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车间第 157 条推送
初夏的微风吹过华北平原,高粱从土壤中汲取生机,抽穗拔节,渐成葱茏。茎秆如刀,叶片如纱,一望无际的田地间,高粱织起了一片天然的屏障,仿佛绿海中飘扬的帷幕,人们亲切地称之为“青纱帐”。
高粱生性坚韧,耐旱、耐湿、耐盐碱,特别适合低洼地带生长。
明清以来,随着华北地区人口的增加,高粱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与粟、小麦并称北方三大粮食作物。
高粱秸秆是燃料,是篱笆,是盖房时必不可少的建材。在华北平原这片少森林的土地上,高粱的高大茎秆汇聚成密不透风的屏障,仿佛织就了一幅遮挡视线的天然绿纱。
要了解高粱的这个别名的作用,实际上还要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平原缺乏茂密的森林,而高粱和玉米组成的“青纱帐”为我们的战士提供了近乎完美的隐蔽环境。
河北的冀东平原,一年一熟的高粱在清明下种,5月高约5尺到8尺,至八九月收割。每年在夏秋季节,青纱帐拔地而起,为游击队带来一段宝贵的隐蔽期。而在安徽北部,因夏播高粱的生育周期较短,青纱帐持续的时间也较短。
如今,当年的枪声早已沉寂,青纱帐从硝烟中退场,重新回归田园的宁静。然而,每当高粱再次拔节生长,那片翻滚的绿浪仍似在低语,诉说着战争的悲壮与生命的顽强。
高粱,挺拔的身姿,承载着土地的丰收,更曾守护家园的尊严。
而“青纱帐”这个名字,则是它留给那段历史最难忘的记忆。
© 第一车间 出品
▼
扩展阅读
“南橘北枳”的真相:环境影响还是物种之别?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