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风谈文艺创作(中)

文化   2024-11-20 09:00   广东  

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

文艺创作,在我看来是一件充满了辩证法对立统一色彩的工作。在这里,我们能看到许多我们熟悉的对子,其中最重要的两对对子,莫过于理性和感性、内容和形式。

人的认识,总是一个感性到理性的过程,那么这就意味着理性就比感性更“高级”吗?不完全是,固然理性由感性“升级”而来,但感性和理性并不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关系,而是紧密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只有本能,没有智慧,宛如动物;没有感性的理性是冷酷的,只有信息,没有感情,堪比机器;二者都是“非人”的。人之所以为人,乃是因为他们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当人们认识到感性时,他们取得了伟大的认识;当人们认识到理性时,他们取得了更伟大的认识;可当他们把二者割裂对立时,他们原先所取得的一切珍贵在顷刻间灰飞烟灭,只残留着那些片面而可怜。

我们的文艺创作,也是同样的道理。也许有人会想,不一定吧,灵感挥洒、从心所欲的创作,这不是纯粹的感性吗?哪来的理性呢?固然我们在创作中可以任意挥洒灵感,但我们的技术依然是有理性支撑的,比如说我想写一首诗,我不可能写一篇小说然后指着说“这是一首诗”,这是基本的创作理性。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感性本身也是存在理性的,就说爱吧,我们也许大多时候能感受到的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情不知所终,一往而殆”,仿佛这种事情是没来由的横空出世再人间蒸发的一般,但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爱上怎样的人和童年经历是密切相关的,我无法在这方面打比方,所以就拿我前不久旅游的城市广州来说吧:我爱广州,我为什么爱广州?不是“因为爱所以爱”这样的抽象念头,而是因为这里有古老灿烂的岭南文化,有令人肃然起敬的革命传统,这就是有原因的有理性的爱。

感性和理性,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微妙关系,不是“按配料表依次添加”,不是生搬硬套,不是一定要在表达感情的最后讲点大道理才算“感性和理性兼具”。因此,在创作中我们既要讲逻辑,也要讲感情,逻辑是理性,感情是感性,创作也是要“头冷心热”的。

再然后就要谈内容和形式的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些歌曲?光听曲儿听个响可能感觉还挺像那么一回事儿,但一看歌词,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堆砌辞藻、无病呻吟的那种“非主流风”都已经算轻的了,什么“天下为公我为母,来年妆成万骨枯”“你的笑像一条恶犬”“霸王收起剑,别姬也已走远”的更是荒诞不经,不是不知所云,就是瞎胡闹乱弹琴。如果没有实质的内容,文艺作品就算在形式上再怎么花,也是空洞脆弱的。这并不是说文艺创作就是要在作品里面复读大道理、列哲学提纲,如果为了“教育”人,为了物理学不存在的“正能量”,而把形式做得一塌糊涂,那就成了没人乐意看的春晚小品了。文艺之所以为文艺,就是因为它的形式是生动的而非枯燥的,就在于它能够给人带来更高层次的愉悦感,带来优美感以及崇高感。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兼具优秀的内容与形式的。

综上所述,这两对对子给我们提的要求就是:热情创作的同时理智思考,思想深刻的同时技法过硬。


如何提升文艺创作技能?

在我看来,提升文艺创作技能有三种方法。

一是读书充实。“苦思冥想”往往不见得是好办法,因为思想不是像肝脏分泌胆汁那样自然而然就能生产出来的,需要的是吸收知识再加工生产。阅读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以我一个创作者的身份出发来说说吧,我发现很多时候没东西写也好,脑子空空也好,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原因:书看少了。当我广泛阅读时,灵感滔滔不绝,当我脱离书海时,灵感一片枯竭。多看名著,这一点是成本最低的提升文艺创作水平的途径,我下面会详谈。

二是勤加练习。光看书不动笔,那就是只有理论没有实践,而练习更是一门长命功夫,“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行家知道,三天不练大家知道”,任何东西都存在“用进废退”的现象,文艺创作也是一样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我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能上来写一篇小说或者一首诗,但平时保持练笔的习惯总是没坏处的,哪怕只是简单的日记、心得、随笔,看到了什么,过过脑子思索一下,然后形成一段文字落到笔下,写多了,慢慢也就能够摸索到文艺创作的实践技能了。

三是交流比较。以武术的道理来举例:练武最忌“无师无对手”,有师傅知分寸,有对手知高低,一个人在房子里打空气、打沙包、打木头是打不出真功夫的。文艺创作也一样,自娱自乐只会是一潭死水。如此,需要的是交流,需要的是“交换,比较,反复”,才能知晓自我高低以自我提升。而交流比较,最需要的是真诚与尊重,既不要卖弄文人相轻那一套,吹毛求疵,自视甚高,也不要搞“你吹我吹大家吹,吹出一个非人类”那种无聊庸俗的吹捧,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需要我们所有文艺创作者的共同努力。


是否需要读名著?

如何提高文学素养?但凡提到这个问题,就会有一个答案理所当然的被举出来:读名著。读名著,这自然是成本最低的提升文学素养方法了,大多数名著一本不过几十块钱,也就一顿饭的钱,却往往都是作者一生的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能够被列为名著的,都是历朝历代具有代表意义的、经受过时间考验的作品,这也是名著与市场上的畅销书差异最大的地方,我记得有一位作家说他的阅读一大原则就是“不看还活着的作家的作品”,足以反映名著“久经考验”这一特性。为什么名著可以久经不衰?一是因为其思想性,二是因为其艺术性,因此,看名著,重要的是吸收名著里的思想,同时学习名著作者遣词用句的文笔功力远的不谈,就讲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有多少值得深挖细究的地方呢?毛主席说“水浒好在让人民认识投降派”“不读红楼梦就不懂什么是封建社会”,至于这些作品的文笔更是不用多说,写吕布形象的一段“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遣词用句是多么精细多么巧妙啊!

那么,要把名著全部读完吗?如果有机会,自然是博览群书多多益善为好,办不到的话,我认为也不用勉强。有人说,“名著里也有凑数的”,我不否认这个观点,毕竟一切都是相比较而言,有些名著和同时代的其他作品比较确实存在“水”的成分,譬如《封神演义》就遭到不少诟病,认为在中国古典名著里文学性和思想性都是落后的。再说回来,书本身就是浩如烟海看不完的,比起看得多,更重要的是看得深、看得透、学懂弄通,如果看世界名著也跟看网文一样,不去琢磨思想不去感受艺术,搞饭圈嗑CP,那就是包饺子喂猪,看来有什么用?

总而言之,名著要看,最好多看,但不强求全看。我们大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细看深挖,比如我喜欢马尔克斯,我就专门看他的作品,深究他、学习他,其他的作品我略看一些作了解就可以了。


四月旗帜
立足人民群众,服务工农学兵,关注社会现实,热心文艺创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