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坊探秘记——凳子大变身!

文摘   2024-10-27 15:03   四川  

木工坊探秘记——凳子大变身!


东区大三班


故事起源

“敲敲打打”是孩子们的天性,每一个孩子面对锤子、石头等坚硬的物品,自然会用来进行敲打。当木工坊里的锤子、钉子、锯子、木料和操作台展示在孩子面前时,他们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油然而生,孩子们对此充满了好奇,他们非常的兴奋,并展开了探索和讨论:

钉子和锤子应该怎么用呀?

我们要做什么呢?

老师,是要把这些木头拼到一起吗?

我的钉子为什么总是钉歪呢?


教师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科学领域发展目标中提出:“学习运用各种科学探究的方法,积累学习的经验,尝试解决问题。”木工坊游戏活动就是一个能帮助幼儿实现上述目标的载体,结合孩子们的疑问和兴趣,老师决定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秘木工坊,支持孩子们在游戏中逐步寻找答案。

随着活动的开展,关于大三班孩子们的“凳子制作记”也由此展开。



故事实录

01

钉钉子那些事儿

在初期的一次木工游戏中,梓欣、熹熹和丸子走到了工具区,她们选择了两种不同材质的锤子,一种是木制的,一种是铁制的,于是两人开始轮流扶钉子,熹熹选择用木制的锤子锤钉钉子,但锤了好多次钉子纹丝不动,仍然处于木头表面。

为什么会钉子钉不进去呢?

可能是木头锤子钉钉子的力量太小了。

要不换这把铁锤试试吧。

哇!钉子进去了,原来钉钉子的时候不仅要用力锤,还要选择沉一点的锤子,这样可以省点力气。


有了这一经验基础后,孩子们开始疯狂地敲敲打打,但很快他们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钉子总是钉歪,这可怎么办呢?

我们握锤子的时候可以把手靠近锤子的位置,这样我们锤的时候可以更好地控制方向。


有了这一想法,孩子们开始了积极地尝试,但他们很快便以失败告终,因为手握在靠近锤子的位置便无法使出力气来锤钉子。孩子们实在没有办法便向老师提出了疑问,于是我也加入了孩子们的游戏中。

你们可以尝试把钉子摆成不同的方向再进行锤钉,看看会出现什么不同的效果。


听了我的建议,孩子们便开始的钉子探索行动,在孩子们热火朝天的探索中,很快他们发现:钉钉子时,锤子和钉子要竖直在一条线上,否则容易把钉子钉歪,也有可能会砸到手。


教师思考

敲锤钉子是孩子们进入木工游戏的基础表现,孩子们通过反复实践,探索如何选择适宜的工具以及正确敲锤钉子的方法,最后总结相关的技能经验。由此可见,在开展木工游戏时我们应该遵循其基本的木工步骤,重视孩子们对木工的基础技能培养,采用亲身实践的探索更能让孩子们对该技能印象深刻。



02

凳子制作记

在一次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发现草地上有一把小凳子,便争先恐后的坐上休息,结果凳子放置户外太久,在孩子们的“争抢”后变得摇摇欲坠。这时航航说:我们可以自己做一把更加结实的凳子,这样大家都可以来坐啦。航航的想法得到了孩子们的积极响应,看到孩子们对板凳产生了兴趣,老师决定支持他们去试一试,于是我们的“凳子制作记”开始啦。

凳子怎么做?

确定想法后,小组成员开始了七嘴八舌的讨论,最终通过投票决定制作单人凳,并将最终的想法进行图纸设计呈现。有了图纸后孩子们开始热火朝天地寻找材料,首先他们寻找了两根长木头,并决定用于制作凳子椅座部分的框架,但问题也随之产生。

你们怎么确定椅座的长短呢?

可以用木头与我们常坐的椅子进行比较,选择和椅子差不多长度的木头就行了。

也可以先测量,先量我们坐的椅子,再量木头的长度。


孩子们使用了不同的方式进行了测量,很快确定了适宜的木头并进行组合锤钉,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椅座框架便完成了。

有了框架后,孩子们又开始寻找椅座的中间部分用什么木材制作,鸿鸿找来了歪歪扭扭的木棒、熹熹找来了长短不一的木条,孩子们针对选择哪种材料争执不下,于是老师再次向幼儿提出疑问。

你们想想我们平时座椅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我们平时坐的椅子是平平的、很舒服。


有了老师的启发,孩子们很快就确定了方向——选择用平整的长木片当椅座,有了方向后孩子们便开始齐心协力,很快椅座便完成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椅座完成后,孩子们找来了四根相同长度的木头做凳子腿,在大家的相互配合下凳子的外形也显现出来了,孩子们看着自制的凳子开始了狂欢,并争先恐后地坐上去感受,在感受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凳子升级中....

老师结合孩子们自己梳理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幼儿根据上次的问题讨论解决办法,为二次改造做铺垫,针对上述问题思考解决办法。


可以在凳子腿上多钉钉子,这样肯定更稳。


乐乐的想法得到了小组大部分孩子的支持,于是孩子们开始热火朝天地行动起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孩子们发现虽然钉子的数量增加了,但凳子依旧晃动。

你们可以观察一下我们平时坐的椅子,看看和你们自己制作的有什么不同?

我们坐了椅子四条腿用了木条进行连接,这样好像会更牢固。


发现了其中的区别后,孩子们便有模有样地模仿起来,很快凳子在大家的改造下变得更加牢固了。


第一个问题顺利的解决,于是孩子们便开始尝试解决第二个问题。

我们可以用尺子量一下椅座的长度,把中间的木条锯到一样长就好了。

我们也可以直接把木条拿到凳子上比一比,再给木条画上线,把不要的锯了就好。

你们可以都试一试,看看哪种更方便。


孩子们听完便开始各自行动,在实践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两种方法都可以,很快第二个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小朋友们,第三个问题怎么办呢?

可以把冒出的钉子敲平。

钉子敲平了坐着也不舒服。

要选择不要超过木头厚度的钉子,就不会冒出来了。

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选择不超过木头厚度的钉子呢?


有了之前的测量的经验,小朋友想到:我们也可以用尺子来量。可在大家尝试后却觉得这样很慢。就在这时,小葡萄却发现了更简单的方法。

可以把钉子拿到钉木头的地方比一比,这样就知道选择的钉子合不合适啦!


听了小葡萄的想法,孩子们开始了积极地尝试。在大家的头脑风暴和动手协作下,我们的凳子二次改造也结束了。



我们的凳子做好啦

凳子的基本构造已制作完成啦,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体验着,体验后孩子们分享道:这个木头的椅座还是不太舒服。

那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呢?

可以在凳子上加一个垫子,里面放棉花,这样就舒服啦!

可以在凳子上加一层泡沫板。

可以在上面加纸板。


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其中,不断的思考解决的办法,对于木工坊的探索也仍在持续着。


教师思考

面对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不断思考,鼓励幼儿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出解决办法,帮助幼儿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初次制作后教师充分利用评价阶段,引导幼儿体验并发现问题,幼儿也在过程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和冒险中,小木匠们操作得更加灵活了,小小的木工坊游戏承载了孩子们大大的快乐,聚集了孩子们无穷的智慧,孩子们在木工游戏中能充分感受大自然,感受不同材料的质感,用自己的眼睛、鼻子、手亲身感受,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钻研与探索!


让我们一起继续捕捉幼儿精彩的瞬间,
理解幼儿真正的兴趣与需要
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我们的故事还未结束...




图文:朱晓辉

编辑:李雪丽

审核:李岚 姚杨



成都市第十二幼儿园教育集团
我们用爱养育、用心教育~感谢您关注成都市第十二幼儿园官方微信~我们致力于为爸爸妈妈提供育儿宝典,和您一起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