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二)是一篇自读课文,梳理自读提示可以发现,我们借助这篇文章需要做两个练习。
一是复习上个单元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聚焦情节想象配图和配文字。
了解主要内容也是为复述故事打下基础,这个单元我们一直学习提取关键情节来复述故事。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来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是不是读懂了故事。同时梳理关键情节,有助于学生清楚故事,不至于漏掉环节。
在这个基础上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情节。然后聚焦课文内容讲好故事。采用的方式是“代入法”,也就是把自己当作文章中的角色来讲故事。主要是读好人物的语言。
先练习了老牛临终前的话。抓住“衰老”“没说完就死了”明白人物说话的时候声音要低,断断续续,到最后音调越来越低,气息越来越弱;
接着练习了织女的语言,“快去找你爹”。通过字体的大小对比还原场景,想象织女被王母带走的过程,读好人物语言;
然后是聚焦“两个孩子也连声叫娘”。“两个孩子”“连声”从这两个词语中能看出讲述的内容与课文中呈现的文字不一样,至少会呼喊三次“娘”。
这个部分的情节非常有意思。披上牛皮可以飞,但是无论如何也飞不过天河。这一情节的设置与四大民间故事的《白蛇传》很像。我们就出现了“水漫金山”的情节,对比着读了读,再次感受了民间故事的一波三折。
梳理完这篇文章的重要情节后,请小朋友们小组合作讲了讲故事。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来得及展示。(打算在分享民间故事的口语交际时一并展示)
最后的环节展示了六幅图的《牛郎织女》绘本故事。提醒小朋友们,在阅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常常很疑惑,老牛怎么知道天上的事儿呢?为什么披上牛皮不能飞过天河,但是喜鹊却可以呢?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不可能解决这些疑问,但是自己可以对感兴趣的地方进行创作,可以大胆想象,为故事增添合理的情节。
也不知道他们会想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