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为全球跨国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丰厚的投资回报,早已成为全球最受青睐的投资热土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市场竞争也在加剧,再加上地缘政治和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全球投资者和企业也在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于是“下一个‘中国’在哪里”的讨论也开始出现。
下一个“中国”在哪里?
“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正如工商界朋友所言,中国已经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欢迎各国工商界朋友们继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
2023年11月,在向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的书面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的一番话,道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最佳投资目的地代名词
上海,南非人方大伟正在滨江岸边慢跑。2024年是他在中国生活的第5个年头,他每天步行上下班,有时间就会来这里慢跑,一边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一边感受着这个超大城市的生机和活力。
方大伟拥有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2019年成为南非第一大保险公司Discovery中国区业务负责人,也由此开启了在上海的新生活。
Discovery通过与中国当地保险公司合作,成为股东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已拥有6600万客户。方大伟表示,非常乐意在中国探索进一步的投资。
方大伟的经历是南非企业投资中国的热潮中一朵小小的浪花。据统计,中国连续15年是南非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南非则连续14年是中国在非洲最大贸易伙伴。
2024年前5个月,双边贸易额达235亿美元。其中,南非对华出口153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4%。巨大的市场潜力让方大伟们看到了发展的机遇。
“我爱中国,也爱中国人。”2024年3月,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访华时表示。他在微博上发布视频,介绍自己的行程,体验中国美食,还与中国零售店员工为一家新店举行开业仪式,处处表达对中国的重视。
苹果公司于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迄今已有31年。2024年以来,苹果手机在华销量有所下滑,但苹果依然选择扩大在中国的投资。3月12日,苹果官网发布消息称,苹果将扩大在中国的应用研究实验室,提升上海研究中心的能力,并将在深圳开设新的应用研究实验室。
投资中国的美国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比如风险管理、政策环境和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等,但2024年2月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50%的受访美国企业仍将中国列为全球首选或前三位投资目的地。
2024年9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X网站其个人账号上贴出了一张海报图,顿时引发热议。在这张海报图中,他将《黑神话:悟空》的主角“天命人”的脸用AI换成了自己的,毫不掩饰地表达对这款中国国产游戏的喜爱。
这位当今世界首富曾多次向中国示好,甚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讳言自己是“中国的超级粉丝”。
他在访华时作出一系列表态:“特斯拉公司反对‘脱钩断链’,愿继续拓展在华业务,共享中国发展机遇”“赞扬中国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愿继续深化互利合作”。
在美国推动对华“脱钩”的时候,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美国企业仍在加大对华投资。2024年4月,特斯拉宣布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8月,这一工厂的建设进度已达45%,他再次感受到什么叫“中国速度”。
尽管国际风云变幻,中国仍然是全球瞩目的投资热土。在美西方对华所谓“去风险”政策下,众多外企依然持续加码对华投资,用真金白银对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2024年,众多外企如瑞士ABB集团、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等纷纷宣布在华增资。8月,德国塑料机械制造商阿博格决定在中国进行生产。
2024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2024年上半年,德国在华直接投资总额创历史新高,达73亿欧元。1至7月,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增长26.4%,是增幅最高的外资来源之一。
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国平均每年引进外资约1400亿美元。近5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收益率约9%,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中国早已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代名词。
为什么是中国
“如果你在寻求增长,答案非常简单。下一个‘中国’,在中国。”
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上,有媒体向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提问:“中国过去的20年高速发展之后,下一个‘中国’在什么地方?”倪以理后来在社交媒体上给出了以上回答。
为什么是中国?
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数据显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亿元攀升至2023年的126万亿元以上,我国从2010年开始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79—2023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24.8%,居世界首位。2023年中国经济以5.2%的增速,贡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增长。
中国发动机仍然强劲。2024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称:“中国有能力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这正是我作为联合国在中国的协调员所看到的,中国在很多领域都在发生重大变革。”
中国经济在风雨中始终向前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令人惊叹的“中国奇迹”,未来还会创造新的奇迹。这是深耕中国市场的长期主义者普遍持有的理性判断,他们从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中长期获益。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的超大规模市场,是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提供了超大规模市场空间。
中国市场最具增长潜力,在先进制造业、新型城镇化、消费结构升级等方面将持续释放出巨大需求。
2024年,跨国公司高管密集来华,参加论坛,洽谈业务,考察投资。2024年1至8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6968家,同比增长11.5%。外资的动向直接反映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
中国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完整、上下游产业链配套能力强,能够为企业提供便捷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和产品配送等服务,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中国所具备的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以及高效的物流和销售体系,是苹果公司对华投资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苹果公司的200家主要供应商中有151家在中国生产,这200家供应商占其总采购的98%。
中国的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能力。中国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能够为企业提供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和专业人才支持。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载人航天、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马斯克说:“中国的敬业精神,以及勤奋而聪明的人之数量庞大,都令人惊叹。
这让人在赞叹的同时,又有一丝畏惧。他们会把事情做好。”而巴西瓦加斯基金会金融专家夏华声则指出:“中国在绿色能源、人工智能和电子商务领域发展成绩斐然。这些科技创新产业对推动中拉合作起到积极作用。”自2012年以来,中国已稳居拉美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地。中国还是巴西、智利、秘鲁、乌拉圭等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继续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之际,中国持续推进“市场机遇更大”的开放、“规则对接更好”的开放、“创新动能更足”的开放和“包容共享更强”的开放,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中国关税总水平已经降至同世贸组织发达国家相当水平,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到29项,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服务业开放加速推进,外商投资收益率仍名列世界前茅。全球知名投资人吉姆·罗杰斯认为,中国40多年来持续推进对外开放,对华贸易增长的周边国家极大受益。他甚至说:“中国发生的一切惠及所有国家。”
积极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
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同时,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更加突出,国际形势愈加复杂,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因素还在持续。
美国等西方国家层层设卡,阻挠中国的发展,企图对中国科技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狙击和打压。一些政客和媒体借机鼓噪所谓“中国经济见顶”“外资撤离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等论调,美国总统拜登在接受《时代》杂志专访时甚至称:“中国的经济正处于崩溃的边缘。”
事实上,少量外资企业撤离中国,主要是因为自身商业策略失败,以及一些外资企业、特别是出口劳动密集型消费品的生产企业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将生产迁到工人工资更低的其他地区。
截至2024年6月底,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超过120万家。2024年前7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1654家,同比增长11.4%,少量外资企业撤离根本不能代表普遍趋势。
美国等西方国家希望找到下一个“中国”,许多跨国企业和投资者也想找到更好的投资目的地,但是,同时具备超大规模的单一市场、稳定良好的营商环境、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才储备和强大的创新能力等条件,纵观全球,也只有一个中国才符合。
近年来苹果公司尝试将其部分生产转移到印度,以实现供应链的多元化,但这一过程并不顺利,导致苹果不得不重新评估其供应链策略,又将部分产能从印度转回中国。
为了更好地引进外资,中国政府不断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服务保障的政策措施,为企业投资提供了更加稳定、公平、透明的发展环境。
这些政策包括《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等。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也就是“外资24条”,截至2024年7月底,“外资24条”59项举措中27项已完成。
作为首批通关贸易便利化“验放”分离和“边检边放”的创新监管模式试点企业之一,新西兰纽仕兰乳业感受到了“中国速度”——周一在国外牧场生产的牛奶,周二就能上飞机,周三直达中国消费者餐桌,这展现了“中国通过制度创新、改进流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态度”。
中国积极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公平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引领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中国始终是推动“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中坚力量,已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同150多个国家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同100多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多个国际组织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合作,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实施了150多个项目。
以中国发展为契机,更多国家搭上中国发展快车,在中国的帮助下去实现发展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基于殖民掠夺的现代化,也不是“赢者通吃”的现代化,而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合作共赢的现代化。在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始终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2024年4月,驻伊基克总领事傅新蓉发文道出了心声:“在这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时代,中方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新时代的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不会改变,与其他国家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决心不会改变,与世界携手同行的决心不会改变。盛世中华是全世界人民的幸运。
原文首发于《时代邮刊》第469期
2024年10月· 新中年
作者/蒋芳仪
编 辑 | 王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