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铁路的崛起
文摘
2024-11-20 16:00
日本
经历了日清战争后,日本政府重新认识到铁路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因此,根据《铁路敷设法》,制定了国内铁路网的整备计划。同时,他们还在台湾推动现代铁路的建设。在基隆与高雄之间,快速列车最短仅需8小时。那时还运行夜行列车。台湾的现代化对于当时推动日本的富国强兵政策至关重要。来自《古照片讲述 台湾-日本统治时代的50年》的资料在现代战争中,日本了解到,兵站的优劣决定了胜负。因此,他们更加重视铁路网的建设。政府和陆军都对俄罗斯的存在感到担忧。日本在日清战争中获胜,并在《下关条约》中获得了“辽东半岛的割让”,但由于俄国主导的三国干涉,最终不得不将辽东半岛归还给清国。而且,俄国还从清国获得了辽东半岛尖端的租借权。从日本的角度来看,这就像是脖子上被架着匕首。日本政府于是以“卧薪尝胆”为口号,将民众的不满转化为对俄国的敌意。在下关条约中,日本获得了对台湾的领有权。基于此,明治28年(1895)6月17日,台湾总督府正式设立。此前,清国的第一任台湾总督刘铭传负责全台铁路商务总局的运营。日本接管了这部分,决定由陆军利用铁路运输军事物资。然而,原有的铁路标准较低,根本无法继续使用。第一任台湾总督樺山资纪为了“内外的防御”,构想了现代铁路的建设。这条铁路将从台北、台中、台南延伸至高雄,日本政府对此提出了要求。在清国统治时期的台北车站,清国修建的铁路无法承受重型机车的运营,开通后立即发生了撞死事件等各种问题。明治31年(1898)时,儿童源太郎中将就任第四任总督,并任命后藤新平为民政局长,作为他的助手。后藤新平于安政4年(1857)出生,是仙台藩留守家的家臣后藤实崇的长子。他被胆沢县的大参事安场保和发现,13岁时被提拔为书生,在胆沢县厅工作。后来,他的上司石黑忠悳在内务省卫生局时期,将后藤推荐给了儿童源太郎。就这样,后藤与台湾以及铁路之间建立了联系。后藤新平因总是制定宏伟计划而被称为“大风呂敷”,他在殖民地经营上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后藤判断,在台湾推进南北纵贯铁路的建设,民营公司是无法完成的。因此,他发布了《台湾事业公债法》,募集用于铁路敷设的公债,并将其确定为铁路国有计划。于是,基隆到新竹的现有线路的改良工程以及新竹到高雄的建设工程开始了。1899年,临时台湾铁路敷设部的技师长长谷川勤介被任命,负责整个工程。他后来被称为“台湾铁路之父”,克服了恶疫、恶劣天气和材料运输困难等各种挑战。到明治41年(1909)时,基隆到高雄的404.2公里铁路成功全线通车。这条铁路对台湾的发展贡献巨大,同时也促进了日本国力的提升。日清战争结束后,日本通过下关条约获得的台湾,由设立的日本驻外官署进行统治,设在台北市。如今,这座建筑依然存在,成为总统府。长谷川在完成纵贯线后辞任,之后还担任铁路院副总裁,继续为国内铁路整备贡献力量。同时,后藤在明治39年(1906)成为第一任满铁总裁,参与日本的海外铁路扩展。长谷川勤介作为来自长州的铁路官僚和技术者,最初在铁路审查处任职,后来成为工部省的技术员,之后辞职转为日本铁路的工程师。1899年,他成为台湾铁路建设的负责人,成功推动纵贯线的完成。相关内容推荐:
感谢支持,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