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学习之前指导小朋友写了四单元的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自我感觉指导还是挺用心的,但是写得不怎么理想,最主要的问题是小朋友写出来的文章比较趋同。
我把教材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结合其实没有那么紧密。当然如果实在要说,也可以是通过习作来表达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写作要素在这个单元是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围绕一个中心把一段话写清楚,中段就在训练。列提纲,分段写清楚的目标是什么呢?当然不仅仅是段落,肯定要关注篇章结构,才能把文章写好。
我感觉要依据这个提纲写出一篇主题突出,中心明确的文章其实不太容易。首先,这个“我”的形象是不明确的。他是因为穿越,到了二十年后,那他可能是个小孩儿,也可能是个成人。从中间“生活的变化”的提示中可以看到,他遇到了“老同学”。也就是说,因为穿越,事实上他已经成长了20岁。
结合“环境的变化”“工作的变化”“生活的变化”三个部分来想,这个穿越的“我”应该是到了郊外,因为“河水清澈,绿树成荫”。环顾四周,发现果园的工作群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科技改变了生活。同时在这个地方,“我”遇到了去郊游的老友,再次感受科技的进步。这样,想象到的场景和事例才能更具体。
但是——
小朋友能这样想吗?很显然是不能的。他们能看到的是“环境的变化”“工作的变化”“生活的变化”。然后呢,写出来的文章就是三个方面的变化。
所以,我看到的文章,小朋友们大多会从三个或者四个方面来写,会写科技给未来带来的变化,但是场景或事例很难写具体。
文章的架构是:
穿越了。
哇,环境变了;
呀,出行方式变了;
哦,生活变了。
我为家乡骄傲。
他们只能停留在惊讶于多个方面的变化,再加上一个为家乡骄傲的尾巴。无论他们如何大胆地想象,写出来的东西不可能不趋同,因为框架是一模一样的。
我更深的感觉是,这里的“我”形象更不明确;聚焦的场景和事件更不清晰,或者说没有串联起来的事件。很显然,这受到了教材提纲的影响。
好了,我想问问:我们为什么要写《二十年后的家乡》?
不是为了写而写吧。
对未来的美好想象一定是我们愿意为之而付出努力的。它可能有对现在的不满意期待的改变;也有可能有希望达成的目标。总之,写这样的文章一定是寄托我们的想法和期待的。那么文章里怎么能少了“我”?
因为没有“我”,文章不仅会趋同,也会变得无趣。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材是缺了点引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