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尊重,都是家庭教育提到的高频词。作为抽象的概念,或许我们可以用“边界”将其具象化,因为不管是爱还是尊重,都建立在清晰的边界上,如亲子边界、夫妻边界。
周末,初中生小 A 觉得自己学习状态不好,打算先玩会电子游戏放松一下,休息好后再学习。妈妈看到孩子在玩手机,非常焦虑,在孩子房门外不停徘徊,终于忍不住质问:“你不抓紧时间学习,作业能写得完吗?”即使小A告诉妈妈自己已安排好学习计划,但妈妈仍不放心,隔几分钟就过来催促一下,终于孩子情绪爆发,上演了母子大战。
这是典型的亲子关系边界不清造成亲子冲突的案例。用叛逆和隔离来对抗父母的越界行为,是青春期孩子的普遍现象。
亲子边界的重要性
很多父母穿过边界线入侵孩子的心理和空间领地,理由是“不去提醒孩子总觉得没有尽到为人父母的职责”。但事实上,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我们越控制效果越差,结果不仅破坏亲子关系,还破坏了孩子的自驱力。所有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似乎很少有父母承认自己爱的方式不对。如果能真正认知到突破边界对孩子的伤害,那么父母的越界行为可能会减少很多。
边界是孩子自我分化为独立个体的需要
个体从其依赖的成长环境中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过程,叫自我分化,其核心是孩子和父母之间不断进行情感分离。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称,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
问题家庭里的父母与孩子自我分化的能力通常比较低,父母一般表现为在情感上难以与孩子主动进行分离,因而控制孩子的行为和情感发展,造成孩子过分依赖或反抗。只有父母与孩子各司其职,不再纠缠于关系的卷入融合,才能从共生关系中分离开来,拥有真实的自我。
边界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防护线
国内外大量研究肯定了安全感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如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层次理论,将安全感视为生理需求外最基本的需求,并将“有充分的安全感”列为心理健康的第一条标准。当孩子慢慢完善自我功能,形成独立人格,其需要的安全感来源由从父母那里获取慢慢转到从空间环境获取,而亲子关系边界能很好地为孩子营造一个稳定且有秩序的私人场域。
心理边界是心理活动的一条防线,父母和孩子在防线两边的各自领域中均处于稳定的心理状态,此时孩子感到环境是有序的、自己是安全的,不会因被人入侵而焦虑、恐惧。因此父母不随意进入青春期孩子的私人空间——卧室、不随意干涉青春期孩子的学习计划,都可以提升孩子的安全感。
边界随亲子控制不同阶段而动态变化
发展心理学将亲子控制分为三个阶段:0~6岁是父母控制阶段,孩子大部分选择都由父母决定;6~12 岁是共同控制阶段,父母负责监督指导,孩子自己作出大部分选择;12岁以后是孩子控制阶段,孩子自身相关的大多数选择应该让孩子自己作出。因此亲子边界是一条动态防线,在亲子控制的不同阶段,边界也会不同。
父母抱怨青春期的孩子不像小时候那么听话了,可能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还停滞在早期的父母控制阶段,没有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调整亲子边界。
亲子边界所面临的挑战是孩子对亲子关系边界的需求与父母跨越亲子关系边界需求之间的对抗,而社会的发展、孩子安全感来源的变化以及父母的认知问题都加剧了这种对抗。
如何建立亲子边界
课题分离
亲子边界的建立,可借鉴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理论。
所谓课题分离,就是要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可以直接采用“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来判断是我的或是他的课题。如果结果同时对两个人都有影响时,就要看这件事由谁去做,谁做就是谁的课题。
所以,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要做的就是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学习的环境和提供必要的支持。
课题分离本质上是在区分我无法改变的和我能改变的事,并由此建立人际边界。那些我无法改变的事情,不是我的课题,而我能改变的事情,才是我的课题。我的课题就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别人的课题不能妄加干涉。父母和孩子各自做好课题分离,才有健康的亲子关系。
当然,对他人的同理心和恰当的共情,同样也是我的课题。父母在不过度入侵青春期孩子生活的同时,要视需要为孩子提供帮助和情感支持。如孩子向父母抱怨“学习太累了 ”,父母不能冷眼旁观:“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对你自己的未来负责。”此时给孩子提供情绪价值同样是父母的课题,父母可以尝试抱抱孩子,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当孩子不再有对抗情绪,才会思考接下来怎么解决问题。
陪伴支持
经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青春期的孩子: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也不知他们躲在房间里做什么。当信息不对称时,父母就想要跨过边界来满足自己了解孩子的需求。倘若建立一个沟通机制,如每周的家庭会谈,让孩子主动向家长袒露自己的生活经历、想法,就有助于遏制家长想跨越红线的倾向。在交谈过程中,父母还可以根据孩子抗拒讨论某些问题,来确定孩子的边界。
父母在陪伴孩子时,要传递这样的理念,即我的“领地”他人无权侵犯,他人的“主权”我也要尊重。这对孩子的情绪认知发展和社会适应至关重要,能帮助孩子发展起独立健康的自我认识,学会为自己负责、学会尊重他人。
然而,生活中仍不时上演因边界冲突引发的亲子大战。冲突带来负面情绪,冲突也可以是一次再生,因为在冲突之中,边界会亮起红灯并提醒彼此什么是可以接纳的范围。如果双方能及时进行积极沟通,那么冲突的结果可以达到新的自我认识,并实现关系的深入发展。
共同成长
如果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那么,作为一大一小两棵独立的树,父母如何去摇动孩子?答案是:与孩子共同成长,尤其是心理上的共同成长。孩子的问题,大多是家庭问题的替罪羊,比如高度焦虑的妈妈无法处理自己的情绪,通常会越界加强对孩子的控制,从而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
大部分的父母都愿意为了孩子改变。除了在认知方面主动学习各种养育知识,父母可以把握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机会,再次养育自己,解决在自己青春期未解决的问题,因为这可能是影响成年后情绪和行为的根本原因。
当出现亲子冲突或因孩子现状而焦虑时,父母可以尝试写“思维自检日记”来获得成长。日记大致包括以下内容:诱发事件,即产生不好情绪的情境;自动思维,即当时的情绪、感受和想法;审视自动思维,找到其中困扰自己、并不真实的扭曲认知,这些认知往往是早年形成的;替代想法,用合理的且现在的自己愿意相信的想法来替代扭曲的认知。长期坚持这种“留有痕迹”的思维自检,父母将会慢慢找到并解决自己青春期未解决的问题,与孩子共同成长。
文章来源:《家庭教育》杂志
文章作者:李娇
图片来源:网络
微信编辑:郑珂欣
欢迎订阅
FAMIL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