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完孩子之后,她三句话将我打回原形

2022-10-09 20:36  

“点击蓝字 / 和我一起成长吧”


前一段时间,因为疫情,我们居家了差不多10天。


当时疫情开始的时候,还有同事跟我说,你在家带娃应该没什么问题,感觉你很有耐心。


当了妈之后,尤其是开始学习育儿之后,我的耐心的确比以前多了一些。但也很难做到总是母慈子孝,其乐融融。


这不前几天,就又一次爆发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一天晚上,我陪女儿读书。读的过程中发现,她总是把一些已经认识的词读错。


我当时就觉得很生气,不会的词读错可以理解,已经认识的词还读错,只能说明注意力不集中,根本没有认真地看每一个词,只是自己顺嘴瞎说。


于是我很严肃地跟她说了,需要集中注意力,不要总是想别的。


临睡前,我给她读英文书,读之前我跟她说,听不懂就举一下手,妈妈来给你解释。读的过程中,她没举手,自己在床上一会抖单子,一会叠被子。读完之后,我照例问了她一个问题,结果她说不知道,没听懂。


这一下,我又生气了。我说她,读书的时候不专心,这样三心二意,边读边玩,习惯太不好!


当时我已经感觉情绪快要爆发了,就跟她说,你自己在这反思一下吧,我需要安静一会儿。


我在客厅看了一会儿书,感觉好一些了。队友把孩子抱过来,我接过她,想跟她聊一聊。


我抱着她,给她“讲道理”。讲着讲着看到,我这边讲得口吐白沫,她那个脚在小狗身上蹭过来蹭过去。


终于,按耐了半天的情绪在这一刻失控了。我把她放在地上,告诉她,我说话的时候你还摸小狗,感觉你很不尊重我,我现在不想跟你说话了,你走吧。


这一晚上的三连击,让我认定,孩子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在该做一件事的时候想别的,马上要上小学了,这种习惯怎么要的?


然而,我那天晚上坚定的想法,被孩子的三句话打回了原型。



妈妈,我以为你不要我了

天情绪平静下来后,我哄孩子睡觉。她抱着我跟我说,妈妈,刚才你走了的时候,我以为你不要我了。


这话说得我心里一颤。


一直以来,我都坚持告诉孩子,妈妈生气的时候的确没有那么多力气爱你,但是等过一会儿,妈妈平静下来,就又有力气爱你了。


我希望孩子明白,人是动态的,妈妈也一样。也希望她明白,当下不代表永远,爱不会永远一如既往,但也不会走了不再回来。


可是,即使我跟她说过很多次,人的本能仍然是会在妈妈生气时感到恐惧。


从人的成长发育来看,小朋友需要依靠父母来生存,尤其是妈妈,在生命的初期为孩子提供食物和安全感。所以,当妈妈生气时,孩子本能地感受到生存环境的威胁,激发的是内在死亡的恐惧。


这也是我为什么不赞同靠批评来控制孩子。激发内在的恐惧的确是行为教化的好方法,能更快速地得到想要的结果,但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当我们总是被恐惧驱使去做事,尽管表面行为正常,但内心很难求得自洽。


我不希望在孩子心中种下恐惧的种子,但也不代表我要努力在孩子面前永远保持一样的情绪。人是变化的,而变化就不是永远的。


所以我依然坚持告诉她,我爱你,是真的;生气,也是真的。


理解人的多面性,才是我希望让孩子明白的。



妈妈,你生的孩子是个好孩子

第二天上午,我在家收拾东西,爸爸带娃下楼玩。


本来我以为,昨天的风波已经过去了,结果孩子回来后跟我说,妈妈,你生的孩子是个好孩子,那些英语我都能听懂,各种发音我也能听懂。


那一刻,我有种被揭了遮羞布的感觉。


在我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义正言辞地说她习惯不好,专注力不够。而她当时的表现,似乎跟我说的确实是一样的。


可是,我真的是因为习惯生气吗?


回想以前读书的时候,孩子也有我边读她边玩的时候,但是那时候当我随机问她问题,她总是能答上来,而我也从来没有因为所谓的专注力生气过。甚至心里还暗喜,看我闺女,随便听听都能听懂。


而怎么到了现在,又开始在意专注力呢?


自己试图掩藏的心思,在孩子的眼里昭然若揭。无论我们多么义正言辞,想要往行为方面引导,孩子其实看得清清楚楚——我妈就是觉得我没做好。


所以,如果前一天我还能靠着自己的洗脑理直气壮,那么在孩子跟我说这句话的一刹那,我立刻被打回原型,真的是装不下去了。


除了看到自己的伪装,孩子的话也让我看到了她的不得已。


其实,孩子本能是要讨好妈妈的,她可能真的努力了,只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让她在那个当下没办法做到像我要求的那样,而在那一刻,我心心念念的是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孩子,而没有看到眼前这个真实的孩子。




妈妈,你生气的时候是不是不想让我进步?

第二天晚上,我继续陪女儿读书。读着读着,她停下来说,妈妈,昨天你生气的时候,是不是不想让我进步了?


我问她,为什么这么说呢?


她说,你那样说我,我心里很害怕,根本记不住,还怎么进步呢。


的确,作为家长,每次陪读、陪写的时候生气着急,无非是想让孩子写得好一些、记得牢一些,可是当我们用吼和催促来对待孩子,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仔细回想自己小时候,多多少少都因为写作业写不好被训过。父母希望,训完就有效果,经常训完就说,你赶紧写啊,然后紧紧地盯着是不是写对了。


可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当父母情绪高涨,自己满脑子都是害怕,其实很难集中注意力去思考问题。


这其实也是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当我们遇到自己认为危险的情景,首先激活的便是逃跑的念头。此时,孩子的脑袋里已经被杏仁核控制,是没有办法理性思考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被家长训完,或者我们训完孩子,再被要求或要求继续做题时,依然做不对,进入另一轮恶性循环。


除了进入应激反应无法思考,没办法达到写得更好、记得更牢的目标,我们训孩子对于孩子自信心也是相当的打击。


作为家长,都希望激发孩子的自驱力,让孩子产生主动向上的动力。而这样的动力,往往源于自身的成就感,而非外部的助推。


如果我们靠训斥来督促孩子学习,也许短期内依然有效果,但从长期来看,孩子少了自主向上的决心,这才是对孩子进步最大的阻碍。


回头来看,无论自己当时多么义正言辞,拉了多少论据来证明自己正确,冷静下来依然清晰地察觉到,所有的愤懑不过都是自己的心魔。


既是心魔,无论多么努力的掩饰,依然会漏出马脚。这不,孩子一眼就看透了。

我是VIVI,职场妈妈一枚,
时而迷茫,时而焦虑,
但从未放弃在与孩子对话中探索和寻找自己,
一起上路吧~
VIVI的麦克风
哈喽~感谢你的到来~我是VIVI,职场妈妈一枚。想做更好的自己,陪伴孩子共同成长,也想在有限的外部环境下为自己和孩子寻求探索和成为自己的机会和可能。一起上路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