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打砸奢侈品店:欲求不满的孩子,是因为被满足太多了吗?

2024-11-17 08:00   瑞士  

点击蓝字 和我一起成长吧~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视频出现在网上。一个22岁的女孩,在成都太古里,打砸了一家奢侈品店。

有人说,这位女孩当天由妈妈陪同,去医院进行了抑郁症复诊,结束后,她们来到太古里逛街散心。女孩提出要买一个项链,被妈妈拒绝后,失去控制,发生了打砸行为。

当她在店里大砸出手时,妈妈在外边绝望地祈求,别砸了,我真的赔不起。

这一则视频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就是太任性了,一点不满足就搞这么大动静;还有人说,这就是平时满足太多了,惯的。

我看完相关的报道,也在问自己,到底什么样的人更容易爆发这么激烈的行为?而我们做家长又该如何做才能避免孩子的过于追求物质需求,甚至超出个人能力?

1

买买买满足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会把喜欢买东西的人称为“物欲”比较高。

如果从买的多少来看,我自己曾经也是“物欲”很高的人。

我在2011年参加工作,收入也还可以,十几年下来,我妈以为我已经攒了不少钱,但实际上,我手头的存款并不多。

要问钱去哪了,除了买房子付的首付看得见,我也拿不出其他什么像样的东西。

我买的东西单价都不高,甚至但从单价看,都能跟勤俭持家扯上边。但唯一的问题就是买的多。

搬了两次家我就发现,各种压箱底的衣服,常年不用的厨房用品,大部分的钱都消耗在了这些看起来不值钱的东西里。

但如果说我很败家,其实也不完全对。因为我每一次买东西的过程,都是极其矛盾的过程。

一方面,我抠抠索索地舍不得花钱,基本不看不买单价很高的东西,也很少让自己随心所欲地消费;但另一方面,我又不停地制造买的机会,给自己编不得不买的理由,花出去的钱一点也不少。

第一次直面自己的问题,是在某一年的书香节。

看着那么多书,我都想买。但脑子里依然有另一个声音,这个可以不用买纸质版,那个孩子太小看不了。

我就这么纠结犹豫,难受极了。

但是突然有一下,我在心里想,敞开买一次会怎样?于是,我决定,想买就买,不纠结,看看到底能买多少。

那一次书香节,我花了三千多块钱,搬回家里一大堆书,终于买得尽兴了一次。

同时,也是因为这一次尽兴,让我看到了人在对物质渴望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中提到,有钱人能够做到把今天的消费和对明天的投资两相平衡,普通人则更多地选择立即享受。

作者还说,为了立即满足而购物,只是因为想要弥补我们对生活的不满。超支,以及渴望立即得到满足,这两种行为跟你实际上买了什么东西无关,而跟你在生活中缺乏满足感有关。

关于奢侈品消费,其实奢侈品商家比购买者更懂人的心理。

2009年,我在法国交换留学的时候,有一门市场营销课程。

老师在课上就提到了奢侈品营销,他说,对于普通人来说,奢侈品就像是一张入场券,人们觉得拿到了这件物品,就进入了某一个圈层。

这可能本来只是奢侈品营销的技巧,但同时也在说明一个问题,大部分时候我们想要的东西,不一定是我们真的需要这个东西,而是我们将内心的某种匮乏,转移到东西上。

也许是对被爱的需求,只有在得到东西的那一刻,才能感受到自己被爱着;也许是对自己是否足够好的不确定,只有在别人有我也有时,才觉得自己不那么差。

总之,所有的欲求不满中,更多的不是因为物质层面满足太多,恰恰是因为非物质层面满足太少,才让人把这种不满足转嫁于物质需求,以为得到了某种东西,就是得到了想要的爱与关心。

2

哪种孩子更容易被满足?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提到了财商启蒙最重要的部分,不是关于钱。

有一位妈妈给我留言,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在她10岁的时候,大姐参加了工作。姐姐是个宠妹狂魔,发了工资就会给她50-100元,让她去超市买东西。

她们生活的城市不大,那时候超市也只是刚刚兴起。她每次去,都会花光手里的钱。

每次她抱着“战利品”回家,姐姐都会夸她,真会买!买的这个也好,那个也好!对她来说,那真的是不加任何条件的消费。

花光模式大概持续了5-6次,她就不再沉迷于此了。开始规划自己收到的钱。姐姐也很贴心地为她开了人生中第一张银行卡,慢慢地她存下的钱越来越多。

长大后,她没有特别强烈的物欲。身边的同事朋友买几万几十万一个的包,她就喜欢背20块钱的小布包。

如果非说有啥花钱的要求,她也不是完全随意。比如,运动装备的品质一定要足够好。

她也和我分享了自己在养育孩子方面的想法,她说,无论是钱,还是爱,如果加了条件,那就是孩子的敌人,不是妈妈。她还说,没有匮乏感的孩子才能没有牵绊地所向披靡。

说实话,当时听了她的分享,有两种感觉在我心里升腾。

一是羡慕。活了近40年,我似乎从来没体验过那种不加任何条件的消费,也不知道,不加条件的满足是什么感受。

但另一方面,她的分享也给我解答了很多疑惑。

一直以来,对于如何给孩子零用钱,是否该给孩子设置花钱的限制,我都不是特别确定。

我不希望给孩子制造匮乏感,但真的放手会怎样?我自己没有经历过,也很难说清楚。

但她的经历印证了我的想法,那就是,无条件被爱过的孩子,不会成为欲求不满的孩子,只有内心充满匮乏感的坑洞,才需要靠物质去填充。

当一个人本身就觉得自己足够好,就不需要通过一件物品来衬托自己,也不需要通过别人为自己买一件物品证明自己被爱。

3

浪费的反面是节俭吗?

关于消费观,我们肯定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学会节俭,花钱不要大手大脚,更不要浪费。

但关键在于,什么是浪费呢?

大部分时候,我们会用数字来说明,花钱少的,比花钱多的更节俭,更会过日子。

以前我也这么认为,但现在我对浪费这个词,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我觉得浪费不是花出去钱的多少,多不一定等于浪费,少也不必然就是节俭。

就像前几天,我给孩子从某嘻嘻上买了一盒水彩笔,结果质量极其有问题,每次落笔都把纸渗透。并且就在昨天我发现,孩子没垫纸在桌子上画画,导致桌子已经花了。

所以你说,这算节俭吗?这不就跟为了省钱不开空调,最后中暑住院差不多。

其次,我觉得浪费的定义应该跟花钱的状态有关。

如果我们买一件东西,是真的喜欢,即使价格高一些,也是值得的,这并不能称之为浪费。

就像前面那位妈妈说的,她就是对运动装备品质要求高。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她花多少钱在这一项,她都非常清楚自己在为在意的事情买单。

反观我自己,之前我买过很多东西,绝大部分买回来发现,其实自己并不是真的喜欢,最后都束之高阁。

我在为什么买单呢?为自己曾经没被满足的匮乏感,为一时得到带来的虚假被爱的感觉。

当我想明白这一点的时候,我的物欲一下子降低了许多。

再买东西的时候,我会问自己,你是真的喜欢吗?是真的需要吗?还是为了其他什么?

浪费的反面不是节俭,而是有觉知地生活。

减少开支也不是一味盲目地压低支出,而是努力让自己真正从内心强大富足起来,减少为过去买单。

我们每周会给孩子20块钱零花钱,跟同龄人比起来,她的零花钱并不少。但从家境来看,我们家并不太好。

每个礼拜日,是领下一周零花钱的时候。她不需要一周表现乖巧,也不需要成绩突出,但她需要有清晰的账目,要把每一笔消费记清楚,让账本和现金保持一致。

我们鼓励她用自己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同时,有时候我们也会跟她探讨,一件东西是真的喜欢吗?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也需要有吗?

这些问题不一定有确定且理想的答案,但一定会慢慢引导她有觉知地生活。

///////////////////////
我猜想,这则新闻出现后,会有一些父母说,你看,孩子就是不是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长大了变成白眼狼,不顾父母死活,这还了得?然后开始控制孩子的消费和零花钱,想要培养孩子节俭的美德。

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物偏执的追求,不是因为被爱得太多,而是因为被爱得太少。

一个健康的灵魂,不会被困于一件物品;一个被爱填满的心灵,也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来填充。

往期推荐

财商启蒙最重要的部分,不是关于钱

孩子说想买斐乐套装,可我有点舍不得

为什么做家务和学习不能赚取零花钱?我这样跟孩子说

我是VIVI,职场妈妈一枚,
时而迷茫,时而焦虑,
从未放弃在与孩子对话中探索和寻找自己,
一起上路吧~


VIVI的麦克风
哈喽~感谢你的到来~我是VIVI,职场妈妈一枚。想做更好的自己,陪伴孩子共同成长,也想在有限的外部环境下为自己和孩子寻求探索和成为自己的机会和可能。一起上路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