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学反思

文摘   2024-09-24 19:34   四川  

《桂花雨》这一课,还是让小朋友们对比着读了读原文。课堂上最精彩的部分在于“摇花乐”。

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先让小朋友们读这一部分,然后提了一个问题: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摇花究竟乐在哪里?

通过自主学习、勾画、批注,同桌交流,我们再全班交流。小朋友们发现,摇花的乐趣,来自于很多个方面:

花太香了,像雨一样落下来,落到肩上、身上,每个人都变成了花仙子,这是乐趣;

摇花的时候太好玩儿了,大声说笑,这是乐趣;

桂花落下来,金黄金黄的,星星点点,很美丽这是乐趣;

桂花摇下来后可以做很多好吃的,还可以喝,这也是乐趣;

摇桂花的时候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有全家人共同开心的乐趣。

小朋友们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进行表达,我把他们的想法总结了一下。要写好“摇花的乐趣”,就要想清楚,这部分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情感?

很显然是为了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对童年的思念。那还原具体的场景就非常重要:环境描写不可少,花的星星点点,花的香味,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当时的环境;接着是主人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或者想了什么,写清楚这些能更好的共情;再写写周围的人怎么跟他互动的。把这些写清楚,文章的中心就能更突出,文章也就更吸引人了。

读懂了课文之后,我再出示了原文:


读完这段文字,我给了小朋友们一点时间,请他们摘抄自己觉得最能打动自己的部分。很多小朋友都抄了父亲的诗。

他们觉得父亲特别有才华,用短短的诗就总结了摇花的乐趣。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深深的爱。也更能体会到为什么我那么喜欢桂花,喜欢桂花的香。

最后,我跟小朋友们解释了,为什么原文有很多内容都写得很好,但是教材没有选用,而是进行了修改。因为我国是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的。原文中出现了母亲的宗教信仰,放到供小朋友们学习的教材里就不合适。

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形成,任何人都禁止强制向未成年人进行宗教传教。我们阅读原文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绮君的家庭,更好地了解她对故乡的思念,学习她的写作方法。希望小朋友们以后阅读其他文章的时候,有要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这一课学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


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强调了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明确指出宗教不得干预国民教育和公共教育,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诱使学生信仰宗教,更不得在学校从事任何发展教徒的活动。


冯栎钧是老师
有点可爱、有点逗比;喜欢放声大笑、不愿放弃梦想的冯老师,一直在努力!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坚持,成就孩子,陪伴家长。你愿意和她一起前行吗?
 最新文章