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美云:三甲医院“小医生”的成长之路
学术
健康
2024-11-08 16:17
北京
编者按:科学的海洋中,每一项突破性发现都是对知识边界的勇敢探索。AME旗下杂志一直致力于挖掘和发表具有深远学术价值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推动了医学领域的发展,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为了深入挖掘这些研究成果背后的故事,我们特别邀请文章作者进行一系列深度访谈,为广大读者呈现科研工作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洞见,展现他们的学术理念和人文思考。我们相信,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经验和智慧能够启发和激励更多年轻人,帮助他们在科研之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实现自己的价值。
本期,让我们一同走近天津市儿童医院丁美云医生。
采写 | 李沛宇
从河南农村出发一路奋战,到迈入三甲医院的大门,成为天津市儿童医院整形外科的一名医生,丁美云始终遵循着一项原则——做实事、讲真话。这项原则让她吃过亏、跌过跤,也帮助她获得了老师的认可和患者的信任。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她的原则越发频繁地与复杂的临床情况相碰撞,在她看来,“一边适应社会,一边在纷繁复杂中保持初心,不断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自己”,这个过程就是成长。在正式成为整形外科医生之前,丁美云曾跟随导师做过3年胆道闭锁肝纤维化方面的研究——2013年,她如愿进入天津医科大学儿科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师从詹江华教授。关于胆道闭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以及如何阻断或抑制肝纤维化进程,直到现在依旧没有研究者能给出确切的答案。“大部分人都在琢磨怎么对胆道闭锁肝纤维化做研究,没有人思考目前依据的诊断‘标准’会不会有问题,是老师给了我启发。”长期以来,分析胆道闭锁肝纤维化进程均以Ishark评分或Okamoto's分级为准,但是这种基于成人慢性肝纤维化的评分方法,评价儿童胆道闭锁引起的肝纤维化,是否有可能造成偏倚?基于这一思考,她开始了关于“标准”的探索,试图找到更符合胆道闭锁特点的肝纤维化分级方法。查文献、做实验、研读病理书籍,作为实验室小白的她从头学习病理知识,观察肝纤维化病理切片,总结切片表现的每一种类细胞的特点,同时在脑海中推演它们随着患儿病程进展而可能发生的变化。“我做得特别认真,希望其他研究者读到我的文章、或者是看到我的实验结果时,都能够以此为基础继续走下去。”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她将所有发现详细列出,“我觉得这些肯定就是它的规律了”,于是信心满满地向詹教授汇报。想象中的表扬没有如期而至,詹教授那句经典的提问至今仍旧让她记忆犹新:“你说A与B实验结果呈现相关性,所以A与B有关联,那么我问你,当你看到A与B坐了同一趟地铁,同一站上车,同一站下车,你就说A与B有关系,这个合理吗?”“老师说得对,我不能因为看到他们一起上或者一起下,就认为他们之间有关系,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查更多的文献,具体找到他们之间是通过什么媒介产生的关系。”但是她又难免感到沮丧,“我找出这些关系用了好长时间,这是不是意味着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在研究过程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时刻,詹教授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或是方向错误,或是以偏概全,又或是异想天开、依据不足。在已经用尽全力却依旧被詹教授否定的时候,她也曾想过放弃,“我跟老师商量,这点小问题,要不算了吧”。但詹教授从不愿放弃,“青年人要用汗水为自己赢得尊严,为自己打造明天!”他始终鼓励丁美云仔细解决每一个小问题,重新振作精神,继续研究。“老师是我的榜样,直到现在,每当我感到迷茫或者遇到挫折的时候,都会想到老师的鼓励和鞭策,想到老师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他经历的那些真正的困境相比,我眼前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只需要继续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可以了。”2015年,这篇名为《胆道闭锁肝纤维化分级》的文章得到了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最终被发表在《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上。图1 文章中将胆道闭锁肝纤维化进程分为7级,希望用更准确的分级指导临床对胆道闭锁的预测及预后病程进展
“一开始我总是期待自己能做出一个轰动全国的大成果,得到大家的认可,后来我才逐渐意识到,每一个轰动的成果背后都是无数科研工作者一小步一小步的累积。虽然我的发现还无法直接改变临床实践,但只要这个结果是真实的,而且有价值、有意义,能够为这个领域做出一点贡献,这就足够了。”2023年,另一篇与“胆道闭锁肝纤维化分级”相关的文章发表在BMC Pediatrics杂志上,在这篇文章中,研究者们将丁美云学生时期实验获得的病理研究结果和数据(包括后续补充的数据),在统计学方面做了更深入的挖掘和分析。事实上,我们距离战胜这一疾病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所幸在一小步一小步的传递之下,研究的火种始终未曾熄灭。图2 2023年被发表于BMC Pediatrics杂志的文章——《胆道闭锁的组织学特征与Kasai术后预后的相关性》在丁美云看来,正是因为自己在研究生期间脚踏实地做好了这一件事,大脑中有了一套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如今在临床中发现问题时才能迅速完成分析,找到其中关窍。在一次门诊中,她遇到了一位被手指病损折磨的7岁患儿,“患儿右手食指上长个疙瘩,5年内,疙瘩从绿豆大小,逐渐增大至大豆、花生大小。虽然没有瘙痒和疼痛的症状,但会影响患儿握笔和书写,还会影响注意力,上学的时候不认真听课,总是摸这个疙瘩。在其他医院看过但也没解决问题,就到我们整形外科来碰碰运气。”完善检查后,她判断这个“疙瘩”属于良性疾病,经与家属沟通决定先切除,送病理活检,再根据结果行进一步治疗。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拿到病理结果的过程并不顺利,“病理科主任告诉我,依据切片上的病理特点,我们还不能准确判断它究竟属于什么病,需要请全国病理专家会诊,于是又等待了半个月,拿到结果后我通过查阅文献才知晓情况。”这是一例罕见病——肢端持续性丘疹性黏蛋白沉积症(APPM)。迄今为止,全世界报告的APPM总病例数不足41例,但几乎所有患者的年龄均超过18岁。查过文献后丁美云非常紧张,“我不知道它的复发率有多高”,但是想到患儿家属在门诊的诉求,她又冷静下来,“我得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尽力达到目前世界公认最佳的治疗结果。”同时,她也感到疑惑,为什么APPM作为一种罕见疾病,但针对它的研究却并不多?“通过查阅已发表的文献,我发现一些国家的医生并未将它看作疾病,因为症状几乎都是出现在成人身上,表现为局部皮肤病损,没有累及患者全身,就不太在意。但是我认为APPM出现在儿童中还是值得重视的,比如本例患儿,丘疹影响了右手食指中段的屈曲活动。所以我决定把这个病例写出来,既是为了引起重视,也是为了给世界增加一个案例。”此外,她还做了一个未写入文章中的小尝试,“患儿出院后,我又让他戴了一段时间指套,相当于物理上的压制,这是我自己对这一疾病的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我们未发现疾病复发,摘掉指套以后问题也不大。”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会有专家牵头组织关于这一罕见病的研究,从而彻底为患者解决困扰,丁美云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图3 文章已在《小儿转化研究》(TP)杂志上发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从研究肝胆疾病到加入整形外科,从学生蜕变为值得患儿和家属信赖的医生,丁美云从无数个工作细节里仔细体会着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的不同之处——科研必须一丝不苟,坚定目标,不可轻易妥协。但临床更需要以人为本,爱人爱伤,不一定要坚持某些固有的想法,断不可一刀切,应该积极去解决现实问题,为患儿解除困扰。小儿整形外科是儿科医院诸多科室中相对特殊的存在,在丁美云眼中,这是一个“锦上添花”的科室。与其他外科不同,整形外科的手术并无定式,需要依据患儿的情况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分析,“优秀的整形外科医生必须要有灵活的大脑、牢固的解剖知识,以及高级的美学追求,只有这样才能给患儿一个化伤害于无形的希望。”曾有一位患儿因臀部长了一颗非常大的色素痣来到整形外科就诊,在沟通切除方案时,家属先是拒绝了她提出的分次切除和皮下埋置扩张器的方案,在家属看来,分次切除太麻烦,而使用扩张期的治疗周期又太长;她再次提出采用单向推进皮瓣修补缺损的方案时,家属依旧不太满意,他们不希望伤口延伸到腿上,家属更希望能在一次完整切除痣的同时尽量减少瘢痕,并且尽可能减轻治疗过程中患儿的痛苦。在科室左海亮主任帮助下,她想到了另一个修补方案——双蒂推进皮瓣——将旋转皮瓣和易位皮瓣两者相结合,为了验证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丁美云回家以后又查阅了国外的相关书籍和文献,并且找到了成功的案例。最终,手术顺利完成,既没有将伤口延伸到腿上,也完整地切除了色素痣,手术一次性完成,没有使用扩张器,患儿家属的期待得到了满足。丁美云同样感到满足,“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他们的要求,患儿病愈后和家属一起到门诊来找我,他们特别开心,脸上都是幸福,我也很幸福。其实整形外科的一部分手术,普外科或者其他外科的医生也可以做,患儿和家属找到我们,就是希望我们能给出更好的治疗结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患儿家属和医生对于“更好”的定义却有所不同。“如果患儿身上或脸上缺块肉,医生不仅能把缺的肉补全,还能做到不留痕迹,这就是家属认为的‘更好’。虽然这在临床上很难实现,但我会尽力向家属期待的方向努力。可是作为医生,我们还应看到家属看不到的地方”。在她看来,有一些手术方案的确保证了外观,满足了家属的要求,但是没有保证功能,可能会在患儿成长过程中造成其他问题,“将患儿和家属能看到的问题解决好,将可能留下隐患的问题也解决好,这才是我认为的更好”。在她的门诊中,向患儿家属的要求“妥协”、反复调整手术方案的情况十分常见,但这种“妥协”并不是盲目的冒险,“我会仔细考虑对方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果经过研究后发现确实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我也会坦诚地告知对方。要是想找我完成这台手术就得按照我有把握的方案来做,要么再换一位医生,实事求是。”“我妈妈是农民。在田地里干活的时候,有的老乡会觉得农活做的大差不差就行了,她就觉得不行,据理力争,不留情面,哪怕只是多一颗草,也要把它拔掉。而且她待人热情,讲话直接,不兜圈子,我和她很像。”这份由母亲言传身教而来的认真、直率与热烈,伴随丁美云离开河南,来到天津,成为了她性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性格也深刻影响了她的人生选择。丁美云选择外科,是因为外科单刀直入,能明确地解决问题,并且知道自己能解决到什么程度;选择儿科,是因为她喜欢和儿童沟通,小朋友的世界里没有弯弯绕绕;选择小儿整形外科,是因为替患儿量身设计手术方案的过程让她觉得有意思,而手术成功带来的兴奋和雀跃足以抚平她的所有疲惫。然而,这份如金子般珍贵的直率也曾差一点给她带来麻烦。在研究生阶段,作为实验室小白,她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向病理老师们学习观察病理切片,但因为语言表达上的问题,老师们对她产生了一些误解,“一开始老师们都不太爱搭理我,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但即便是这样,他们交代的工作我也会认真完成,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我才慢慢被大家接受和认可,他们评价我,‘小丁憨憨的,人挺好,没有坏心眼’。”也是在这一时期,她开始意识到,有些时候“直言不讳”是缺点。在工作的第7个年头,她开始担任外科住院总医师,24小时待命,每天都需要与不同的患者和家属沟通,并且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解决问题,不能给下一个环节的同事留下麻烦。经过这份工作的历练,她才真正意识到与人沟通时“从对方的角度思考”有多重要。在丁美云看来,作为“住院总”,最重要的是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的问题,二是“事”的问题。“我每天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太一样,有的人甚至会从一些让我意想不到的角度思考,作为住院总医师,我需要尽力和他们沟通清楚。”这对她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只能不断学习和总结问题,借助前辈的帮助,先把人的问题解决好”。其次是“事”的问题,“假设现有一例患儿因车祸死亡,我在面对家属时,怎样和家属沟通才能让他们比较容易接受?”经过近1年时间的历练,她开始明白,医患沟通最重要的是要有同理心,要从家属能理解的角度沟通,解释清楚患儿目前的状况,或者是否已经回天无力。“即使回天无力,也不能直白地告诉对方‘现在不行了,没希望了’,要更委婉一些。当我们真心对待家属、用爱对待患儿的时候,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可以感觉到的。”有人曾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性格使然,丁美云似乎总在反复且用力的与外部世界相撞,而她的成长,恰恰发生在世界的每一次回弹之间。
丁美云
天津市儿童医院,整形外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参与国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局课题,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国内核心期刊数篇。擅长:儿童体表肿物(色素痣、体表肿瘤、甲母痣等)、瘢痕增生(烫伤、创伤等)的美容手术,颌面部(先天性眼、耳、鼻、口畸形)的整形美容等儿童外科整形美容相关诊疗。
责任编辑:李沛宇 AME Publishing Company
排版编辑:袁 舒 AME Publishing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