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随想录 | 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父母的理性爱

文摘   2024-09-10 14:51   浙江  

这世界上还有谁比父母更爱孩子?可以说无人可比。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却可以发现,许多父母对孩子所谓的爱并不适当,甚至是对孩子成长有不利影响。

比如,孩子能够自己吃饭,父母依然要给他喂饭;孩子能够自己穿衣服,父母依然要帮着他穿衣服;孩子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父母却因为孩子间的一些小矛盾,而剥夺了他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机会;孩子喜欢看手机里的动画片,为了让孩子高兴,就允许他边吃饭边看手机,等等。

与小外孙在一起的日子,很多经历难以忘怀。比如,他不到3岁的时候,我们全家去上海郊外某个古镇游玩。考虑到他总爱模仿和参与,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个小行李箱,交给他自己拖着走。没想到,古镇有许多石头路,有很多坑坑洼洼的地方,拖着行李箱不好走。我们试图接过小外孙的行李箱,他却坚决不松手,顽强地拖着走到底。其实,这是幼儿难得的体验机会,也是责任心的启蒙。后来,我们全家去青岛等地旅行,也都给小外孙准备一个行李箱,他已经习惯了拖着行李箱跟大人出行。我佩服年轻父母鼓励孩子这样做,这就是一种理性的爱。

教育之所以伟大,因为真正的教育是一种理性的爱。什么是理性的爱呢?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得简单明了:“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大人不要替他去做;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以让孩子自己吃饭为例,一两岁的孩子,基本上可以自己吃饭了,开始时可能摇摇晃晃,也可能把饭粒洒出来,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孩子自己吃饭的意义,在于获得一种自由感或掌控感,这种能力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发他学会更多的本领,这就是成长。相反,孩子四五岁了,你依然喂他吃饭,这实际上是一种权利的剥夺,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就是:你不行,你比别的孩子笨,你必须依靠大人。毫无疑问,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一种阻碍。



再小的孩子也是人,是发展中的人,是拥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多项权利的人。所以,孩子的发展必须得到尊重与支持。这就是理性的爱。


注:本文作者孙云晓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教育的魅力在生活》《孩子需要理性爱》《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等。


文章来源:《家庭教育》杂志

文章作者:孙云晓

图片来源:网络

微信编辑:郑珂欣


欢迎订阅

FAMILY EDUCATION


家庭教育杂志
家庭教育知识的科普推广,《家庭教育》杂志相关活动的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