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南京—科举博物馆+

文摘   旅游   2024-10-18 07:03   江苏  

2024年10月18日 


解释一下,以前写过游记的复写,用+表示。
科举博物馆是2017年开始对外开放的,相对来说,是个比较新的展馆,从整体设计,表现方式,展呈规划等不同于南京博物馆江宁织造等老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021年的5.18博物馆日第一次走进科举博物馆。拍了完整视频,且没过多删减,时长近十分钟,分享在视频号。题为:“十分钟视频走进科举博物馆,了解中国科举制度的始末。”



去年7月份,参加了陕西师范大学于庚哲教授的《全方面改变历史的顶层设计—科举》的读书会,细数中国科举的发展,两个小时《云游科举》

昨儿因“走进刘敦桢”到了瞻园,偶遇朋友在做太平天国的讲解,说当天下午还有一场科举的讲解,遂一同前往。

她在科举的活动是带一群学生看展,不方便蹭听,于是,她忙她的,我一个人继续看展。

这次在馆里呆的时间长,前后近四个小时,若在南博,一天也不够逛的。但对此类专题博物馆来说,差不多够了。

因是工作日,游客不多,虽有组织的学生来此搞活动,但如潮水般涌来,在展柜前停留不到两分钟随即“退潮”,这样的“团队”相对来说比拥挤的“散客”好。

他们来时避开便是,待呼啦啦的学生队伍离开,随同那一阵嘈杂也一并带走,留下空荡荡的展厅与我独处。

跟孩子们急急的扫展式相比,静静地一个人看展,这一动一静,一人一队之间达到的效果显然不一样。更能体会到布展者的用心。

说来,每个优秀的博物馆,其布展目的就是为了让看展人看明白,若逻辑不清,让人看不懂那就不是一个好的展馆。科举博物馆经过四年时间一跃升级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其价值多半不会因为馆藏文物的贵重,更多缘于布展设计以及相关活动。(当然还有志愿者的参与等诸多因素)。

总之,一个人定定心心预留充足的时间看展,大体都能看得懂。

心生这样的体会并不是在科举博物馆,而是刚刚结束的晋豫一程

当“研学”归来,坐在电脑前整理景点游记时,从头至尾把拍的视频全部导入再进行剪辑,过目一遍,画面中有文字介绍,可谓清清楚楚。事后整理反倒比当时看到的更清晰。

且举一例,在山西的玉皇庙,因黑悟空前去打卡的人多,且集中在二十八星宿一殿。入殿需排队,有保安和志愿者维持秩序,这样的阵式不由地给人慌急慌乱的感觉。

等到入殿了肯定想多看一会(若出去再进来,还得重新排队),在二十八星宿里呆得时间稍长,出来一看还有一大堆殿没进呢,遂火急火撩看到殿门就进,看到塑像就拍,一边拍一边问站在旁边的志愿者,这是什么殿啊,供奉的都是谁啊,都是哪个年代的啊。

其实殿前的立牌上写得清清楚楚,哪路神仙,哪个时期。都是心急惹得祸。那时虽然在看,但好比跟眼下这么多学生一样只是扫展而已。

说句题外话,组织学生开展这样的活动是非常好,非常有必要的(可惜太平湖的孩子来不了。),虽然不一定都能认真仔细地看到展中的每一个内容,但其目的是带孩子们感受一下,哪怕在扫的过程中留下一点影子,激发一丝兴趣便是好的,若孩子想作更多了解,再另找时间重新走进博物馆便是。

从扫展到看展这是一个过程,一个大家都会经历的过程,无论是学生还是成人。且扩而大之,放到其他方面也是同理。不仅是展馆,景区,哪怕是街心公园,甚至医院,商贸、市政办公等场所,都有标识和介绍,我们每每都太想直奔主题,节约时间,以求高效反倒因心急乱跑乱撞,失了方向。

三年前来科举博物馆时因是博物馆日,人多。虽然拍了完整视频,也算看过了,但远没有这次看展后的思路清晰。

说了这么多观后感。还没真正聊到“科举博物馆”的具体内容。接下来通过几张图片稍作梳理。

这张是科举博物馆的导览图,分展馆区和遗址区。

从大门走进来,顺着长长的通道,旁边密密麻麻的刻着四书五经,步入地下展馆区。



首先介绍中国科举的起源,发展的过程,从隋唐开始,到宋的变化再到明朝逐渐制度化、规范化。
科举的产生缘于皇权与门阀士族的抗衡,自此为寒门学子提供了入仕之路,特别进入宋朝重文轻武,对读书尤为重视。
展厅中有三个陶俑,士、工、农,其中捧着书的个头最高,直观表达“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


从规定谁能考谁不能考(李白不能考),到后来不论是谁皆能考(李白若晚生几百年就能考了),从不糊名到糊名,誊抄,这是科举走向全民化的过程;从想招人了就考的随意性到三年大比的定制,以及从贡生到入学岁考,这说的是科举制度的改革。

接下来讲述从童生到举人再到进士的过程,通过一级级考试选拔进入国家的干部候选。

中了进士意味着有了地位,拿到入场卷,有机会大展宏图实现“人生抱负”,故尔有白居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意气。

这张图对考试的过程说得很清楚。至于三年一试的正科,中间加上各种原因增开的恩科等,皆为各朝各代细节,稍作了解即可。



如同今天的高考发榜一样,放榜遂成为本年大事,几家欢喜几家愁。没考上的下次继续,考上了的办鹿鸣宴,雁塔题名,树牌坊,立旗杆,挂匾额等,发个圈“广而告之”。


展厅进门的位置有个“科第世家”的石制牌坊,说的便是这个,这些年这么多人及第,故尔牌坊常见,只是完整保留到今天的不多,在古徽州还有一些立在村前田头。


无锡著名的景点寄畅园借的一景是锡山上的龙光塔,为风水而建只为本地能中举人,唯出“举人”是要事。

再到溧阳的山水天目湖中状元阁和状元文化园,也是以此为主题建园。皆与“科举”有关。

展馆中还提到南北榜案,写文章南方人强,北方人弱,故尔明朝有一回考试,北方的学子一个没中,于是闹事,皇帝出面搞平衡,重新发了北榜。

科举为政治服务,科举的公平性也得让位于政治。

最后说到清末科举的废除,以及放眼世界范围内,科举对其他各国的影响,以及今人对科举的不同看法,鉴古思今。


将清代(科举时代)与科举废除后的民国考试院(科举后时代)进行对比。

展厅中还看到一些“老面孔”。且举一例,状元实业家——张謇。

以前写过的文章中数次提到过张謇(南洋劝业会、宁省小铁路惜阴书院等)。

龙蟠里,一条不长的寻常小巷,是南京新文化的摇篮,最早的书院,最早的图书馆,培养出来的第一批中国近代人才多出于此。通过科举考中状元的张謇又在此接受西方教育,成为近代领军人物,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博物院,走“宁省小铁路”以及“南洋劝业会”都看到张謇的身影,通过张謇看到清末,那个时代的大变化。
龙蟠里不长,从地铁出来前往省人民医院方向时可稍加留意,虽然遗址大多进不去,但两边有墙雕,可以看看。
这些说的都是展馆区的内容,接下来,走到遗址区看一看。

明远楼加号舍还有几块碑便是遗址区。

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起初没有号房,后经不断扩建,至光绪时期达到鼎盛,占地约30余万平方米,仅考生号舍就有20644间。

明清两代,从这里走出的官员,占全国官员总数的一半以上,仅清一代全国112名状元中,出自江南贡院的就多达58名,因此江南贡院也被人们称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

明远楼看起来蛮新的,但确是明时的旧物,后来维修过。其建筑没什么特别要说的,唯高而已。好比站在教室讲台上,台下孩子们的小动作一清二楚。
今天的照片不大能突显,旁边高大的新建筑太多,这张老照片一目了然。

明远楼上有一副楹联,“十载辛勤变化鱼龙地,一生期许飞翔鸾凤天。”说是李渔之作。
李渔,中国文人中一大奇人,开“中国文人卖文”之先河,写出这样的楹联不奇怪,但若当真就这么挂在明远楼上似乎于他身份不妥。
再说千字文,一次次在不同地方(马鞍山博物馆,甚至在前往当涂高速上的服务区)不同时间遇见,从陌生走向熟悉。

南朝梁武帝时期,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是为《千字文》。
“千字文”只有千字,这“20644间号舍”是怎么来编呢?(以后再去博物馆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科举博物馆是一个专题展馆,但其实科举尚未走远,不似南博院中猛犸象的化石或是商周的青铜器只存在于展厅中,在南京城的其他角落还能看到“珠丝马迹”。
“明远书屋”中有幅《科举文化遗迹图》,图中诸多小红点皆与科举有关。

图中最上面的右边的小红点是国民政府考试院,如今在市级机关大院内,看不到。

左手边的两个红点一个是前面提到的惜阴书院,还有一个是清凉山的崇正书院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7),督学御史耿定向在清凉山建立书院,取名“崇正”,取其文天祥“天地有正气”之意。其后由学生焦竑(明代南京第一位状元)改建为祠,以纪念耿定向。


其他的红点多集中在夫子庙一带,有些去过,有些还不曾到访,先将地图存下来,以后全部走一遍。


昨天因刘敦桢再去瞻园瞻园里还有其他展馆,江宁布政使司署便是其一,当中提到诸多官员的名字,其中有些人是从江南贡院走出来的,例如善书法、能诗文并因乡试、殿试、会试皆获榜首而世称“三元”的陈继昌。

瞻园在介绍他们的生平时一并顺带提到他们参加的科举,展出他们当年参加考试的试卷。那书法相当了得!



晚清时,八股文已趋于僵化,内容出不了彩,就比字体。看谁字写得好,于是到后来文字也有了规范,称作馆阁体。但字体一旦标准化了,书法也就失去生命了。

如此从格式、内容到字体都死了,文气也就没了,若仍是以此作为“人才选拔”之途径,大清朝焉有不亡之理。

“科举”作为曾经的一项制度已然退出历史舞台,但如“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一般,他提出的“学而优则仕”一直高悬于文人的书房,亘古不变,至于这些名词“状元,三元,及第,登科......”等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融入今天的社会继续使用。

如果把科举当作一个生命,如同猛犸象一样,曾经出现过又消亡,如今建这么一个科举博物馆,垂吊一个逝去的生命,也籍此思考,如何更好地“学而优则仕”

还有一事不明,这魁星与玉皇庙中供的哪位神是一样的,属一星两身份还是两套系统,目前还没弄明白,先存疑,以后再作讨论。


关于旅游,生活和读书,点击上方《湖居太平》加关注



湖居太平
关于旅游,生活和读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