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 | 别在需要相互取暖的时候,选择了相互抱怨

2024-06-09 08:00   瑞士  
这么“点击蓝字 / 一起成长吧~”
周三下午,我正在工作,突然收到杨先生发来的消息。

他说,我们家小狗被车轧了,情况不太好,也许要不行了,他要带小狗去医院。

看到这条信息,我就知道,他出门遛狗一定又是没拴绳。

以前,我们俩因为这件事争论过好几次。

我坚持出门就要拴绳,一是安全,二是不让小狗往草丛树丛里钻,免得身上带回来虫子。

杨先生在这方面就比较放松,他觉得回来检查一下就好了,小狗还是需要一些自由。

后来,我也不负责遛狗,就没再管过。

那天看到他说小狗被轧,我第一时间想要脱口而出的话就是:

为什么就是不拴绳!

可是,话到嘴边,我又咽了下去。

指责和抱怨背后是什么

之所以能够咽下去这句质问的话,是因为当时我问了自己一句,自己想要指责和抱怨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情绪?

是生杨先生的气吗?是觉得他十恶不赦吗?

其实都不是。

大声的质问和斥责的背后,是想到小狗最后的时刻,心里无比的心疼;
想到再也没有机会挽回,内心充满的绝望和无力;
想到再也见不到摇着尾巴的小狗,心里无比的难过。

但所有的这些,需要靠什么来治愈呢?

可能是一个愿意倾听的朋友,一个无人打扰的房间,一份让人大快朵颐的美食。

无论是什么,都绝不是不假思索的指责。

除了发泄情绪,抱怨和指责的背后,还隐藏着我们对“对”和“错”的执念。

我的同事听说小狗的事情后,第一个问题是,是谁的错?是杨先生的错吧?

的确,当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我们总是想要去分清对错,找到责任人。

我第一次发现人对对错的执念,是和一位老友出行。

当时她的姐姐驾车带我们出门,路上遇到了不文明驾驶行为,两车差一点相撞。

对面的车过去后,姐姐说,是他的问题,他就不该怎样怎样。

老友说,谁的问题不重要,我们的安全最重要。

这句话让当时的我豁然开朗,也让我到现在都印象深刻。

我们为什么如此在意对错,想要寻找罪魁祸首呢?

一方面,我们最怕自己错了。

我们的教育环境,大多数是是非二元论,容错率是比较低的,这就导致了,大部分人觉得,犯错是不行的。

甚至,会把一件事的对错,上升到自己整个人的判断。

只要一件事做错了,整个人都有问题,从此全盘被否定,再也不被接纳。

因此,我们极度害怕自己做错事,很怕事情归因于自己,在发生问题时,第一反应是想去撇清责任。

只有证明错不在自己,才能继续维持对自己的信心,认为自己是一个还不错的人。

另一方面,不断地归因,其实是在寻找安全感。

一个问题为什么出现,总要找到成因,这样才能解决它。

找到原因,并确定解决方法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想要控制一件事的过程。

而感受自己的世界可控,是我们本能想要寻求的安全感,但它并不是世界运行的常态。
对于我们来说,人生中就是有很多事情,即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拼尽全力,即使每一个因素都保持最佳,也依然无法尽人意。
是的,我们就是这般弱小和无力。而接受自己的有时候就是无能为力,可能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去面对的一大课题。

指责和抱怨会带来什么

当我们指责和抱怨时,本意是想要解决问题。就像我们想要找到根源,寻找应对方法。

但其实,当我们开始指责时,很难看到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就像前面说到,人在发生问题时,本能地想要撇清自己的责任,在面对指责时,也会本能地想要为自己辩解。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一件事情,从道理上讲,明摆着就是对方错了,可他就是不承认,甚至对话越扯越远,话赶着话,最后离题十万八千里,还说出了自己并不想说的狠话。

在刚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也试想,如果我当时脱口而出抱怨杨先生,我们的对话会是怎样的。

可能是,我抱怨他没照顾好小狗,出门不拴绳,而他怼我,你不在家,有什么资格指责我。

最后,他一人照顾家照顾孩子的委屈,可能会以吐槽我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形式表现,而我大概会因为他做错了事还死不认错的态度,上纲上线觉得他不可信任。

也可能是,他内心满是愧疚和难过,默认了就是自己的错,认定了他就是我说的那种人。尽管表面没有冲突,但他却默默接受,陷入自责和内疚。

但无论哪一种,都不是我希望看到的。

也无论哪一种,都无法让我们看到,当下这一刻,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此时此刻,我们最需要什么

当杨先生带小狗到达医院时,她已经离开我们了。

对于我们一家三口来说,这件事情发生得如此突然,大家都觉得恍惚又难过。

此刻我们最需要的,不是辨清是非对错,而是彼此安慰和分担。

这个世界上,没有其他人能够了解,狗子在我们身边的感受,也没有人能和我们分享她曾经带给我们的快乐,以及失去她后,我们心里的空缺。

只有我们能够互相支撑,走过这段日子。

那天处理完小狗的事儿回到家,我问杨先生,心里一定很难过吧。
然后,杨先生像打开了话匣子,跟我说了很多话。这甚至是结婚十几年,他第一次主动给我发这么多、这么长的消息。

他说,

“本来晚上并没有想带小狗出小区,可是她就那么看着我,想出去,我心一软,还是带她出去了。应该听你的,拴着绳子的。可是我又不想拴着她,想让她自由点,可是出去还是应该拴起来的,她也不会躲车。”

“之前因为剪毛把关系弄坏了,我就不断地跟她培养感情,现在叫她基本上都能过来了,这个过程也让我意识到了育儿的很多道理,如何建立信任关系,我跟孩子的关系也有很大的进步。”

“你知道吗,我抱着她,看着她在我怀里慢慢地越来越蔫,越来越不行,我喊她,她就看我一眼,一直到最后没有反应。现在想起来就很心痛。”

“我本来说在北边找个地儿把她埋了,可是看了几个地方都不满意,我就去河边找了个地方,挨着水边的草地,她最喜欢在草地里玩了。”

“你知道吗,我每天都会把我穿过的衣服放在床边上,让她拉到地上,然后卧在上边睡觉。”

说到最后,他说,谢谢你,没有怪我,我知道你也很难过。

那一刻,我如此庆幸,没有让简单的一句话脱口而出,否则,杨先生心里的这些话,该和谁说?

而我也真正地发现,我想要大声质问的背后,不是想让他认错,而是希望他看到,我其实也很难过。

抱怨和指责是本能,但在需要的时刻相互温暖才是亲密关系的真正意义。

大部分时候,我们需要的都是相互温暖,别在此刻,选择了相互抱怨。

往期推荐

荐书:《亲密关系》让我进一步理解遇见和成长的意义

如果婚姻不是双向奔赴,自己还可以幸福吗?

突然间明白,这才是婚姻走下去的良药……

我是VIVI,职场妈妈一枚,
时而迷茫,时而焦虑,
从未放弃在与孩子对话中探索和寻找自己,
一起上路吧~


VIVI的麦克风
哈喽~感谢你的到来~我是VIVI,职场妈妈一枚。想做更好的自己,陪伴孩子共同成长,也想在有限的外部环境下为自己和孩子寻求探索和成为自己的机会和可能。一起上路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