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幼儿之“行”贯彻教师之“持”——成华区学前教育川西民间游戏工作坊研培活动

文摘   2025-01-06 18:11   四川  

解读幼儿之“行”

贯彻教师之“持”


—成都第十二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作为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务、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为更好地倾听幼儿、理解幼儿、读懂幼儿,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2025年1月3日,成华区学前教育川西民间游戏工作坊再次邀请了四川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知名专家魏婷老师,在成都市第十二幼儿园双城园区开启了一场题为“幼儿园游戏观察与支持(二)”的专题研培活动。

本次研培活动依旧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成华区学前教育川西民间游戏工作坊、成华区中心组(游戏组)、李岚名师工作室、成都市第十二幼儿园集团教学管理、各园点教学管理、骨干教师、双城园区坐班老师共计一百余人参与了此次研培活动。

培训之初魏老师先对上次的培训进行了回顾,紧接着开始带领现场的老师共同剖析一线老师的精彩案例。现场老师通过观看视频和阅读案例与魏老师一起重构案例,进行了赏析与讨论,发现案例的亮点。

研讨

魏老师提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支持是首要,也是基础。教师要在找准观察的“点”,掌握记录的“式”的基础上,重点解读幼儿的“行”。并围绕“教师支持的方向”“教师搭建的教育支架”“教师支持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三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教师们在接下来的教研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共研共读,梳理支持策略。

魏老师强调在从“点”状案例到“线”状案例的过程中,要找准主体、多方汇集、持续记录、在观察环内循环往复,才能聚焦问题,写出精彩。除此之外,她还对案例的思路脉络进行了梳理,帮助教师找准了案例中的故事主线,从教师观察与解读、教师支持与策略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指导策略与专业支持。

在整个研讨过程中,魏老师关心一线教师的个人成长,提醒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多方向、多角度的观察,做到撰写时有根据、有思路、有聚焦。

我们常说,游戏之于幼儿,是玩玩;之于教师,是教育;之于教育,是发展。游戏不仅是孩子成长的天然方式,也是教师引导幼儿认知与情感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引导幼儿进入游戏,更要通过精准的观察与有效的支持,帮助幼儿从中获得成长与智慧。


图文 | 苏琛涵 周兴倩

编辑 | 吴钰涵

审核 | 李岚 姚杨 


成都市第十二幼儿园教育集团
我们用爱养育、用心教育~感谢您关注成都市第十二幼儿园官方微信~我们致力于为爸爸妈妈提供育儿宝典,和您一起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