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跑湿袖“小怪兽”

文摘   2025-01-02 18:22   四川  

赶跑湿袖

    “小怪兽”

《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

之生活习惯篇

《成都市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中生活习惯养成之生活自理子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盥洗环节中“洗手”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并让他们了解洗手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袖子故事开始啦

在小班的一日生活中,每次洗手都像是在进行一场迷你冒险,那些调皮的“小怪兽”总爱从袖子里冒出来,让袖子湿漉漉的。袖子经常会被跑出来的“怪兽”捣乱而打湿。看似小小的问题,却成了我们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契机。

伴随着冬日的到来,小朋友的衣服越穿越多,每次洗手的时候,老师都会提醒小朋友挽衣袖,但还是会有打湿的情况出现,对于挽袖子这件事儿,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是这么说的吧.....

袖子打湿了

我们的讨论

穿着打湿的衣袖,是什么样的感觉?

袖口湿湿的,穿着很不舒服。

有点冷,我的小手都变冷了。

袖子湿了容易感冒...

袖子为什么会打湿?


说起打湿袖子,很多小朋友都有此类经验,于是讨论起来为什么会打湿:

我挽了袖子的,可是后面掉下来了。

可能是我的袖子没有挽的很高

我看见恬恬洗手后没有甩水。







教师手记:

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每天都要洗很多次手,这就意味着他们每天都要挽很多次袖子,于是开始了讨论:“袖子为什么会打湿”?在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能表达出其中的原因,但是在实践中并不是很理想,在洗手的时候依然会湿衣袖,对于打湿的现象并不是很在意。这也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也为后续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想法。

怎么让袖子不被打湿?

洗手的时候把袖子挽得高高的

开水龙头的水开小一点。

洗手的时候不去玩水,袖子就不会打湿。

洗手后把手放低一点,甩甩水。 

根据孩子们提出的办法,开始学习挽袖子,通过儿歌、了解挽袖子的方法。

教师手记:

《挽袖子儿歌》

小袖子爬高山,抓住袖口往上拉,

拉一拉露出小手腕,洗洗小手真干净

     大部分小朋友都学会了,打湿衣袖的现象在逐步减少。可是不久,耳边又响起了新的声音......

牛牛,你的袖子又湿啦!



挽“袖子”中出现的问题


我的衣服太厚了,挽不上去。

挽上去它又滑下来了。

袖口太紧了,挽不上去。

在挽袖子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问题,那应该怎么挽好袖子?

同伴互助

你能帮我挽一下吗?

找对方法

我有好办法,把袖子一层一层往上挽。

撑墙挽

你瞧,我的好办法!

教师手记:

 “挽袖子”引发了孩子激烈的讨论,孩子们在经验回顾中寻找答案,不管是思考自身还是观察同伴,他们细心地发现袖子被打湿的原因,分别是袖子(有没有挽或挽的高低问题)、水(水龙头的水量调节、玩水的情况)、手的动作(洗手后没有将水甩掉,就把手臂举起来的原因)。每个孩子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他们想问、会问、敢问,无时无刻不在探索和发现着,因此遵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当下的秋冬季的季节特征,连接幼儿的生活经验,关于如何保护袖子的故事开始了……

保护“袖子”,我们在行动


 妙招 1

根据孩子们提出的办法,我们一起设置了调节水龙头的水量大小引导图,引导图:红色代表大水量、黄色代表中水量、蓝色代表小水量)以此来区分水量的大小,也方便孩子们控制水量。

妙招2

每次洗手的时候,有的孩子们离洗手台太近了,就会趴在洗手台上洗手,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想了一个好办法,设置了地标线来引导孩子们洗手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妙招3

  挽袖子的技能在每天的盥洗环节中不断的练习,袖子被打湿的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关于袖子宝贝们又有了一些新发现

你看,他的袖子上面黑黑的。

我们出去玩的时候,要保护自己的袖子哦。

奶奶跟我说:“带上袖套就不会弄脏了”。

教师手记:

在与袖子“结缘”的日子里,孩子们对于袖子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一日生活中,孩子们又有了新的发现:他们从袖套的结构、材质两方面为孩子们进行详细的介绍,暖宝初步了解了袖套。

袖套大讨论

应孩子们的兴趣,找到了各种材质的套袖,袖套真的可以保护袖子不打湿吗?

教师手记:

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通过实物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到并非所有的袖套都能保护袖子,也启发了幼儿辨证地看待事物本身。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是天生的“探索者”和“思考家”。他们提出要将这一问题带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开展“防水袖套”大制作。通过贴、撕、拆、套等步骤,瞧,我们的袖套完成啦!洗手不湿袖,我们最优秀!





瞧,我们做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教师手记:

从孩子们袖子打湿后的真实感受出发,通过挽袖子、挽袖子遇到的问题、设置调节“水”量的引导物、地标线、自制袖套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获取经验,在体验快乐的同时能有所收获,孩子们都乐在其中。

同时,幼儿做事的条理性、主动性、坚持性增强了,遇到问题愿意动脑筋思考,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收获了热爱思考、乐于探索的品质,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真正地成为生活中的“劳动小达人”。

图文:雷逢春 邓琪

排版:雷逢春 邓琪

审核:李岚 姚杨



成都市第十二幼儿园教育集团
我们用爱养育、用心教育~感谢您关注成都市第十二幼儿园官方微信~我们致力于为爸爸妈妈提供育儿宝典,和您一起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