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粉都知道,我上课追求的是省心省力,有趣有料,在此大前提之下,让学生所有收获和启发。我没什么宏图壮志,不期待一节课能脱胎换骨,只要大家开开心心上完一节课,不知不觉带走一丢丢东西,就很满足了。
设计理念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迅猛发展,自诩思想深刻,如果和他们直接讲合作,讲互助,讲谦让,讲善意,容易让他们觉得”老土“。然而,在人际交往中,这些东西又特别重要,那如何让他们有所触动呢?我恰好看过美国的一个科普节目《脑力大挑战》,里面既有有趣的实验,又有测试题,互动性比较强,内容很新鲜,于是便有了这节课。素材取自《同情心》这一期,完整视频也已经附在网盘里。
part·1
性本善VS性本恶
师:一个古老的辩题:人之初,性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这个话题争论了几千年,你的看法是什么?
(可采访几个同学,也可以让同学自由辩论一下)
part·2
人之初,性本善
师:美国有心理学家真的做过相关实验,你猜答案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师:这个实验设计地非常巧妙,用不谙世事的小婴儿作为实验对象,这就排除了后天教育的干扰。实验证明,绝大多数人是天生具有同情心的。那你们觉得,自己现在还保留着儿时的同情心吗?我们也来做一下实验实验对象吧。请大家集中注意力,看大屏幕。
师:图形是没有感情的,为什么会被大家描述成有人受欺负,有人欺负人,有人提供保护这样充满情感色彩的故事呢?我们来看兰心理学家是怎么解释的。
part.3
同情心大科普
师:从刚才的视频里,你了解到哪些有关‘同情心”的信息呢?
(请学生回答,回答不出来,老师请“自嗨”)
part·4
如何提升同情心
师:绝大多数人天生具有同情心,而且,同情心不是平等的,有些人可能同情心偏多,但他们却渐渐丧失了同情心。而有些人原本有精神病态倾向,最后却没变态,反而发展出了同情心,你们觉得原因可能是什么?
part·5
传递爱与支持
师:我们或许做不了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但都可以做一些温暖的小事去支持身边的人。老师记得读高中时,坐在我前面的男生数学成绩特别好,每次向他请教题目,他总会不厌其烦地教我。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想起这件事情依然觉得温暖。我们可以用语言去表达支持,也可以用实际行动去帮助别人。这就当做是课后小作业了。请你为身边的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表达你的关注和关心。
HAPPY DA
资源获取方式
(资源包括四个小视频,完整原视频、课件和教案)
1、转发赞赏点击“在看”,转发本文章到2个200人以上的心理微信群,配上一句推荐语,截图私信公众号,备注“同情心”,获取全部资源。自发布起,48小时内发截图到后台有效。。
2、分享赞赏关注公众号,点击“在看”,不分组转发朋友圈,加上走心推荐语,集赞30个,截图后台,备注“同情心”,获取全部资源。自发布起,48小时内发截图到后台有效。
3、赞赏关注公众号,文章末尾赞赏12元,立刻获得全部资源,长期有效。
原创不易,请勿二次转发、售卖或用于参赛。转发截止后,会尽快发送,请勿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