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态度・深度——医者毛一雷沉思录

学术   2024-11-14 16:47   北京  


距离毛一雷上一次出书,已过去6年。


对于谨慎有余、喜欢平衡的他而言,第二本非医学专著类图书《守在生命的边缘——医者沉思录》的诞生,更多是源于内心那股由HBSN点燃的热情。因为本书的全部内容均来自HBSN杂志的“医学伦理-人文”专栏。


“栏目的开展是我主动的。”在毛一雷心中,医学不应局限于科学属性,还应具备人文属性。作为HBSN杂志主编,他希望通过这一专栏的设立,能就医疗领域内有温度的选题,邀请国内有态度的专家学者,深入分析、自由阐述,充分表达个人深度思考后的观点。


《沉思录》有言,一方面能足够强健地承受,另一方面又能保持清醒的品质,正是一个拥有完善的、不可战胜灵魂的人的标志。


毛一雷已成为毛一雷,而距离梦想中最渴望成为的那个人,他一直在路上。


/

/


医学中有很多问题是医生、患者、社会和政府应当共同关注的,而对于其中认知不足、思辨不清之处,“医学伦理-人文”专栏提供了一个集活泼、生动与理性、深刻于一体的平台,使得这些作者多年的专业经验和严肃思考,得以自由、理性、包容、热烈地展露和交流。


毛一雷又一次向我们展示了,面对人性和道德、利益和资源、政策和管理等热点、焦点问题,自己的勇敢和努力。


从医已三十余载,虽然做过很多手术,写过很多论文,还创刊了一本专业杂志(Hepatobiliary Surgery and Nutrition,《肝胆外科与营养》,简称HBSN),他深感内心深处还缺了点什么。


“医学不应该除了临床就是科研,还应是一个贴近老百姓的、有温度的学科。” HBSN是专业期刊,刊登的内容自然也以专业文章为主。但身为主编,毛一雷渴望还能在科普文章与专业文章之间搭建一个桥梁,让老百姓知晓,“原来医生还有这些想法,原来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这是其一。他心中的第二个想法是,医学领域存在一些有不同程度的争议、却又没有所谓标准答案的问题,涵盖医疗新技术、医患关系、临终关怀、院外医疗、医保政策等领域。对于这些问题,不仅老百姓困惑,连像毛一雷这样“资深”的医疗工作者,也无处倾诉、如鲠在喉。他内心充斥着想把医学相关又非专业话题“说出来”的火,而HBSN恰好提供了那一点火星。


在毛一雷看来,面对人文专栏这个题目,解题过程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解好题。而即便是善于解题的他,对于讨论主题的选择也是动了一番心思。按照他的工作习惯,先把所有可能的选题列出来,然后再针对这23个精心挑选的主题,一一确定作者人选。


人文关怀,是他反复提及的。在足够开放的前提下,传递给作者们的是统一文风:既要活泼生动,又要理性深刻。对此,他的解释是,一方面,一定要坦诚,要用自己的风格如实呈现各自观点;另一方面,要有理有据。“我们基本不给作者做任何限制,写什么登什么。当然,是要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有自己深刻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


图1 2020年,HBSN杂志“医学伦理-人文”专栏正式推出第一篇文章


当然,主编毛一雷的想法并未局限于此,他想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以此为契机,他专门与丁香园“普外时间”公众号合作,通过刊登专栏文章来进一步扩大受众范围。例如,专栏曾围绕《中国女外科医生眼中的性别属性》的主题,特邀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的白雪莉医生撰文。结果文章与主编毛一雷最初设想大相径庭:他本意是“吐槽”,白医生带来的却是“激励”。“我尊重每位作者的观点,保持绝对自由的刊登权,所以文章原封不动地登了出去。”


果不其然,文章中文版在公众号刊登出来后,引来不少争议,更多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毛一雷反而很开心:“大家已经很久都没有体会到一个自由讨论的空间了,可以发表任何观点,做到真正的畅所欲言。这说明我们这个话题选对了。”


“尊重”是毛一雷提的最多的词,也更多体现在细节里。考虑到公众号的受众年龄相对年轻,那些跟他们工作息息相关的话题更易引发共鸣。针对我国的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他专门邀请北京协和医院年轻医生花苏榕来撰文。


这篇题为《中国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向左?向右?还是向前?》的文章一经在公众号发表,引发了强烈的反应,收到了多达7400余名国内外年轻医生的留言。这对于从来不愿僵化做事的毛一雷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他总能在缝隙中,另辟蹊径。他进一步建议,请作者将这些意见甚至质疑归类,再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思考进一步撰写了《中国外科住院医师培训:你说、我说、他说》,为广大读者做了答复,从而让整个故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专业期刊HBSN,也仿佛因此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对于读者,毛一雷显示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同时,他又顶住压力,勇敢踏足敏感话题。例如我国的医保体系。一些政策尤其是药品集中采集相关政策的推出,更是让医保制度成为讨论焦点。“一味反对解决不了问题,我也不会选激进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就医保这个话题而言,毛一雷希望起到的是正向引导的作用。因为我们的医保体系虽然不完美,但总体上还是保障了全国14亿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尤其是在突发疫情面前。“即便是医疗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17.06%之多的美国,在卫生突发紧急事件面前也不堪一击,我们难道不应该对我国医保系统持更积极向上的态度么?”《中国的医疗保障:什么秘诀照顾了14亿人民》一文由此而生,这篇文章还在美国被阅读、甚至引用。


在投资界多有两类人,一类人看好一个领域,拼上全部赌一次;另一类人是研究十个领域,最后选一个最有把握的,开始做。毛一雷是后一种。于他而言,创办HBSN杂志、设立人文伦理专栏,也不失为一种“投资”。


他就像是机器猫,口袋里有一堆的东西,个个都不小。23个选题背后的近30位作者,是下定决心的底气。“在我确定选题之后,同样列了一个可能的作者名单,里面都是一些我个人认为勤思考又不吝表达观点的外科同行。”在他看来,作者的选定比确定选题考验更大一些。“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被拒绝过。”毛一雷笑言,脸上露出一丝骄傲。


他坦言没有所谓的秘诀,最主要还是“对味儿”。比如说新技术的话题,对于外科新技术如何在最大限度保证患者健康利益免受或少受伤害的前提下发展,耿小平(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为作者的不二人选——来自外科世家,其父耿兆麟是与吴孟超、裘法祖等外科名家同时代的中国首批现代外科专家。而耿小平教授自己作为安徽小儿外科的创始人之一,其示范手术曾被制成全国首套普通外科手术教学视频。“所以他对于外科新技术的开展有他的思考。”


再比如,《一名临床外科医生一定要“搞科研”,“发SCI”吗?》一文的作者,毛一雷找的是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沈锋,一位被他形容为“科研思路清晰的外科医生”。而为了能就这一争议性话题展开更充分的讨论,沈教授还专门邀请了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的刘允仪院士(注:今年已故)来共同撰稿。作为香港和东南亚地区肝移植的创始人之一,刘院士从自己的角度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如此,两位作者一同围绕其重要性以及如何积极创造条件来开展高质量外科临床研究,为读者奉上了一篇有思想、有深度且实用性强的文章。


事为重,人为先。在与作者沟通过程中,主编毛一雷考虑最多的往往不是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梦想什么,而是充分尊重每位作者的观点,给读者带来最大的回报——自由、理性、包容、热烈的思想展露和交流有助于认知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


/

/


“医生面对疾病往往又是被动防守的。”毛一雷将书名取为《守在生命的边缘》,既蕴藏人性的光辉,又隐含人类的孱弱之意——作为与患者共同面对、抵抗疾病的战友,医生这一职业还有“守护”的职责在;同时,所谓“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医学的不断探索和进步也正是“以攻为守”的最佳诠释。


2023年12月,“医学伦理-人文”专栏最后一篇文章刊出。至此,这个陪伴了HBSN读者3年多的栏目,被按下了暂停键。这是因为,“暂时没有更适合的选题了”。


所以说,《守在生命的边缘——医者沉思录》这本书的诞生,也可以理解为这个栏目所有文章的“重生”。在毛一雷心中萌生的出书想法,源于一位作者的反馈:互联网的记忆如此短暂,即便是英文版刊登在杂志上,更多也是一扫而过,甚至都无法通过关键词搜索到。


“这不是属于我个人的事情,是所有作者思想的结晶,不容辜负。”不安也好,遗憾也好,最终推动这位主编作出了决定,让这些分散的文章集结成书,长期留存在业界同行的记忆之中。

图2 《守在生命的边缘——医者沉思录》已于2024年9月出版

经过编辑的整理,全书共分五大部分,涉及医疗从业者、医患、医疗技术、临床研究、医保等多个医学领域热点和焦点问题。其中,每个话题都由导读、中文版和英文版三部分组成。据毛一雷介绍,这个导读的特殊之处在于,“在图书出版前,甚至在专栏上刊出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因为导读的读者实际上是作者,即他本人选择这个主题的原因及其相关思考。”


而书名,也被烙上了深刻的“毛式烙印”。“守在生命的边缘”,意味着医生这一常与生死打交道的职业,在疾病面前多处于被动防守一方;而面对患者这一需要共同抵抗疾病的群体,医生又肩负“守卫”“守护”的职责。同时,“以攻为守”,积极对抗又是面对疾病时的最佳态度。对书名的副标题“医者沉思录”,毛一雷也有自己的解释:灵感来自哲学著作《沉思录》,其作者马可・奥勒留认为个人修养要有四类美德,智慧、公道、勇敢和节制,而这些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都契合医生这一行业,治病救人的同时,也是一场自我修行。


为本书作序的两位学者,是毛一雷亲自选定、邀请的。对于其中一位,自己的启蒙恩师、也是领路人的钟守先教授,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考虑。“首先,钟老师的人格魅力让我推崇,这种身为老派知识分子的风骨是我们这一代尤为需要学习的。其次,我的第一本书当时就是钟老师给作的序,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延续。然后,钟老今年91岁高龄了,我希望用这种方式将他的思想进一步记录下来,于我而言这也是一种留存。”而选择零点有数董事长袁岳,除了两人同在哈佛校友会,还有一个重要理由——“我们需要听到其他行业的反馈,看看医学圈子以外的人士是如何看待这些话题的。”于是,具有法学、社会学专业背景,在调研、营销、数据智能等行业打拼近30年的袁岳,毫不意外地成为另一位作序人选。


“我们这本书要保持自己的本色,要让懂它的人受益,从而成为一本独特的存在。”毛一雷说。他学医出身,接受了规范又全面的外科医师培训,后来又创办了一本在世界外科系列SCI杂志中排第10位(Q1)的专业杂志,有些观念在他身上根深蒂固:这些看起来“叫好不叫座”的出版物和文章,其存在的价值,不在于畅销与否,而在于记录和流传。


“经过沉淀的思考,一定是对老百姓有所贡献的,人们才会珍惜它;人们珍惜它,才会尊重它,使其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


/

/


自2012年创刊,到2014年被PubMed、2017年被SCIE收录,HBSN杂志从“生存”下去到成为业界内值得尊重的“存在”,一直保持着稳中有进的步伐。对于主编毛一雷而言,HBSN的未来在何方?如果答案是“流存”和“更好”,那么,HBSN一直在路上。


虽然毛一雷一直强调不会再扩大HBSN的栏目种类和专业领域,但是,思考永不停止。他依然是那个时刻都将“如何让HBSN变得更好”记挂于心的主编。


如果说创刊是起点,2014年被PubMed、2017年被SCIE收录是契机,那么在外科学领域中始终保持在第一梯队(目前是第10名,Q1)则是一个主编的梦想。


毛一雷当然有权利这样梦想,他很聪明,又有着多于常人数倍的勤奋。“把工作当学问做,把问题当课题解。”成绩背后,变化是一点一点发生的。除了每天固定留给HBSN的邮件时间之外,应该登什么样的文章、需要解决哪些细节问题、哪些反馈该处理、如何提升作者和编委团队的体验感……萦绕在主编脑海里的HBSN时间又何止24小时。


他站在现在,看向梦想中的未来。如何让HBSN变得更好?这个朴素的想法,对如今的毛一雷而言,并不容易。“HBSN不是东方的,也不是西方的,它是属于世界的。”多元化观点和视角是HBSN多年来的办刊理念,而欢迎全世界所有外科医生的投稿则是一贯坚持的原则。体现在发表论文本身,毛一雷认为,多样化的医学专业观点,已经渗透在了更深层次的交流中,因为“样样精通等于样样不通”。他进一步强调,“我们无需盲目扩大专业领域,能把现有专业范围内的热点讲深讲透就足够了。”


而人文伦理专栏的设立,更是对多元化视角的最佳诠释。这种在专业期刊上专门留出空间的自由发言,“像是久旱逢甘霖般”,也是中国人办刊史上的头一回。至于是否还会再开辟新专栏,他的回答是“否”。他所理解的“更好”很简单:不停行动,一点一点积累,在现有专栏和领域基础上不断精进、追求更好。“老老实实办杂志,不走后门、不作假。”


毛一雷为HBSN的付出和努力有目共睹。在一次业内聚会上,来自我国台湾高雄长庚纪念医院的肝移植及肝脏外科专家陈肇隆院士跟在场人士说:“不知大家是否知道,跟国际上其他专家学者交流时,常常听到HBSN的名字。毛一雷教授是世界上华人的骄傲。有了HBSN,我们华人外科医生有了更有力的发言权利和平台。”对此,毛一雷深感荣幸和自豪,“华人界的骄傲不敢当,但这至少说明了中国人是可以办杂志的,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得到了应有的认可。”


“即使我不在了,百年之后HBSN流传和保存下来,并一直成为中国甚至亚洲外科杂志的一面旗帜。”对于HBSN的未来,他如是说。


毛一雷正在兑现自己承诺的路上。而宏大的承诺背后,是HBSN正在一点一点,变得更好。

来自主编的话——


目前,HBSN杂志“医学伦理-人文”专栏只是被按下了暂停键,如果业界同行或读者有适合的选题以供讨论,欢迎随时联系编辑部(editor@thehbsn.org)。


相关阅读




资讯





AME旗下19本期刊最新影响因子|2024年6月

责任编辑:廖莉莉  AME Publishing Company
排版编辑:袁   舒  AME Publishing Company


b.02.2024.11.14.01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AME

AME科研时间
欲穷千里目,快乐搞学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