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我怀念通讯不发达的90年代

育儿   2022-10-02 07:30   河北  
“点击蓝字 / 和我一起成长吧”
913日,女儿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而我作为一名家长,进入了班级群。
大概是开学第三天,孩子们发了新书。老师在群里发通知,让回家包书皮,但并未提及第二天是否需要带书上学。
于是,群里有家长问,书皮包成什么样?明天需要带书上学吗?
看着家长们的热切和焦急,我总觉得哪里不对——那个上学的孩子哪儿去了?

记不清作业的表哥

大约30年前了,那时候我差不多读小学二三年级。
有一段时间,表哥在我们家里暂住。
表哥比较调皮,总是记不清作业。但是好在我们家附近正好有他的一个同班同学。
于是,那段时间,我经常跟着表哥一起去邻居家问作业,问清楚了再回家写。
90年代初,家里还没有电话,家长们也没有微信,学校布置的事儿只能靠孩子们自己记。记对了,没问题;记不对,没做完,那就只能自己去面对结果。
对比起来,那时候的确没有现在这么便捷,一个消息就能搞清楚所有事情,但正是因为不方便,才使孩子变成了家长和学校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
除了每隔一段时间家长需要和老师面对面沟通,孩子日常的表现,需要完成的作业和任务,都由孩子自己来负责。
虽然听起来这样的操作不如一通电话,一个消息方便,但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孩子在上学。


忘了拿跳绳的孩子

有一天早上上班路上,我接到孩子的电话。她问我,知不知道跳绳在哪。
最近一段时间搬家,很多东西都没归拢好,我也不记得跳绳整理到哪个箱子里了。
孩子跟我说,体育老师说要带跳绳去学校,带那种别太长的,但是她只找到了一个爸爸的跳绳,不能调节长短。
知道自己的跳绳不符合老师说的条件,她跟我说,妈妈,你能不能跟老师说一声,就说我们跳绳没找到,今天先不带了。
我知道,孩子想让我给老师发信息,是担心自己没按照老师要求的做,到了学校被批评。可是,我不想因为担心她被批评而出面。
于是,我跟孩子说,我没办法给老师发消息,我只有班主任的微信,并没有体育老师的微信。
孩子倒是挺会想办法,她说,你跟班主任老师说一下,让她告诉体育老师。
这次我没有犹豫,直接拒绝了。我说,我觉得这件事不应该麻烦班主任老师,你到了学校自己跟老师说吧。

以前,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一些情况的时候,我选择过和老师沟通。
但我出面沟通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这件事确实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她解决不了;二是这件事不是孩子主观故意没做到,而是被我或者其他外部因素影响。
所以,即使我有体育老师的微信,我也不会给体育老师发消息。因为我知道,在孩子上学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类似的情况,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如果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和贪玩,就需要自己承担责任,面对结果。也只有这样,才会知道应该如何应对老师提出的要求,并思考如何安排自己的事情。
责任感是自主感的基础,只有明白这件事情是需要自己来负责,才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而家长和老师的直接沟通,其实很多时候是打破了界限,替孩子承担了责任,也占据了孩子主咖的位置。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这些事不需要我负责,自然也不会上心。最后的结果是,家长迟迟觉得不能放手,还要抱怨孩子怎么也长不大。

怕犯错的家长

开学第三天,孩子们领到了新书。老师在微信群里提示家长们包书皮。
通知没发出多久,便有家长追问:“老师,书皮包成什么样?”
除了不知道该把书皮包成什么样,家长们疑惑的还有,本子应该买什么样?田字格本一行有几格?拼音本是只有四线三格,还是四线三格带田字格?新发的书明天要不要带到学校?
我看着家长们问的一个个问题,仿佛看到了屏幕后边一个个诚惶诚恐的孩子。大家拼命地想要老师给出一个明确的标准,然后就以此为金科玉律,照做执行。
按理来说,家校共建,共同培养孩子,老师和家长是平等、互补的两个主体,没有绝对的服从和听话,更多的是理解和配合。
可是,对于这一代孩子的家长,我们从小被教育的便是到了学校要听话,长期的行为模式,让我们只要跟老师接触,就本能地变回了孩子。
不断地求标准的过程,掩盖的是“怕犯错”的恐慌。害怕自己做不好被批评,也害怕自己做不到孩子遭殃,全然忘了,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同样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作出自己合理的判断。

二三十年前,我上小学的那个时代,我妈和老师的直接沟通,经常发生在俩人上班途中的偶遇。我们住在学校附近,而老师住在我妈单位附近,两人相向而行,偶尔聊上几句。
那时候,老师的要求,学校的信息,父母的获取途径只有我。如果我没学清楚,或者忘了,那就只能自己面对老师的批评,等过一天再完成。
我很怀念那个时代,因为通讯的不便,把家长的太多担心和焦虑压抑了下去。而今天,想要联系谁信息即刻送达的时代,让人们等不及想要问清楚答案,也等不及消化自己的情绪,一切着急和焦虑顺势迸发,毫不掩盖。
但静下来想一想,做得不够标准一定是问题吗?孩子一件事没做好就完了吗?孩子的人生没有那么脆弱,不完美和不够好,教会他们的不只是如何负责,更有灵活。
///////////////////////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便捷的通讯也改变了人们相处的关系。很多原本隔着几个人才能说上话的人,如今伸手可达。
很难说这样的改变到底是更好还是更坏。至少对于老师、孩子和家长的关系来说,它给了家长更多上前一步,占据孩子位置的可能和机会。
在这样的时代中,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的,不是是否足够关心孩子,而是警惕那条已经变得模糊的边界,告诉自己,应该守在自己的位置,而非代替孩子。
我是VIVI,职场妈妈一枚,
时而迷茫,时而焦虑,
但从未放弃在与孩子对话中探索和寻找自己,
一起上路吧~
VIVI的麦克风
哈喽~感谢你的到来~我是VIVI,职场妈妈一枚。想做更好的自己,陪伴孩子共同成长,也想在有限的外部环境下为自己和孩子寻求探索和成为自己的机会和可能。一起上路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