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任何人类族群的文脉,都不可能仅由器物、建筑、城池等有形的事物所铸就,唯有将文明融合、嵌入在一代代人的生活与实践之中,其灵魂与内涵才能传承至今。而在这一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扮演的角色,正是将文明与普罗大众相连接的独特媒介。对一个文明、一个民族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文化资产。只有结合时代趋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各种途径,更亲近、更深刻、更自然地融入人民生活,非遗才能不被遗忘、得到理想的保护和传承。
1
非遗+体验:用双手触摸文化的温度
近年来,“非遗+体验”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创新模式。这种方式让人们通过亲身参与,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与古老技艺产生深刻共鸣。
手工类非遗的体验是“非遗+体验”模式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比如,在山东潍坊的风筝制作体验活动中,游客可以在专业的风筝匠人指导下,亲手尝试这一项传统技艺,体验完整的制作流程。潍坊风筝作为中国风筝文化的重要代表,以其精致的扎、糊、绘、放四艺闻名。扎风筝骨架时,需要把握竹篾的柔韧度和支架的平衡,糊风筝面则讲究细致均匀,绘制时更要用心雕琢,每一笔都需要结合风筝的形态与设计。一番用心过后,体验者将亲手制作的风筝放飞的那一刻,其成就感自然无与伦比。
通过这种体验, 游客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风筝的艺术价值,也会对其背后的文化意涵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从观赏到动手的转变,使得传统风筝这一项非遗 技艺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徐州植物园里,一场结合非遗与科普的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参与者的关注。活动中,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植物拓染,将自然中的花草通过拓印技术固定在帆布包上,保留了植物的形状和色彩。
这样的体验,不仅让孩子们与传统手工技艺有了一次“亲密接触”,也使他们在实践中学到了关于植物的科学知识。将教育与非遗体验相结合,不仅能调动未成年人的好奇心,提升其参与感,也让科普教育的内容和相关非遗本身都有了更强的吸引力。
各地的传统节庆类非遗,同样以体验感令人印象深刻。这类非遗体验更注重将人们带入某种氛围中,让他们在全方位的互动中感受地方特色文化的魅力。以云南的泼水节为例,每年四月中旬,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汇聚到西双版纳,一起参与傣族人民的传统节庆活动。
在泼水节期间,人们相互泼洒清水,寓意为洗去烦恼、祝福平安。游客不只是观看,而是成为节庆活动的一部分,与当地居民一起欢庆,在“互泼”中获取成为“本地人”的“体验卡”。这种节庆体验将文化从静态的展示转变为动态的参与,让人们在欢笑中感受到非遗之美。
“非遗+体验”模式的成功,不仅在于它为非遗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更在于它实现了文化的“可触摸性”,让非遗从博物馆的橱窗走进现代人的生活。通过动手制作或亲自参与节庆互动,让人们从感知、参与到认同,实现了文化价值的多层次传递。随着更多非遗体验项目的开发与推广,相信这种模式将在更广泛的范围发挥作用,让非遗成为更多人日常触手可及的文化生活。
很多时候,普通人对非遗的体验式接触,看似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但其真正的价值,不仅在于当下的这一次交互,而更在于为体验者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只要一项非遗本身具备独特的魅力,即便仅仅是一次旅游中的偶然接触,也足以在体验者的内心埋下一颗种子,乃至于让人觉醒新的内在属性,养成一门未曾想到过的兴趣。
当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非遗专家,但只要体验过,哪怕只有浅显的理解,也足以让人对非遗产生热忱,进而形成非遗传承的一份助力。从这个角度上讲,“非遗+体验”的普及度越高,就相当于给非遗培养出了越多广义的“传承人”——只要有心,你我都可以。
2
非遗+文创:传统技艺走进日常生活
近年来,“国潮”席卷天地,非遗与文创的结合成为文化产业中的一大亮点。将非遗融入现代日常生活场景,不仅满足了年轻一代对文化消费的新需求、丰富了民众的消费选择,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从受众兴趣、市场规模、非遗落地形式等多个方面来看,这一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前景。
在“国潮”的助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古老的非遗视为时髦的文化符号,进而在对潮流的追逐中爱上非遗,以近年火爆的敦煌主题的文创产品为例,不论是将飞天形象融入生活用品设计中,还是利用壁画元素开发出独特的文具和饰品,不仅展现了敦煌深厚的历史魅力,也让这座古老的城市年轻了起来,激发了许多“E世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探索热情。
广受欢迎的故宫文创也是一样,不仅将故宫元素融入时尚配饰、生活用品中,也通过线上推广与互动,迅速打入年轻人的文化消费市场,顿时突破了古朴庄重却也有些老气的固有形象。“网络上新”的成功,更让人看到非遗在文创领域与现代设计理念、现代营销思路结合迸发出的巨大潜力。
非遗文创在市场规模上的增长也尤为显著。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中国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板块,而非遗文创更在其中表现亮眼。许多地方 政府和文化机构通过举办各类文创大赛、博览会等活动,积极推动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例如,上海举办的“国潮文创设计大赛”不仅鼓励设计师将非遗元素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场景,还通过孵化平台与市场对接,为优秀作品提供生产和销售渠道,有效促进了非遗文创产品的市场转化。
非遗文创的落地形式日益多样化,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从最初的手工艺品、服饰到如今涵盖日用百货、数字文创等多种产品形式,非遗文创逐渐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文创也在不断探索跨界合作的新模式,开发出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市场潜力的文创产品。
比如,有老牌丝绸企业与知名设计师合作,将非遗丝绸工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推出以传统工艺为底色,而又具有现代时装版型的高端丝绸服饰系列,不仅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欢迎,也在国际市场亮出了一张亮眼吸睛的“中国名片”。
说到底,所谓文创,关键在一个“创”字。对一个将“创”字写在名字里的产业而言,即便罗列再多已有的创意形式,也不可能对其潜在的创新路径悉数列举。非遗的数量无疑是有限的,其具体内容亦有其固定的边界与规范,但是,一旦非遗踏入文创的世界,便拥有了自由展开拓展、嬗变、嫁接、衍生的无限空间。
非遗文创花团锦簇,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套用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语——文创产业对非遗的开发尚不足1%。这是文创本身的属性使然。毕竟,穿越回十年前,如今大红大紫的文创还是个令社会感到陌生的新词,又有谁能想到,看似“老气”的非遗,能与之发生如此奇妙的化学反应?相信非遗文创将继续以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方式,为历经千百年沉淀的文化精髓注入鲜活的时代元素,使其历久弥新,传递给每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文化的人。
3
非遗+科技:前沿创新赋能文化传承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以及人工智能(AI)等前沿技术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当这些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遇,古今碰撞飞溅的火花,往往具有“1+1>2”的力量。科技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也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得到传承发扬。
近年来,不乏非遗项目借助前沿技术,打造“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在广州,广彩瓷烧制技艺VR游戏将采集到的广彩瓷烧制技艺相关数据进行信息与图形的整理和处理,并在虚拟实景中再现广彩瓷工坊的历史情境。在虚拟环境中,体验者不仅能够亲身参与制作过程,还可以近距离欣赏广彩瓷作品。这种情境化的互动学习模式,不但提高了文化传播的趣味性和参与度,还为广彩瓷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思路。
在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上,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的虚拟拱门展示颇具创新思维。借助AR技术,游客可以“触摸”虚拟的琉璃塔拱门,激活门上的雕刻装饰,了解每个雕刻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故事。
通过这种互动式体验,游客仿佛亲临现场。这种将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方式,不仅增强了文化体验的互动性,也让文化遗产的故事更加生动、立体。
人工智能技术也在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I不仅能够对非遗技艺的流程进行智能分析,还能够对非遗文化进行深度解读。AI技术还被用于打造智能导览系统,游客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和手势控制,与虚拟展品进行互动,获取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前沿科技的数字化赋能,不仅使非遗的展现方式更富趣味、更加可及,也为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与保护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纵观人类科技发展史,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从互联网浪潮到人工智能革新,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不只关乎技术本身,而是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需求紧密相连。
传承非遗,听起来似乎是一项“面向过去”的事业,但是,再古老、再传统的非遗也是呼吸着的、能够与时俱进的鲜活存在。拥抱技术进步、解锁全新形态,与延续非遗传统并不矛盾。就像一曲足以传世的古典音乐,不会因为其分别出现在不同时代的音乐厅、留声机、CD机播放器、音乐APP中,而产生本质上的差异。在某些领域,新兴技术的加持甚至可能对非遗保护形成颠覆性创新意义。
当然,VR、AR等技术在具体应用中仍面临挑战。一方面,非遗本身具有高度的文化性和地域性,需要通过与传承人深度合作来准确还原其精髓。另一方面,许多非遗项目,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的项目,仍缺乏足够的资源和技术支持,难以将处于时代最前沿的技术应用其中。因此,如何平衡数字技术与非遗文化本体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避免技术“异化”非遗,一方面加强技术的普惠性,仍是未来需要探索的。
随着VR、AR、AI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非遗+科技”的组合将在更多领域取得突破。许多我们今天尚且只能想象的技术,或许也会在未来落入现实,打开更大的局面。
4
在“非遗热”中回归精神本真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的热度不断攀升,从互联网平台上的“传承人网红”,到层出不穷的线下非遗体验活动,从传统工艺化身文创“爆款”,到节庆民俗的全民参与,非遗已成为大众生活的时代潮流。
“非遗热”的背后,显然不仅是文化消费和体验的升级,也体现着当代国人的某种深层追求。这种现象意味着什么?非遗在国人的文化传承与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又如何参与塑造我们的精神世界?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非遗之美,也关乎国人向内的文化身份认同。
从外在来看,“非遗热”的兴起,无疑与当代社会对文化消费的重视密切相关。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非遗元素表达自己的文化认同与个性风格,以“国潮”为标签的文创产品,迅速占领青年消费者的消费图谱。故宫文创的火爆、敦煌元素频频亮相,以及层出不穷的各类非遗主题展览和体验活动,都印证了这种现象的广泛性。
非遗消费市场的火爆与相关文化要素的流行,终究是“果”而非“因”。就产业发展而言,这些现象当然具备研究分析的价值,也值得每个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人为之欣慰、振奋。但是,如果我们想要深刻理解非遗的文化内涵,还需将目光着眼于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发掘出“非遗热”这一外在现象背后的内在根源。
立足全球视角,放眼望去,从20世纪到21世纪,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分东西南北,都次第出现了回顾历史,对自身文化“寻根”的社会潮流。这是其现代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浩浩荡荡的现代化浪潮,让各个国家的城乡面貌与生活方式焕然一新。尤其是以追赶发达国家为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在相对短的时间段内实现了飞跃式的进步,其社会结构也时刻发生着宏大嬗变。
在这种背景下,转身回望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试着通过文化寻根捋顺历史传承的脉络,抛下固定自我认知的“锚”,为个体寻找可供其安身的精神家园,同时凝聚社会集体共识,自然会成为一种共通的选择。就此而言,我们不妨将这一文化现象称为一种“根脉情结”。
具体到新时代的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踏上飞速发展的快车道,经历了数十年的高水平经济增长,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也迎接了数波足以改写大众生活常识的社会进步。人们一方面意识到文化传承和精神家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逐渐摆脱了对一体化、现代化的“迷信”,开始在文化根脉中追寻独属于自己的“精神宝藏”。这种追寻,折射出的是一种具有时代性的集体情结。这种“根脉情结”,必须有富含历史底蕴的寄托对象,而非遗正是其理想标的。
我们需要一种更深的力量来维系我们与土地、与历史的连接,非遗正是最好的象征——那些流传百年甚至千年而不朽的技艺、节庆、风俗、习惯,不只是历史的遗存,更是我们理解中国、理解中华民族、理解生活、理解自己的窗口。
当那些与我们血脉相连的文化符号,以美好的样态出现在我们面前时,一股感动便会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这其实是一种象征符号带来的通感,对认同中华文明、想要寻根的人而言,非遗中的文化元素和我们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紧密绑定在一起。
因此,只需一点点感官触发,一股令人倍感温暖、亲切的传统文化信息洪流,便会随着对非遗的感知和体验,涌入我们的心灵。这样的瞬间,可能是我们触摸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时,仿佛看到这片土地过往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记忆;也可能是我们聆听传统戏曲和民间音乐时,仿佛和先辈们过上了同一种已经消逝于历史长河中的日子。
这就像在一个飞速变化的城市中,人们对老街、老店的依恋——那些承载着时间痕迹的场景事物,可以成为我们在现代化迷宫中寻找精神安定感的出口。
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也正是如此。它让我们意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总有一些东西不会被抛弃。那些古老的技艺、节庆和故事,仿佛是一条隐形的纽带,将我们与遥远的过去连接在一起。
非遗的生命力,不仅仅在于它的文化象征性,更在于它是一种“活着的文化”。陶瓷、漆器、刺绣、织染……种种令后人击节赞叹的技艺,在其诞生时,显然不是为了成为“文化遗产”而存在的。它们源于古人的日常生活,同样可以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找到归宿,同时给予我们精神寄托。一段以紫砂壶冲泡功夫茶的午后时光,一场穿着传统汉服的City Walk,都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古怀旧,更是将非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进而使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仍在我们心尖流淌的美好实践。
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在非遗热潮的背后,依然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面对非遗文化传承中的种种困难,如传承人老龄化、年轻人接班乏力、市场化过程中的异化风险等,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真正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文化传承,是每个关心非遗事业的人都需思考的问题。对此,社会不能满足于“非遗热”当下的热闹,而更应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真正让非遗文化永续发展。
对此,社会不妨从文化教育的角度切入,将非遗更多地融入教育实践之中。非遗不仅是一种历史遗产,也是当代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不仅需要被展示、被消费,更需要被理解、被学习。近年来,各种非遗进校园、非遗公开课、非遗研学等活动逐渐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年轻一代不仅仅是被动地接收文化知识,更能主动地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中。
不过,我们也不必太过为非遗的前景担心。千百年来,多少代中国人从来没听说过“非遗”的概念,不也自发地将这些文化瑰宝留存、发展下来了吗?就在十几年前,非遗传承事业一度看起来那么艰难,不也因为新一代青年的喜爱与热忱,自然而然转危为安了吗?或许,这种顽强不屈、愈陈愈盛的生命力,就是非遗真正的魅力之所在:它自身蕴含着时间沉淀下来的强大力量,也让我们在面对未来时,有勇气和智慧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为己所用。
希望形形色色的非遗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依然能保持坚韧的生命力,为我们提供理解生活、理解自己的独特视角。愿它们成为一盏盏灯火,引领我们在繁华的现代生活中依依不断回望我们的来处,更勇敢更从容地奔赴我们的未来。
编 辑 | 胡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