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燊华:探索、阅读与自我重塑

学术   健康   2024-11-13 17:47   北京  

编者按:科学的海洋中,每一项突破性发现都是对知识边界的勇敢探索。AME旗下杂志一直致力于挖掘和发表具有深远学术价值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推动了医学领域的发展,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为了深入挖掘这些研究成果背后的故事,我们特别邀请文章作者进行一系列深度访谈,为广大读者呈现科研工作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洞见,展现他们的学术理念和人文思考。我们相信,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经验和智慧能够启发和激励更多年轻人,帮助他们在科研之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实现自己的价值。

本期,让我们一同走近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梁燊华



| 李沛宇


梁燊华:探索、阅读与自我重塑

2015年,梁燊华以651分的傲人成绩从广西小城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是那年岑溪市唯一一位考进北大的学生。

更大的地图向他缓缓铺开——一个和过去完全不同的学习环境,一个全是“牛人”的校园,一个充满未知的医学世界。然而,那时的他还并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要做医生,作为中国顶尖高校的学子,摆在他眼前的是四通八达的人生可能性,“自由的眩晕”骤然袭来。

后来,“白大褂”留下了梁燊华,梁燊华选择了胸外科,2020年,他决定进入中山大学跟随马国伟教授攻读临床医学专硕,并且在今年9月选择跟随温浙盛教授继续读博。截至硕士研究生毕业,他已参与发表数篇SCI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章4篇。

在同时兼顾规培的情况下,这一文章数量已经足够令人钦佩,可是他并不觉得自己在做科研这件事上有太多天赋,带着他在科研探索之路上屡败屡战、成功突围的,始终是一些在他看来比天赋更重要的东西——探索欲。

梁燊华认为,“探索世界”和“认识自己”是人生的两大主题,在向外探索的同时,他的内心也在被重塑。作为一个再典型不过的i人(内向型人格),阅读是他认识自己的方式,读研期间,他在某读书平台的累计阅读时长超过560个小时。

站在旁观者的视角,我们难免好奇他的力量来源,读研期间疯狂阅读的原因,以及他最后从书中找到了怎样的答案。

以下是AME和梁燊华的对话。

探索世界

AME:让您选择成为一名医生的原因是什么?

梁燊华: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对医学专业还没有太多的概念,主要是听长辈们的推荐,他们说临床医学专业就是以后做医生,可能会对自己或者对家人有比较大的帮助,所以我就选择了这个专业。进入大学之后的前几年,我们始终在校园里学习,和患者接触的不多,所以我当时对这个专业并没有更多的感受。而且我们专业的师兄师姐,本科毕业之后虽然大多数选择继续做医生,但也有不做医生的,所以我刚开始觉得可能还有其他选择,就没有真正决定我以后到底要做什么。

但是随着学习的加深,我逐渐感受到了医学的魅力。特别是在“早期接触临床课程”中,我们第一次穿着白大褂出现在医院,站在患者面前,听着临床老师讲解患者的情况和相关的诊疗知识,书本上的知识在我眼前变得具象化,我真正体会到自己学习的知识切实地帮助患者解决了问题。

从那时起我才逐渐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我要成为一名能帮助患者免除病痛的医生。确定了目标后,我越发感受到了知识的重量,课堂上讲的每个知识点都是有价值的,书本上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我未来诊治患者的参考,所以我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每一门课,不能有半点马虎,尽心尽力学好每一个知识点,丰富自己的知识库,以后才能成为更好的医生。

AME:刚接触临床工作时,您的学习方法是怎样的?

梁燊华:我比较喜欢尝试和探索新东西,当然,在尝试和探索前,自己也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特别是在临床工作中,不可能盲目地尝试一件事情。

作为一名初学者,我觉得积累临床经验的最好方法就是看身边人怎么做,多模仿别人,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勇敢尝试,一开始可能错漏百出,但不必觉得尴尬。刚接触临床工作时,虽然有很多经验不足之处,但我绝不会因为害怕而拒绝任何一个实践的机会。

在接受住院医师培训的第一周,我看过师兄给两位患者操作拔管后,主动向师兄提出由我为下一位患者操作,虽然之前没有做过,但是我认为自己可以完成。然而,第一次拔管并不顺利,管子被缝线卡住,最后还是在师兄的协助下完成了。虽然尝试的过程并不总是顺利,但是只有尝试过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如何提高,才能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AME:在您的临床和科研探索之路上,哪些人的行为方式或言语对您产生了影响?

梁燊华:温浙盛教授和马国伟教授对我的影响最大,他们是我胸外科学习之路的引路人。

温教授常跟我说,在临床工作中“要懂得偷师”,我也慢慢体会到了“偷师”的含义——多问、多看、多听、多思考、多实践。除此之外,在观察温教授和患者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医患交流也需要技巧和艺术。他总是能将复杂的病情用生活中简单的例子、浅显易懂的比喻向患者解释清楚,让患者安心,并且处处为患者着想,对待患者就像对待老朋友一样。

我不但“偷”学着师父的医学知识和医学技术,也在努力学习他对待患者的方式,全心全意服务好每一位患者,尽量让患者满意。“让患者满意”这个目标也督促着我,尽快成长,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在面对大大小小的临床问题时更加从容不迫。

马国伟教授是我科研之路的引路人,他为我开启了胸外科的科研探索之旅。马教授总是教导我,科研应该从临床问题出发,解决临床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或者文献里尚不能很好回答的问题,这样的科研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我始终铭记着老师的教导,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临床上存在着很多实际问题,并且无法在教科书或者临床指南中找到答案,文献里也是众说纷纭,但是确实是非常有意义的。我想可以充分利用我所在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病例资源优势,进行很多有意思且有意义的探索,针对一些尚无明确答案的临床问题进行数据收集和病例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证据。

AME:近期您有一篇名为Longitudinal 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dicators and Prognosis in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with Curative Resection(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指标和预后的纵向评估)的文章被发表在JTD杂志上,作为文章的第一作者,请您介绍下该研究开展的始末。

梁燊华:我所在科室的护士老师们收集了一批食管癌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她们原本是想探索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而我们作为胸外科医生比较关注的是患者的预后怎么样,比如生存时间的长短,复发转移的时间,哪些患者预后好,哪些患者预后差。我们想找到一种方便、准确的判断方法,若能及时发现,医生也能够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经过和护士老师们交流,我们认为可以尝试用生活质量这个指标判断食管癌的预后。因为生活质量好或者坏,有一些指标是患者比较容易感知的,也是比较容易告诉我们的。所以我们将这批数据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到了这篇文章。

这项研究纳入了232例患者的数据,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开发的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和食管癌补充量表(QLQ-OES18),在不同时间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了前瞻性评估。研究发现,监测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指标对患者的生存结局有重要影响。将特定的生活质量指标作为预后因素,强调了在临床实践中需要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的方法来加强护理,并可能提高生存率。

在做项研究之前,我对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等内容的认识还不是很多,通过分析、研究并撰写这一文章,我对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图1 梁燊华作为第一作者的文章已在《胸部疾病杂志》(JTD)发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AME:在科研工作中,您如何处理情绪上的成就感与挫败感?

梁燊华:不可否认,科研工作总是掺杂着成就感和挫败感。成就感让人觉得这个工作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能激发人更强的探索欲,给人自信,从而更加充满激情地研究进一步的问题。当然,科研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也许不顺的时候会多于顺利的时候,科研就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好的结果也是需要运气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即使不顺、即使有挫败感,我也并不会就此偃旗息鼓,而是重整旗鼓,继续探索。

如果没有好的结果出来,我也并不想用“失败”称呼它,“失败”一词看起来像是在否定之前的努力。我更愿意把它称为“不顺”,这种不顺也是整个科研过程中宝贵的经验积累。一个方向不行,结果不好,就继续换一个方向继续进行,只要大方向是正确的,中间的不顺利都是可以接受的。

AME:您认为自己在做科研方面是有天赋的吗?

梁燊华:我觉得自己天赋一般。因为和其他同学相比,我感觉自己学一样新知识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有的同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我觉得他们是比较有能力的,当然我也在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请教。天赋这种东西很难说,有天赋当然更好,没有天赋只能靠后天努力,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兴趣,如果有兴趣,就会对某个问题或者某些东西保持特别高的热情,在研究的过程中,特别是遇到“不顺”的情况时,可能就会没那么痛苦。

AME:您曾说到自己有很强的“自我驱动力”,请展开讲一讲,它具体是指什么?

梁燊华:我觉得要做好每一件事都需要highly self-driven(注:高度自我驱动),不能依靠外在的压力,这种“自我驱动力”来源是对某一件事的热爱,我想我的“自我驱动力”源于我对探索未知领域的强烈兴趣,希望弥补某个医学问题的空白,以及希望为增加医学新知识做贡献。

AME:最近一次被肯定、被表扬是因为什么?

梁燊华:最近我构建了一个肺癌患者数据库,得到了温教授的肯定,他认为这个非常有意义。数据库包含我所在医院胸外科多年来接受手术患者的资料,包括详细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信息以及生存结局。有了这个数据库,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筛选出临床研究所需的资料并进行分析,大大节省了收集临床资料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数据库进行很多有意思、有意义的探索。

认识自己

AME:您在阅读《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一书时,曾在书评中试着用小儿脑发育的规律解释自己的学习成绩,“小学、中学成绩不错是因为年龄比同学大一岁,但是优势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您认为决定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哪些?

梁燊华:我没有上过幼儿园,6岁才念学前班,7岁读一年级。上学的第一天,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是在田字格里写数字,写完后给老师批改,我当时得了95分,老师和周围的同学都夸我的字写得好看。这一场景我至今仍印象深刻。可能是老师和同学的表扬和夸奖让我幼小的心灵得到了满足,可能在那一刻起“学习是很值得的”“要好好学习”的种子就埋在了心里。在小学、中学阶段,我的学习成绩基本稳定在学校前列。

我思考过自己读书时成绩比别人好一点的原因是什么。在本科阶段儿科学的学习中,我了解到儿童的大脑在不同的年龄段发育程度是不一样的,年龄偏大的儿童,大脑会更加成熟。我由此联想到,可能是因为我小学时年龄比其他同学大一点,所以学习速度比别人快一点,这或许是一种潜在优势。但是这个优势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到了十几岁,小儿的大脑皮层几乎发育成熟,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已经相当稳定,在这之后,决定成绩高低的因素变得多种多样,父母和老师的引导、自身努力、自己的兴趣和热情、学习习惯等都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这些因素中,我认为自己的兴趣和热情是最重要的。

AME:进入大学之前,您是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风云人物,进入北大后是否产生了心理落差?

梁燊华:北大的“牛人”很多,各式各样优秀的人都有,各方面全能的人也不在少数,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并不怎么出彩。不过这种情况我在入学前就已经预料到了,所以没有很大的心理落差。

起初我觉得这些人好厉害,不但学习好,还多才多艺。后面我逐渐意识到,没必要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思考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上,这种比较没有意义。应该把重心放在提高自己上,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但是我也一直在向周边优秀的同学学习,比如,有一位同学看书、做笔记特别认真,他会把书一字一句地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在书上仔细画标记,还会在看的过程中把要点摘抄下来,看完一本书后他可能会写满好几个笔记本,每个科目他都如此。我特别佩服这位同学,不但天赋高,还这么努力,后来我向他学习,也养成了这个习惯,确实受益匪浅,按照这样的学习习惯看完一本书,即使不能倒背如流、滚瓜烂熟,掌握的知识也是非常扎实的。

AME:读书并从科学的角度理解自己的处境,是您认识自己的方式吗?

梁燊华:是的,我喜欢阅读。“认识自己”和“探索世界”是人生两大主题,我常能感觉到自己知识匮乏,希望可以通过阅读来找到很多答案。

因为想知道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想找到一个学习的模板,阅读了《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梅奥住院医生成长手记》《医生的修炼:在不完美中探索行医的真相》《外科风云》。

因为想知道如何在繁杂的工作中更好地生活,阅读了《生活需要仪式感》。

因为想知道如何让自己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快乐,阅读了《无所谓》。

因为好奇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阅读了《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当尼采哭泣》。

因为想找到一个人生的模板,阅读了《社会动物》《人性的枷锁》。

总的来说,我希望在阅读中找到一种“完美生活”的答案。后来,我逐渐意识到,并没有完美生活的标准模板,人生就是在不完美中前行,应该去体验更多新鲜事物,去探索更多未知领域。

AME:您曾说《社会动物》一书对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哪里?

梁燊华:这本书阐述了人类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原因,并且向读者说明,人们大多数的日常行为,都不是主动决定的结果,而是由潜意识发挥着引导作用,我们都是“社会动物”。“社会性”体现在社会环境如周围的人、文化、媒体等,都会深刻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和价值观,这种影响几乎都是悄无声息、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动物性”指的是人类作为一种特殊的动物,具有一些本能的特征和反应,就像刻在基因里一样,比如趋利避害的本能。

这些社会性因素和动物性因素以潜意识的形式影响着我们的言行举止,而这些潜意识的东西又是不可人为改变的。那么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与潜意识直接对抗,接受不确定性,接纳自己的不完美,顺势而为。

我觉得我是一个内向的人,从小就不喜欢热闹嘈杂的环境,也许就是由于各种社会环境以及动物性的本能导致的结果。我曾经也努力想把自己变成一个外向的、自来熟的、健谈的人,但是并不能如愿。我决定不再刻意改变这种性格,我还是喜欢安静的少人的环境,这样能让我更加专注认真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AME:有一个经典问题:“读了那么多书,学了那么多东西,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您曾有同款困惑吗?对您来说,怎样算是“过好了一生”?

梁燊华:我不会这样想。我是知足常乐的人,我会觉得如果曾经没有好好读书,生活会比现在更加糟糕。当然,现在也还是在好好读书。

就像《社会动物》一书中揭示的道理一样,读书或者学习塑造了个人严谨认真的态度和理性的思维,同时也会带来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改变,这些可能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渐渐把人带向更好的生活。

对我来说,能够在喜欢的领域里自由地探索知识,创造出一些有价值的新东西,这样就很好了。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够做出一些让人铭记的或者对他人产生了积极影响的成果,那么就是“不枉此生”了。


专家简介

 

梁燊华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在读博士,专注于肺癌、食管癌、胸腺瘤等胸科疾病的学习、探索, 熟练运用R语言、python,擅长利用代码处理大数据,构建疾病数据库,致力于运用真实临床数据探索临床尚未解决的问题,创造新知识。






资讯





AME旗下19本期刊最新影响因子|2024年6月

责任编辑:李沛宇  AME Publishing Company

排版编辑:袁   舒  AME Publishing Company


i.02.2024.11.13.01
点击
阅读原文

JTD文章



AME科研时间
欲穷千里目,快乐搞学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