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欣驰 李景涛 李子俊 黄耀庭 武平乐 董军韬
2024年10月11日,马斯克在“We, Robot”发布会上正式发布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Cybercab作为一款两门两座的紧凑型车,取消了传统的方向盘、踏板结构设计,通过高度适配FSD方案来实现无人驾驶的功能。我们认为其具备颠覆现有出行行业应用场景的潜力。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和基础设施行业领先,并具备多类降本技术,如若顺利入华不仅是销量弹性的刺激,更有望对汽车智能化、Robotaxi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国内外智驾领先的主机厂、智能化产业链及特斯拉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特斯拉加速智驾与机器人迭代,AI布局持续深入。
Cybercab造型灵感延续了Cybertruck,采用剪刀门、贯穿式尾灯组、枪灰色的车身涂装,配备封闭式的大尺寸轮圈设计,形成独特的家族化风格。Cybercab作为一款双门轿跑风格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其设计亮点在于取消了方向盘、油门和刹车踏板,完全依赖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技术(FSD),通过中控屏幕实现交互功能。马斯克预计此款革命性意义的新车将于2026年开始生产,并于2027年开始大规模量产;其车辆制造成本有望低于3万美元。从前代Cybertruck的技术方案沿用来看,Cybercab作为新一代创新车型,我们推测其大概率使用了一脉相承的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技术,有望驱动硬件端口线控渗透率的提升;而特斯拉引领行业的FSD技术则是Cybercab的“智能大脑”,当前FSD V13.2已经可以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一键出发模式。此外,在特斯拉的发布会上Optimus机器人已经介入到了多个C端场景,已经开始突破原有的B端制造场景,想象空间进一步扩大,22个自由度的灵巧手方案也有望应用在下一代Gen3机器人中,AI布局持续深化。
▍特斯拉Robotaxi或将后发先至,行业生态优化及产业链配套有望加速。
Robotaxi是最具潜力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场景,根据Frost & Sullivan预测(转引自小马智行招股书),2030年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有望达666亿美元。目前,Robotaxi头部公司已开始在单个城市扩大运营区域、进行规模化部署。其中,Waymo已在凤凰城、旧金山、洛杉矶3座城市实现无安全员收费运营。根据Waymo官网,公司Robotaxi服务的周度付费订单量已提升至2024年12月初的17.5万单;萝卜快跑在武汉的运营区域接近3000平方公里,车队规模将逐步扩充至1000台。我们认为,Robotaxi有望在取消安全员、规模化部署后实现运营成本的大幅下降,进而实现对出行服务行业的颠覆。特斯拉采用渐进式路线,从L2级别自动驾驶逐步升级至L4级别。根据特斯拉在德意志银行投资者关系活动中的表述,公司计划于2025年Q2-Q3推出无监督版FSD,并于2025年在加州、德州提供基于Model 3/Y等现有车型的Robotaxi收费运营服务,商业化持续推进。从产业链配套维度,当前中国零部件企业出海墨西哥成为时代新趋势,底盘、内饰等相关企业有望与特斯拉新车周期形成共振,实现自身规模的顺利扩张。
▍FSD基于端到端模型快速迭代,特斯拉预计其将在2025年一季度入华。
FSD作为Cybercab最重要的决策、数据端支撑,其进化演变路径仅仅用了约十年的时间,从马斯克2013年宣布特斯拉将自主开发自动驾驶系统,到如今的V13.2开始向测试用户推送,其迭代速度超市场预期。从技术层面来看,FSD V13.2是第一个专门针对HW4.0研发的FSD版本,视频输入、环境感知能力大幅增强;另一方面,根据特斯拉官网,得益于特斯拉在智能驾驶数据和训练算力方面的积累,FSD V13.2实现了5倍的训练算力扩展与4.2倍的数据集扩展,以带动性能上限的进一步提升。考虑到特斯拉在纯视觉算法、数据积累、云端算力建设方面的领先性,叠加车辆成本控制能力,我们认为特斯拉有望引领行业内的技术变革。此外,特斯拉官方在X平台公布了发布路线图,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和欧洲推出全自动驾驶(FSD)系统,但仍有待监管批准。我们认为FSD技术不仅是特斯拉在智能驾驶方面的成功实践,更是行业智能化的重要催化,有望引发行业技术、应用革命,对汽车智能化、Robotaxi等产业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风险因素:
技术与产品迭代风险;产品推广速度低于预期;汽车行业销量下滑风险;智能驾驶行业政策收紧;出现智能驾驶的恶性事故。
▍投资策略:
特斯拉新车Cybercab设计结构精巧,取消了传统的方向盘、油门和刹车踏板,完全依赖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技术(FSD)实现驾驶行为。当前特斯拉已经开始向搭载HW4.0的部分北美车型推送FSD V13.2,性能上限进一步提升,而基于FSD方案的特斯拉Robotaxi战略推进顺利,公司将于2025年Q2-Q3推出无监督版FSD,有望引发汽车智能化、人形机器人、Robotaxi行业革命。从直接受益维度,我们推荐特斯拉产业链核心供应商。从间接受益角度,智能化产业链方面,我们推荐:1)整车:高阶自动驾驶有望成为车企的额外收入来源;端到端大模型壁垒高,全栈自研的主机厂模型迭代快,有望在智能化上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2)域控制器:算力是智能驾驶的核心基础,与头部芯片商紧密合作、产品配套领先的tier-1产业链卡位效应强;3)智能底盘;4)智能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