建得胜口,同时在关口南建有得胜堡。
得胜口建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宏赐堡参将移驻此堡后增修。今城堡砖墙多已不存,仅南关内砖砌券拱尚好,关门洞外十分精巧的砖雕图案。关门内外各有一匾,分别书有“得胜”、“保障”。门洞内东西各嵌存一块石碑。

得胜堡不是一个孤立的军事设施,是由得胜堡、镇羌堡、四城堡三个城堡和其北面的长城与得胜口关组成的严密的防御体系。

可以徒步从得胜堡走到下一个古堡,当然省体力的方式是坐车到下一个景点:镇羌古堡。

镇羌古堡只有一个村子和七零八落看起来似乎是城墙的土堆,视频中甚至找不到一张合适的照片,只得选了墙上的一行字以代之。

但说来,这“镇羌”二字原汁原味地表现了这个古堡(以及其他各个古堡)明朝时存在的意义。

今天,山西的这段明城墙已在中国境内,不再是边境,也就意味着城墙外依然是中国的领土。

故尔,走在长城上,时常会有错觉,分不清关内和关外。还有早已民族统一,将原先的“杀胡”改成了“杀虎”,“威(匈)奴”换用“威鲁”,“宁虏”改成“镇宁”等,以替代原先的名称。

助马堡为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土筑,万历元年砖包。堡城周二里四分,高三丈八尺,内驻参将守御,分守长城二十里三分,边墩二十五座。

今堡城南墙、东墙有多处残圮,北墙高大坚固,保存较好。

保安堡城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土筑,后砖包,堡城“周一里三分,城高三丈七尺”。明时在此堡驻操守,分守长城“十四里,边墩十五座,火路墩四座”。

今城堡包砖早已被拆毁,只有夯土城墙残存。

月华池是威鲁口的关城,是走西口的通道之一。
以长城为北墙,另筑东南西三面围墙,围成一座周长约260米的城堡,聚合了屯兵、瞭望、报警乃至战斗等多种军事功能,北墙上有高出墙体两丈的烽火台。 
月华池南墙下只有一个独门,拱券上方,有一块嵌入城墙的石匾,上刻“月华池”,现石匾已剥落丢失。其造型像一张“弓”,东、南、西三面是一道弧形城墙,像弓背;正北的墙则是笔直的,却像这张弓的“弦”。
在月华池的一侧新建有一木制塔楼,可以拾级登至楼顶,俯看月华池的全貌,这也是前几处城堡中准备建成景点的地方。

泊车处有景点介绍和景区地图,将附近的几处城堡与月华池连成一片,建成摩天岭风景名胜区。将长城、宗教、自然风光等融为一体,组合成一个旅游景点。

这里的宗教有佛教——保安堡里南禅寺。
南禅寺在保安堡的东侧,供地藏王菩萨,属沿长城保存最完整的古庙群。建于明代,大殿脊顶镶有“干戈永安”牌匾,大殿悬挂“九华朝宗”匾。
保安堡南白羊河北岸还有一座塔——筑于清代的如来真人塔,为纪念如来真人刘应世所建。刘应世业称“刘祖爷”,修行一世,为民办事,坐化于此,民间集资筑塔纪念。
除了佛教,民间信仰,难以置信的是这里还有天主教。长城沿线作为茶马古道的一部分,中西方在此融合,一百年前当天降灾难,人畜不饱时,天主教到此传教施舍,在这贫瘠之地建立了一座恢宏的天主教堂。便是下段视频中提到的“八台子教堂”。
让人称奇的是位列“七大圣地之一”。
离开月华池车行不远,到了八台子村,距长城内侧不足百米耸立着一座教堂塔楼,属哥特式建筑风格,称大单巴。教堂毁于义和团运动,现存一个圣母教堂的西式立面,上嵌砖雕图案,气势宏伟,西式建筑特征显著。
八台圣母教堂是德国人传教所建,梵蒂冈有它的存档,形如圣地一般的存在,在中国只有7处,八台子位居其一。

说来天主教在中国不足为奇,不说其他。单说南京便有多处。早至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耶稣会士利玛窦到南京始,各国各个时期皆有传教士的活动及建教,例如法籍传教士于同治九年(1870年)建成“圣母无染原罪始胎堂”,即今天的南京石鼓路天主堂。

除了教堂,还有医院(鼓楼医院),诞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在南京创办的教会大学教会学校,即今天的金陵大学等。

建造时间算不得早,但这个八台圣母教堂却能名列“七处圣地”,为何?恐因其“血统”吧,在梵蒂冈存有档案,故榜上有名

顺便查了一下其他六处:内蒙玫瑰营子的磨子山、山西阳曲的板寺山、河北保定的东闾、安徽的青阳、上海的佘山、山东平阴的尖山。竟然看到安徽青阳也位列其中。

青阳离太平湖很近,县城的古建筑有两个,一是西门的博物馆,这曾是一座古祠堂,(即曹氏宗祠)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1994年由陵阳镇曹家湾搬迁到县城,同年改建成青阳县博物馆去过。

另一处是东门的天主教堂,又名“玫瑰圣母院”,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位入七大圣地,尚不曾去过,下次去看看。

之前多是“堡”,下面一段视频介绍“箭楼”。

“箭楼”故名思义,意为“四面做窗,可以放箭而虏不能近”,“易以砖木,中空外竖,多留箭窗铳眼”。是一种与“堡”相组合的军事防御建筑。

宁鲁口两侧各有一敌楼,亦称箭楼,西侧早被大水冲毁,东侧砖碉楼名“镇宁”。此楼是一座条石砌基,青砖砌墙的空心敌楼。分上下两层,二层用青砖砌成,楼体上下贯通,形成回廊,沿回廊四面有多个箭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敌情。

楼南有门,门额上嵌有石匾,阴刻楷书“镇宁”二字,匾外四周有砖雕图案,拱门石框上雕有花饰。

车游长城,车行一处,到景点下来,转一圈再继续上车“走长城”,一天的时间从“得胜堡”到“镇宁箭楼”,虽说各有不同,但若没那么多时间,只选择一个的话,“镇宁箭楼”可作为代表,走在长城上,想象“铁马金戈,狼烟四起、长城御敌”的场景,回望岁月。

第一天行程中最后一个是“杀虎口”。杀虎口,建于明朝,是明长城北部的关口之一。

杀虎关,古称参合口,东临塘子山,西侧大堡山,北依雷公山、庙头山,长城由东北向西南延伸而去,像个半圆形围墙将杀虎口围在里边,东西两侧山岭崖陡壁立,苍头河由南向北贯穿其中,构成一道宽200多米,长3000多米的天然关隘。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象。

唐朝时称白狼关,宋朝称牙狼关。明朝时为了抵御蒙古瓦剌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改名“杀胡口”。清朝建立以后,因与蒙古的和睦关系,逐渐改名为“杀虎口”。

杀虎口关城是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土筑,后砖包,到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在杀虎口堡外另筑新堡1座,名平集堡,其长、宽、高、厚与旧堡皆同,两堡之间又于东西筑墙相连,成倚角互援之势。
杀虎口和右玉城做为军事要塞,自古战火不断,其重要性由代宗颁赐水陆神祯一事足可看出。残存的部分珍品如今收藏在山西省博物馆。

若对杀虎口这个名称不熟悉的话,还有一个名称:“走西口”,说的便是这里。

从“得胜堡”到“镇宁箭楼”,看到的边境防御,是军事,那么“走西口”感受到的是老百姓的生活,以其特殊性以“西口文化”称之。

“口”是关口,明代隆庆以后在长城沿线开设汉族与边境少数民族“互市”关口。历史上的“走西口”的故事就发生在杀虎口。
清初,大批山西、陕西、甘肃和部分河北的破产农民、战败的农民起义军,或“携男挈女”或孤身一人,背井离乡,冒禁私越长城,当时流民由土默特而西,或向蒙民租地垦种,或深入大漠私垦,形成了时代特色的“走西口”迁徙群体。“走西口”现象在解放前延续不断,直到解放后才结束了“走西口”的苦难历史。
“雁行”指老百姓春种秋回的现象,走西口的人起初在历史上又称“雁行客”,诞生了包涵“草原文化、黄河文化、黄土文化”等诸多文化元素,反映走西口人群生活状况的“二人台”等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融合了民俗文化的走西口生活促进了蒙、汉两种民族文化的交融,形成独特的西口文化。
位于摩天岭西侧的这段是最早的西口古道,也是草原文化通向中原的大通道之一。古道一度荒废,后有影视公司来此拍摄电影,沿古道两边复建了一些古建,后来电影拍完了,古建留了下来,因少有打理,这些古建也成了古道上的景色之一。
至于视频中高大的城墙式建筑是新建的(还在建设中)仿古城楼,估计不久之后,连同西口古道、右玉县博物馆,西口将开发成一新的旅游景点。
“走完西口”第一天的行程结束,住右玉。
第二天继续走长城,游览“广武月亮门”。这是一段内长城,明洪武七年(1374年)修筑,全长约40华里(从新广武到西安峪),土墙尚存26华里,剩余部分为残迹,保存较完整的在山阴县新广武境内,故尔称“广武长城”。

广武明长城全长10000米,城高6—8米,底宽5米,顶宽3米,沿山脊缓行,随山势的曲折而起伏,宛如首尾不见的巨龙,全部为砖石结构,上面有敌楼16座,其中5座保存尚很完整,并筑有易守利攻的腰门等建筑。

这十公里成为徒步爱好者的打卡之处。走在长城上览长城内外,视野开阔,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可惜一来时间短,二来风大(视频保留原音,可以听到风声),吹得人摇摇晃晃的,不敢多走,从月亮门走到下一个烽燧便返回了。

前一天沿“长城一号线”走的是外长城,基本与漠南蒙古的省界吻合,是中晚明北疆的国界。明前期,为了对抗北元和随后分裂的鞑靼和瓦剌,明军多番出击,同时也沿前线修筑长城。城身的重要地段都以夯土外包条石,置敌台、堡垒、关隘以作守备,同时,沿边建立长期世袭服军役的卫所制度,使他们世世代代守卫边疆。

六百年风雨后,军事功能已不再,逐渐成为我们今天沿着长城一号线看到的村落、土堆、残存的砖门,还有红红的高梁、黄色的小米,组成独特的“长城文化”。

后一天的广武明长城是内长城。

广武明城墙始于北齐

北齐(550年~577年),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政权之一,历经六帝,享国二十八年。天保五至六年(554年)筑长城自幽州(北京)至恒州(大同)900余里。

1421年朱埭迁都北京后,明帝为保护自身和维护边境安定的安全,沿太行山在山西、河北一段加建内长城作为第二道防线,这便是内长城。

故有一说:广武明城墙始于北齐,成于明朝。

短短只有28年的北齐除了一段长城,更称奇的是留下诸多艺术作品,其典型代表是佛造像,让人惊叹不已。

两日长城游是晋豫研学游的行程之一,其他景点及游记还在整理中,未完待续。

唐朝在赶走突厥以后,疆域达到了极盛时期

湖居太平
关于旅游,生活和读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