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车间第 122 条推送
小雪时节,天地之间弥漫着冬的气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霜,气温逐渐下探,寒冷的序曲正在奏响。
古人以“三候”描述小雪,其一为“闭塞而成冬”。在这个节气中,天地的生机悄然收敛,孕育来年的蓬勃生长。对于万物而言,小雪意味着闭藏与休整,但对酿酒人来说,却是全新周期的起点。在这一节气前后,酿酒行业迎来了关键的“造沙”工序——一场时间、技艺与自然的深度对话。
▲ 图源:公众号 贵州茅台
01
节气中的酿酒哲学:时间与自然的交响
酱酒的酿造始终顺应天地节律,从“端午制曲”到“重阳下沙”,以四季为轴,贯穿了春夏秋冬的自然循环。每一阶段,都尊重农作物的成熟与时令的变化,体现了酿酒文化与自然共生的智慧。
一个月前的重阳节,酿酒工人完成了第一次投料——“下沙”,开启了新的酿造周期。而“造沙”,作为第二次投料,是酿造节奏的延续,也是对自然与时间的敬畏。
此时,“下沙”后的高粱已在窖池内静静发酵一个月,化身为深褐色的“熟沙”,散发出初露锋芒的酒香。而新加入的“生沙”——经高温开水浸润的红缨子高粱,则以鲜红的色泽与活力为这场工艺注入新生力量。
▲ “下沙”后的高粱变为深褐色的“熟沙” 图源:公众号 贵州茅台
工艺中的细节:平衡与极致
熟沙与生沙的相遇,是一场平衡与融合的艺术。它们需要按1:1的比例充分混合,以实现微生物的共生交响。经过混合、蒸煮、摊晾拌曲、堆积发酵后,这些高粱再次进入窖池,开启又一轮时间旅行。一个月后,第一轮次的基酒将正式诞生,每一滴都浸润着工匠的智慧与汗水。
▲ 图源:公众号 贵州茅台
熟沙经过发酵,其质地变得粗糙,酒香初现;而生沙则保留了高粱的细腻与韧性。两者的平衡混合,既确保糊化与发酵的均匀性,也为后续轮次的微生物提供丰富的养分,从而塑造出基酒的丰富和多样性。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原则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勺生沙与熟沙的比例偏差、一处摊晾时温度的过高或不足,都可能影响整批基酒的风味与品质。而这些细微之处,正是对酿酒人智慧与技艺的考验。
▲ 图源:公众号 贵州茅台
冬季的低温,赋予了酱香白酒独特的风格。与夏季高温下微生物繁盛带来的香味丰盈不同,冬季的缓慢发酵更突出粮香与细腻的口感。红缨子高粱,富含支链淀粉,通过造沙工序释放出深藏的潜力,在时间的沉淀中逐步转化为绵长醇厚的美酒。
从“下沙”到“造沙”,再到腊月取酒,整个酿造过程是对自然节律的顺应,也是对匠心精神的坚守。这种“顺时而为”的智慧,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体现。
在小雪的节气里,慢慢酿造,也慢慢品味。每一滴酒香,都是时光酝酿出的醇厚故事,是天地节律与人类智慧交织的结晶。
(以上图片与视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第一车间 出品
▼
扩展阅读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