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新兴市场资金外流压力延续

财富   财经   2025-01-07 08:22   北京  

杨帆  遥远  杨家骥  危思安

在“特朗普交易”的驱动下,2024年12月全球资金延续了从新兴市场流出的状态,但幅度有所放缓。A股市场方面,外资2024年12月小幅净流出,短期流出压力明显缓解;后续海外机构对A股市场更加关注内需相关政策以及落地效果,物价和核心城市房价或成为其观测的关键指标。中国A股市场之外的其他新兴市场方面,对外经济敞口较大和前期外资流入较多的市场持续承压,但外资流出有所放缓;预计后续特朗普回归仍将从强美元和贸易扰动等机制持续影响新兴市场,但其中印度和印尼或因自身经济特征而保持相对韧性,可等待持续调整后的修复机会。 


在“特朗普交易”的驱动下,2024年12月全球资金延续了从新兴市场流出的状态,但幅度有所放缓。


自2024年11月初美国大选落地后,“特朗普交易”不仅在各大类资产上有明显体现,也带来了资金在各国股票市场之间的短期再配置。为跟踪资金流向,我们基于LSEG Refinitiv的Global fund flow数据库,以Lipper基金分类下跟踪全球主要发达和新兴市场的主动/被动基金为样本,观察全球资金流动趋势。对于市场关注的重点国家和地区,我们在统计跟踪该国家或地区的主动/被动基金基础上,剔除来自本地的资金流入/流出,以观察外资对于该国家或地区的资金净流入/流出。总体来看,在跨市场选择上,全球资金在2024年12月延续了“特朗普交易”的特征,继续大幅流入美股市场,而其他多数新兴经济体则延续资金流出,只是程度有所放缓。



A股市场方面,外资2024年12月小幅净流出,短期流出压力明显缓解。展望2025年,海外机构对A股市场更加关注内需相关政策内容以及落地效果,物价和核心城市房价或成为其观测的关键指标。


2024年12月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A股市场外资净流出的趋势尚未出现明显扭转,12月下旬进入圣诞节假期,外资交投平淡。截至2025年1月1日当周,海外跟踪中国的样本基金已连续10周出现净流出,其中样本主动基金已连续11周净流出。2024年12月人民币汇率仍然承压,而当月外资整体流出速度明显放缓,尤其是被动性资金流出较环比大幅缩减,10月大幅净流入后的短期出清压力已基本缓解。向后看,国内尚处于“两会”前的政策空窗期,特朗普上任节点渐行渐近,短期外资转为大幅净流入态势的可能性较低,后续需关注内需政策效果以及价格信号指标。



中国A股市场之外的其他新兴市场方面,对外经济敞口较大和前期外资流入较多的市场持续承压,但外资流出有所放缓。


1)印度市场方面,继2024年10月至11月外资持续大幅流出后,12月外资流出有所放缓。美元走强、外资流出与印度央行降息预期等因素叠加影响下,印度卢比持续贬值,屡创新低,短期需关注印度央行进一步干预外汇的力度。


2)东盟六国市场(新加坡、印尼、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方面,2024年12月除新加坡和印尼外,其他市场外资持续流出,尤其是出口导向型的越南和马来西亚,或反映了特朗普扰动全球贸易的负面预期。


3)东亚市场方面,2024年12月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市场外资流出压力加剧,一方面源于二者贸易依赖度较高,另一方面韩国政局突变也对投资者信心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4)中东两国市场(沙特、阿联酋)方面,虽然整体有流入,但外资规模整体有限,解读意义不高。


5)拉美四国市场(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巴西)方面,2024年12月仅有阿根廷延续了近期的外资流入,近期公布的第三季度GDP环比明显增长或是支撑外资信心的主要因素。墨西哥和巴西外资流出显著加速,墨西哥比索和巴西雷亚尔2024年内贬值均逾20%,后续需关注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是否会对墨西哥市场造成更大扰动。



展望2025年,预计特朗普回归仍将从强美元和贸易扰动等机制持续影响新兴市场,其中印度和印尼或因自身经济特征而保持相对韧性,可等待持续调整后的修复机会。


特朗普回归对新兴市场带来的压力较为明显,或将通过以下四种机制持续影响新兴市场。第一,全球贸易扰动冲击或拖累出口导向型国家的经济增长。第二,美元走强叠加特朗普的能源政策,大宗商品出口国的竞争力或有所削弱,而新兴经济体是大宗商品的主要出口国。第三,美元走强,新兴经济体货币承压,收窄其货币政策操作空间。第四,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或加大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动波动。展望2025年,从对外经济敞口、经济增速水平、未来政策发力空间等内外部因素来看,我们认为印度和印尼或因自身经济特征而保持相对韧性,其经济与市场运行更多反映自身城镇化与工业化逻辑,与海外因素的关联度相对较低,可等待持续调整后的修复机会。



风险因素:


全球经济形势恶化超预期;全球地缘局势恶化超预期、新兴经济体基本面脆弱性超预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1月6日发布的《新兴市场资金流动跟踪(2)—新兴市场资金外流压力延续》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研究官方公众号,“一号在手,投资无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