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
FAMILY EDUCATION
在生活中大家一定也见过这样的现象:孩子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考不好数学,干脆逃避学习;孩子对简单任务很没信心,认为自己怎么努力也不会做到;面对社交场合,孩子表现出茫然无措、抗拒甚至恐惧,觉得自己无法融入群体;等等。
这种从既往经验中学习到的“反复尝试也无法成功”的思维定向,继而选择放弃努力,任由自己在困境中越陷越深的无望心理状态,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的表现有哪些?孩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心理?家长如何做,才能帮助孩子走出习得性无助的状态,成为有力量的强者?
看见“沼泽”里的孩子:
如何判断习得性无助状态
孩子的习得性无助状态可能在生活、学业、社交等多个领域内表现出来,表现形式可能潜隐也可能公开。通过细心观察,家长就可以精准判断孩子是否存在习得性无助心态。
首先,有习得性无助心态的孩子往往避世退缩。
如果孩子把失败当作自己的宿命,无望无助的心态就会表现为行为上的避世、退缩,因为害怕再次遭遇失败,所以不熟悉的地方不去、不认识的人不交往、没有接触过的新事物不感兴趣。
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出了与他的年龄不相称的退缩,请注意很大可能不是孩子“乖”“听话”甚至“老实”,而是他内心正在遭受习得性无助的侵扰,而他自己甚至都没有察觉这种无望。
其次,有习得性无助心态的孩子往往依赖性强。
他们通常都比较依赖生活中的强者,比如父母、老师、比他们强大的朋友等。这种依赖既表现为他们回避自己做决定或解决问题,反而依赖他人给建议甚至直接给答案;还表现为他们对自己的想法和决策缺乏信心,需要反复向他人征询意见寻求鼓励。
这种依赖性背后不是“有人撑腰的有助感”,恰恰是“放弃挣扎的无望感”。因为只要不是他独立作出的决定,就大可不必承担错误决策带来的心理负担。对他们而言,如能免于承受对失败的恐惧,那么,付出降低成功渴求的代价也无所谓。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了与任务难度不相称的“佛系”,请注意这很大可能不是孩子“胆小”“内向”,而是他习得性无助导致的成就动机不足。久而久之,他可能会自我游离在社会竞争系统之外,成为生命的看客。
最后,有习得性无助心态的孩子往往焦虑易怒。
被习得性无助心态左右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对当前情境缺少安全感,对未来存有无望感,无时无刻不在形成某种情绪耗竭。
比如对数学学习形成无助感的孩子,在面对不得不完成的数学学习任务时,更容易焦虑、沮丧、易怒或注意力涣散,而面对同样难度的语文学习任务,其情绪则更为平静。
出现上述行为表现未必只因为习得性无助,但有习得性无助心态的孩子更可能有上述表现。这就需要家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自己在实施家庭教育时是否存在让孩子形成习得性无助的原因。
别把孩子推向“沼泽”:
孩子为什么会习得性无助
就家庭教育领域而言,孩子之所以会形成习得性无助,是家庭因素与自身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家庭氛围不能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温暖和支持。
习得性无助表现为因孤立无援而干脆“摆烂”,本质上是对无处遁逃的屈服和对缺乏支持环境的抗议。孩子如果遭遇缺乏足够温暖和支持的家庭氛围,更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心态。
家庭成员之间如果长期处于紧张冲突的状态或者冷漠疏离状态,彼此缺乏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又或者孩子在谈及失败挫折时,其他家庭成员的反应是旁观乃至嘲笑,
那么,孩子就会形成这样的认知:一旦遇到问题,得自己独自面对。
教养方式不能给孩子足够的探索和试错空间。
孩子如果成长在以成败为单一评价标准的家庭环境,或者成长在极端保守的家庭,就更容易丧失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尝试错误的勇气。
孩子在儿童早期探索外部世界时,要么被家长评价为“错误”“失败”,要么被家长教育“危险”“不允许”。久而久之,他们不敢也不愿意尝试,就变成了意志上的“躺平一族”。
相反,那些被鼓励多尝试的孩子,哪怕失败后也被表扬勇敢的孩子,他们就好像被鹰妈妈不断鼓励的雏鹰,哪怕飞得跌跌撞撞,仍然享受一次次御风飞翔的成就感。
父母不能依照孩子的性格特点精准施教。
有一些孩子天生比较胆小,容易怕事,还有一些天生比较敏感容易自卑。这些性格更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心态。
家长在教育这类孩子时,应更多地提供陪伴,而不该大包大揽;更多地提供鼓励,而不是严厉地批评或指责;更多地提供教导,而不是采取疏离的态度;与孩子以平等的方式进行沟通,鼓励他们勇敢说出自己的困难和困惑。
如果对待胆小敏感的孩子不够细心温柔,那就不能指望他们如“皮糙肉厚”的孩子那般“百折不挠”。
向孩子伸出手:
帮助孩子成为有力量的强者
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模式。
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成员情感交流模式,无论是讨好型、指责型、打岔型还是超理智型,都不利于创设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不能让家庭成员之间进行积极交流和情感表达。
家长应努力以身作则,从自己开始,打造家庭内部一致的情感交流模式,让孩子增强“我说的话不仅有人听,还有人能听懂”“有人理解和协助我解决困难”的心理支持感,消除习得性无助心态衍生的土壤。
如果家庭发挥天然的避风港功能,就会成为孩子内心对抗恐惧、焦虑与无望的核心社会支持力量。
培养孩子内心的自主性和坚韧性。
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核心职责就是将正确的人生观传递给孩子,这是让他们能长久面对复杂生活世界的精神武器。
家长应巧妙通过家庭讨论,让孩子明白追寻生命的意义并非只看最终结果,而在于生命历程本身,引导孩子在游戏、学习、交往中逐渐明白并践行一个朴素的道理:
做一件事情能做成,当然是最优;如果尽力了但结果不尽如人意,也是好事;如果没有尽力就放弃则是最大的遗憾。
教授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应该站在家长的肩膀上来看世界,他需要我们拉一把、扶上去。
家长要帮助孩子看到一个“有力量的人”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应该有的样子,引导他们分析“努力学习数学也考不好”时根源在哪里,遇到“交朋友屡次被拒绝”时该怎么办,“真诚对待别人总是被伤害”时应如何处理等。
鼓励他们先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再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他们,在“生长痛”里让孩子学会积极应对五光十色的世界和形形色色的人。
孩子的习得性无助心态,绝不仅是属于他自己的心理困境,还是家庭、社会、学校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让人格发展还不成熟的孩子独自承受习得性无助心态的折磨而不给予教导帮助是不公平的。
让我们用真正的关爱、真心的帮助、真实的指导,帮助孩子面对生活的跌宕、享受生命的美好。
文章来源:《家庭教育》杂志
文章作者:谭亚莉(华中科技大学)
图片来源:网络
微信编辑:朱思晴
推荐阅读
FAMILY EDUCATION
欢迎订阅
FAMIL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