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真敢说!”奥运会的余震里,大众还在对率真直言的年轻运动员们念念不忘。但在生活中,痛快又精准的表达似乎并不容易,不然人们为什么总在网上寻找“嘴替”?
《时代邮刊》与问卷星合作,围绕“互联网嘴替”话题展开相关调查,收集有效样本826份,受访者年龄 范围为18—35岁,男女占比为46.12%和53.88%。
嘴替都在替什么
当在网络上看到他人精准表达自己内心想法时,我们便可称其为“互联网嘴替”。约九成受访者都表示,体会过巧逢嘴替的时刻。
这些嘴替都是从哪来的?影视对白(32.15%)、 名人访谈(28.78%)、二创表情包(20.39%)和文学作品(18.68%)是受访者选出的几大“嘴替发源地”。在话题方面,受访者的嘴替主要聚焦职场和情感这两大领域。
“我最擅长的事,就是一蹶不振。”自由作家郭仪敏的帆布袋上印着卡夫卡的这句话。“这种平静的疯感,像我有时的心情写照。”她很早就注意到网上流行的嘴替现象,“那英在微博质疑不合理的调休,李安导演的‘大为震撼’,史铁生、余华等作家的人间清醒语录,让我感到‘替身攻击’的快乐有话语权的公众人物在为我代言呢。”
嘴替替到点子上了吗
受访者对嘴替受欢迎的原因发表了看法。
34.52%的受访者认为嘴替让不同的人之间达成观点共鸣,也有受访者觉得嘴替能实现情绪宣泄(32.86%)、弥补语言能力欠缺(18.21%),或者可 以满足大众追随流行的心理(12.75%)。“互联网嘴替能有热度,是因为它在为普通人撑腰。”现居南昌的青年教师刘帆观察,“嘴替替的多是表达愤怒、诉说不平,而说高兴的事人们则亲力亲为。现在没几个年轻人是不会说,更多时候还是因为各种压力,不能说、不想说。”
20岁的大学生小波则认为,嘴替能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她喜欢浏览情感类投稿帖的评论区:“评论区网友真是最佳嘴替,在如何应对人际交往方面,总能提供让我眼前一亮的答案。”
嘴替可不是白替的
受访者如何看待嘴替的流行?超六成受访者对此持支持态度,认为这是一种增添趣味的文化现象;也有25.05%的受访者并不认同,认为嘴替现象可能造成助长思维惰性、掩盖多元表达、煽动负面情绪等消极影响。
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郑焕钊认为,因他人道出自己心声而拍案叫绝,是人类文化史中再常见不过的现象,但是当下的“互联网嘴替”又不同于文学共鸣,更像“爽文化”的衍生物,有表达粗糙、思维同质的一面。
电商从业者桂桂觉得玩“梗”无伤大雅,但她很排斥“嘴上主义、心里生意”的嘴替。“一个专门为打工人发声的短剧博主,收获了铺天盖地的流量和丰厚收益,却被曝出所开公司压榨员工。”桂桂感到受骗,“嘴替不白替啊。”
原文首发于《时代邮刊》第468期
作者/朝朝
编 辑 | 胡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