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
FAMILY EDUCATION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璀璨的星星,他们的光芒隐藏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之中。
可能是孩子对某个领域的热爱,可能是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也可能是他们与人交往时的善良与真诚……
这些闪光点,等待我们去发现、去珍视。
一位妈妈这样形容她的孩子:
子轩妈妈
看到这位妈妈的讲述,我们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
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我们常常会发现许多“问题”:画画总是画不好;收拾玩具也不好好收拾,总是在玩,从而上升到——“只会调皮捣蛋”。
看别人家孩子时,我们却总会发现许多“优点”:画画有模有样,收拾齐齐整整。
但如果我们能换一种角度,用看“别人家孩子”的眼光来看“自己家孩子”,或者说,换一种更为积极的眼光来看,是不是就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孩子?
不用成人眼光、标准模板
定义孩子
一幅画中的孩子世界
我们一起来看子轩妈妈说的子轩画画:
这“四不像”是真的“四不像”呢?还是我们成人眼中的“四不像”?孩子画画就一定要画的像才好吗?我们有没有听过孩子为什么要这么画?他的“四不像”里是不是藏了很多他的想象与秘密?
我曾经看过一幅小女孩的画,画的主题是“雪”,可是我在画里并没有看到雪,屋顶上、小河边、树枝上……都没有雪,于是我问女孩雪在哪里。
女孩指着画面右侧的太阳对我说:“太阳出来了,很多雪都不见了!不过……”,女孩指了指画最左侧的几颗小草,小草上,女孩画上了一小团莹莹的雪,“这儿太阳没照到,还是有一点雪!”
我欣喜地看着女孩的画,为自己的粗心感到抱歉,也为自己脑海中模式化的雪景图感到抱歉。
随后,那个女孩还告诉我,有一天起床,妈妈告诉她“下过雪了”,但她怎么找都找不到雪的样子,最后,在公园的一个小角落里,在一丛小草上,她发现还有一团小小的雪。
如果我们没有倾听孩子的声音,如果我们只是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这幅画,只是以标准化的模板来定义这幅画,我们就不会发现这个孩子曾细致地观察过她周围的世界。
所以,当我们想武断地“评判”孩子之前,我们不妨先听听他的声音,不妨换一个视角、换一种目光来看孩子,不是看他画得像不像、做得对不对,而是看到他在画一幅面、做一件事的时候表现出的想象力、观察力,看到他在也许画得不那么“中规中矩”的背后想象力的闪光点。
一个故事中的孩子世界
我们再来看子轩妈妈提到的子轩收拾玩具时的“不务正业”:
如果我们以成人的视角来看,这像是孩子在浪费时间,在逃避劳动;如果我们以标准模板来看,会感觉孩子还没有学会井然有序地收拾屋子,但如果我们从更积极、更正面的视角来看孩子呢?
我们就会发现,在收拾玩具的过程中,孩子正在发挥他无穷的想象力,他正在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编剧和导演,他有一套内在的秩序感,他正依循着他的秩序感,将日常的劳动变得“有声有色”。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他并不会将玩、学、劳动区分得那么清楚,他们觉得什么都是“好玩的”,我们常说,“玩中学,学中玩”,这是符合学龄前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
虽然有时候孩子的“玩中学”在我们看来有些“浪费时间”,感觉他们“并没有学到什么”,看上去“只不过是在瞎想”,但孩子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恰恰就是在这样的“胡思乱想”中得到提升的。
所以,在我们想武断地“批评”孩子之前,我们不妨先给他一点时间,给他一点“胡思乱想”的空间。不妨换一个视角、换一种眼光来看孩子,在收纳整理的技巧、在各种的劳动常识之外,看到他也许收拾得没那么快、收拾得没那么整齐背后的“内在秩序”“内在逻辑”“内在想象”的闪光点。
如果我们
换一种视角看孩子
如果我们更多地站在儿童的视角看孩子,更多地以积极的角度看孩子,那我们也许会看到一个“闪闪发光”的孩子。
我们会发现,同样是那个孩子,当我们聚焦于消极面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问题和失望,但当我们聚焦于积极面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进步与希望。
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我们能做出新的解读,并从积极的角度来理解、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总是用消极视角去看待孩子,我们所看到的孩子可能就是“事情做得很慢的孩子”“不愿意叫人,特别内向的孩子”,但如果我们用积极的视角去看孩子,我们看到的可能就是“做事很认真、很少出错的孩子”“安安静静、特别沉得下心来做事的孩子”。
就像我们用消极视角去看待子轩,我们会看到一个画画“四不像”、不好好收拾玩具的调皮捣蛋的子轩,但如果我们用积极视角去看子轩,我们也许就会看到“想象力特别丰富”“特别有自己想法”的子轩。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曾这样表述父母的乐观和悲观对孩子造成的不同影响:
父母是乐观的或是悲观的,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影响巨大。父母对自己生活的解释风格会影响孩子解释风格的形成,父母对孩子发展的解释更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自我判断和评价。
也就是说,我们看待孩子的视角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直接会影响孩子怎么看待自我。
所以,在孩子自我意识、自我价值形成的关键期,让我们更多地以积极视角去寻找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也从中看到一个闪闪发光的自己。
文章来源:《家庭教育》杂志
文章作者:徐萍
图片来源:网络
微信编辑:朱思晴
推荐阅读
FAMILY EDUCATION
欢迎订阅
FAMIL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