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 | 最糟糕的我,也是最好的我

2024-09-08 21:02   瑞士  

关注我,一起人生破局吧~

上一篇文章中(人生破局 | 测过人格,算过星盘,我更加相信哪吒那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我提到了,自己要写一系列关于个人成长的文章。
今天这一篇,就是系列中的第一篇,从接纳自己开始说起。

因为接纳是改变的前提,也是我们学会爱自己的基础。

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碰到这样的场景。
朋友非常沮丧的跟我说,昨天晚上又吼了孩子,懊恼为什么学过的育儿知识总是用不好;

或者是,早晨又跟父母拌了嘴,明明知道这样不对,却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不懂自己为什么总是要这样。

这样的懊恼和自责,可能是很多人心中常出现的场景,我也不例外。

从小被教育要好好说话,不要总是发脾气,可直到三十岁,我也还是做不好。

自我批评,甚至自我嫌弃的声音总是在心里升腾,为什么不能表现得再好一点,下一次能不能不要再这样。

可很多时候,结果都是事与愿违。

我时常在心里怀疑,这么糟糕的自己,还有机会变得更好吗?

1/

一生难忘的“至暗”时刻
如果往回看,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改变的,有一件事就不得不提。

那是孩子9个月大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哄她睡觉。

按照往常,她晚上8点多就睡了,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天她就是不肯睡。

在经历了很多次,拍睡放下失败之后,我仿佛是感受到了最后一根稻草,整个人瞬间崩溃了。

我把孩子扔到床上,自己跳到地上,歇斯底里地大叫。

那一天,成了我当妈之后最难过的一天,也成了之后我久久不愿回忆的时刻。

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在那之后到达了巅峰。

这么多年,自己为什么始终没有长进;
情绪稳定,父母说了这么多年,自己依然无法做到,真让人失望。

可能是那次的经历对我的刺激过于强烈,那之后,我花了很多时间,学习育儿的技巧,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尝试如何与孩子更好地沟通。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我比原来做得更好了,但我依然不敢、也不愿回想那一天,始终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那样的自己。

最终学会和解,已是在6年之后。

2/

如果再有一次机会,你不一定会做得更好

我们之所以懊悔、自责,其实内心存在的一个预设是,我们原本可以做得更好。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2023年,大学毕业15年后,我去母校观看了一次毕业演出。

听着学弟学妹们青春肆意的歌声,看着学校为毕业生准备的无人机表演,那一瞬间,我突然就释怀了。

我本科就读于本省一所师范类院校,后来考研到了魔都。

工作之后,看着身边985211的同事们,我有些不知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第一学历。

尤其是在走过一些大学校园之后,我对18岁之前的自己更加充满失望和敌意。

我时常想,如果那时候自己能再多努力一些,如果自己不是那么贪玩,只学了最后那几个月,是不是就会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大学,有不同的经历。

但在回到母校的那一晚,我突然间明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肯定的。

如果时间倒流至高中时代,我不一定能比上一次做得更好。

那些虚妄的想象,更多的是源于今天的上帝视角,但当时的选择,更多的是基于过去的经历和沉淀,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3/

你的选择,其实不只是你的选择

我们之所以会怪自己,是因为我们觉得,是自己做错了,是自己在有选择的时候,走了错的路。

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

觉得同在十六七岁的年纪,为什么别人知道好好学习,刻苦努力,而自己却不行。

一定是自己有问题。

没错,作出这样的选择,一定是自己哪些方面出了问题。

只是,这个问题不只是源于今天的自己。

前几天,我跟朋友聊天。

接近四十岁,说起之前的一些选择,我们也有很多感叹。

但最后,我们俩都非常赞同,每一个人的选择,看似是在当下几天、几小时、几分钟内完成,但真正影响选择结果的,可能是背后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经历和积淀。

就像我回想自己的高中时代,那时候是真的不爱学习,之所以不爱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原因是,我不知道学和不学会有什么差别。

我的父母是恢复高考后上的中专,他们从农村走到了县城,已经是家族中的佼佼者。

我没有见过更丰富的生活,也不知道人生到底可以有多精彩,甚至自己以为,大学毕业,找份工作,最后日子可能都差不多。

在这样的认知下,我高中过得确实没什么动力,只有最后高考迫在眉睫的时候,费劲学了几个月。

从表面上看,那是十六七岁的我的问题;但从根本上看,我们家庭的积淀,只能给当时的我那样的认知。

每一个人都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托举下成长的,最后能走多远,跟自己的努力有关,也和脚下的积累有多厚有关。

这是在我参加母校毕业歌会的那天想明白的道理。
的确,我没有做到那么优秀,甚至有时候很糟糕,但在那一个当下,我所做的选择,已经是我认知范围内最好的选择。

即使再有一次机会,除非改变条件,否则,大概率还是重复原来的轨迹。

那一刻,我突然间接受了所有的自己,也对所有的过去释怀了。

包括那个十六七岁不够努力的自己,二十多岁情绪不够稳定的自己,以及三十来岁那个笨手笨脚的妈妈。

4/

在不完美中前行,就是人生本来的模样

从中学进入大学,对于很多人最大的冲击,就是曾经面对的幻象破灭了。

在进入大学之前,大部分学生都只是穿着校服认真刷题的孩子。

大家不关注彼此的家庭,怀揣着上了好大学就是好出路的信念。

可当真的走入大学,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人和人不一样。

就像有些人说,自己努力了18年,只是走到了别人的起点。

有人生来在谷底,有人生来就在山顶,这就是现实。

而这个现实不只是指向物质条件,也指向家庭氛围和理念。

就像有的人生下来衣食无忧,也有的人生下来就遇到了心理富足、知道如何爱自己和爱别人的父母,轻松地长成了底气十足、懂得爱自己的模样,

而有的人则需要承接家庭的课题,困在过去,不断挣扎重复,自卑又敏感。

但无论我们出生的条件如何,这些都是不能改变的。我们该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

和所有的家长一样,作为妈妈,我也希望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

刚开始当妈的时候,自己也有过很多自责和挣扎。

我羡慕过A妈妈衣食无忧,可以在家全职带娃,给足娃安全感;

羡慕B妈妈从小被爱围绕着长大,心理健康,情绪稳定;

也羡慕过C妈妈工作成功,拥有为孩子开路和托底的能力。

可是羡慕了一大圈之后我明白了,没有什么所谓的最好,即使有,也从来不是以其他人表现来定义的。

所谓的好,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好,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就是新的一代比上一代好。

我们无法选择生在哪里,我们可以选择的是,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向前迈进一步。

我知道,很多人也和以前的我一样,有完美情节

学过的知识,希望百分百应用;听过的道理,也希望自己百分百做到。

但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人,即使那个给你讲道理的人,也不是。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卡尔·罗杰斯在《论人的成长中》介绍了自己的经历。

作为普通人,我们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心理大师应该可以做到淡然面对生活,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但他自己非常坦诚地描述了自己的经历,并且承认,面对病重的妻子也曾经觉得无法忍耐,想要逃避。

在最后总结部分,他说,我的生活过得肯定不完满,但是其完满程度令我满意。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肯定不是100分的自己,但一定是努力生活和值得被爱的,我们应该对自己感到满意,无论是80分,还是60分。

所以,从今天开始,和过去的自己和解,并开始真正地爱TA吧。

因为唯有爱,才能生出改变的动力,和前进的力量。

往期推荐

人生破局 | 测过人格,算过星盘,我更加相信哪吒那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

毕业15年后,蹭一场毕业歌会,跟过去的自己和解

看美剧,共成长| 生活总是一团糟,如何才能破局?

我是VIVI,职场妈妈一枚,
时而迷茫,时而焦虑,
从未放弃在与孩子对话中探索和寻找自己,
一起上路吧~

VIVI的麦克风
哈喽~感谢你的到来~我是VIVI,职场妈妈一枚。想做更好的自己,陪伴孩子共同成长,也想在有限的外部环境下为自己和孩子寻求探索和成为自己的机会和可能。一起上路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